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 刘 欣
【机构】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参与交流,扩大语言输入量,增加用外语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班级大(一般为60~80人),程度差别较悬殊,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
有些年轻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就难于控制;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太难,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大班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太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也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其实,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准确把握提问良机,精心设计提问难度,灵活运用提问方法,也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和作用进行探讨!
一、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
1、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得到提高,根据这些要求,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在问题的形式上、内容上、学生回答的伸缩性上、问题的难度上等方面要综合考虑。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次差异等各方面因素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2、适宜性。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要力戒那些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但问题也不可太难。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而把握难易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欢愉和乐趣。
3、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当前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与教师提问的难易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课前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结构,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及知识点和重、难点的比例,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提问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起到“优生能吃饱,普通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4、全体性。
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中,教师很可能倾向于一些学生,而忽视了另外一些学生。一般来讲,能力强的学生要比能力差的学生更有机会回答问题。而且在课堂上,教师更容易向前排的学生提问,忽略了后面的学生。从提出问题的策略上讲,面向全体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目光要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操练的机会和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深浅有所差异。使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作用。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在讲授新课中穿插提问学生或教师自问自答,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而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就是反馈教学的一种渠道,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用赞扬的语气和表情说:“Good/Wonderful!””Great!” “Not bad!”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并齐声说:“You are very good!”如果错了,则用鼓励的语气说:“It doesn’t matter,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Ok?” “Thank you all the same.”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问题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教师的答案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这是让学生的每一种观点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原因之一。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心设计提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更好地学习英语。
有些年轻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就难于控制;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太难,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大班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太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也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其实,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准确把握提问良机,精心设计提问难度,灵活运用提问方法,也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和作用进行探讨!
一、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
1、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得到提高,根据这些要求,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在问题的形式上、内容上、学生回答的伸缩性上、问题的难度上等方面要综合考虑。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次差异等各方面因素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
2、适宜性。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要力戒那些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但问题也不可太难。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而把握难易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欢愉和乐趣。
3、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当前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与教师提问的难易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课前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结构,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及知识点和重、难点的比例,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提问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起到“优生能吃饱,普通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4、全体性。
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中,教师很可能倾向于一些学生,而忽视了另外一些学生。一般来讲,能力强的学生要比能力差的学生更有机会回答问题。而且在课堂上,教师更容易向前排的学生提问,忽略了后面的学生。从提出问题的策略上讲,面向全体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目光要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操练的机会和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深浅有所差异。使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作用。
1、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在讲授新课中穿插提问学生或教师自问自答,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2、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而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3、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就是反馈教学的一种渠道,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用赞扬的语气和表情说:“Good/Wonderful!””Great!” “Not bad!”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并齐声说:“You are very good!”如果错了,则用鼓励的语气说:“It doesn’t matter,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Ok?” “Thank you all the same.”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问题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教师的答案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这是让学生的每一种观点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原因之一。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心设计提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更好地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