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浅谈
【作者】 向冬林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广建平台,让学生在反复的语文练习中进行学习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在未来社会里,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自行更行知识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居然被提高到是否要被列入文盲的地步,可见学习能力对学生一生的重要性。而我们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到:“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而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更应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这样的重视意识,更要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去。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一、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否自主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学科求:给学生一个任务具体,明确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经历、体验、感悟。这就是县课改办所谓的“目标导航”,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获取新知;其次要设计一些弹性化的、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要创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给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再者还必须将学习方式的选择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
二、和蔼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单靠教师的积极性不够,首先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多给一点微笑,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妨“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其次,要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多用新用语,如“请选择你喜欢的内容学习”、“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相信你,你能行,你的回答不错。”等,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保证高涨的热情,使那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受到这种积极氛围的影响和激励,从而去积极主动学习。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如我在教学《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提出:“文中对皂荚树四季的描写,字面上写的是什么?读读这些语句能感受皂荚树四季生长有什么特点?”我说:“你们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在四人一组中讨论,看能不能解决。”马上学生进入了再读自悟的学习中去了,我呢?则参与讨论,适时给予点拨,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解答刚才那些疑难问题。事实上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学懂了课文,这时我评价说:“你们真行,真会动脑筋,靠自己的反复读,用心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懂了课文,还帮老师解决了疑难,真要谢谢你们。”在这环节中,教师的“导”已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在教他们,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
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主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课堂中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如我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握手。”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有的放矢,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学生自主学习也就会多十分活力。希望通过我们多种途径的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己学习的学习习惯。在实践探索中质疑问难,体会自主创造,自主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励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浅谈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
[2]王晓红,语文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3]阙海丰,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在未来社会里,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自行更行知识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居然被提高到是否要被列入文盲的地步,可见学习能力对学生一生的重要性。而我们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到:“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而小学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更应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这样的重视意识,更要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去。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一、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否自主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学科求:给学生一个任务具体,明确具体要求,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经历、体验、感悟。这就是县课改办所谓的“目标导航”,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获取新知;其次要设计一些弹性化的、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要创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给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再者还必须将学习方式的选择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
二、和蔼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单靠教师的积极性不够,首先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多给一点微笑,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即使出错,做错了也不妨“容错”,给予其热情的鼓励,引导其“改错”。其次,要给予学生信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信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多用新用语,如“请选择你喜欢的内容学习”、“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相信你,你能行,你的回答不错。”等,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保证高涨的热情,使那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受到这种积极氛围的影响和激励,从而去积极主动学习。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如我在教学《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提出:“文中对皂荚树四季的描写,字面上写的是什么?读读这些语句能感受皂荚树四季生长有什么特点?”我说:“你们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在四人一组中讨论,看能不能解决。”马上学生进入了再读自悟的学习中去了,我呢?则参与讨论,适时给予点拨,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解答刚才那些疑难问题。事实上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学懂了课文,这时我评价说:“你们真行,真会动脑筋,靠自己的反复读,用心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懂了课文,还帮老师解决了疑难,真要谢谢你们。”在这环节中,教师的“导”已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在教他们,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
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主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课堂中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如我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展开想象,说说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握手。”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有的放矢,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学生自主学习也就会多十分活力。希望通过我们多种途径的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己学习的学习习惯。在实践探索中质疑问难,体会自主创造,自主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励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浅谈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
[2]王晓红,语文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3]阙海丰,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