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作者】 金瑞香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香港路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了与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 同等重要的位置,体现了现代教育新的理念。在现在教育中,教师要走在教育的前面,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注意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下面谈谈在教学中是如何做的。
一、进行愉悦的心理教育。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交往的作用。愉悦的心理教育,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的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1、调控情绪。良好的情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当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和板书都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振动。反之,如果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音、像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学生由于是长时间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在下课前的十分钟左右,注意力便开始减退,学生情趣明显变弱,此时教师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就需要晋升加灵活,特别是要增加刺激物的新鲜度,做到动静结合,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比如,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连一连.谈一谈.说一说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动作。再如,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安排些竞赛题目,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的积极情绪就又会被调动起来。总之,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挖掘教材。由于心情素质是学生后天接受教育的产物,所以学生心情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心情素质往往选以教师引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原动力的,而这种原动力是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基础。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因此,教材中蕴含着舒服丰富的心情感因素,由于学生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头脑中所理解的数学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挖掘教材,并用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可以给学生讲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寓于活动。爱活动、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时,老师先抓住他们的这些心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活动时,给足学生自由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的效率。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出示:1/2+1/3=2/3和1/2+1/3=3/6+2/6=5/6两种做法。有的认为第一种对,有的认为第二种方法对,双方各抒己见,各持论据。当知道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必须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等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后,我又问1/2+1/3,1/3+1/4怎么计算快?学生通过探索得出,“分母是互质数,分子是1,分母相乘做分母,分母相加做分子。”自主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始终处于愉悦的心情状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二、适度的挫折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里需要。为此在教学中要善待每个学生,学生遇到挫折,教师一定要有保护他们的心态,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1、巧施压力。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不可一味地表扬他们,助长他们自满的情绪,而应该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阻止他们不健康的心态的滋长。如,在做作业时,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让学生在假象中失误,针对优学生的不足提出书写要规范,寻求更简捷的解题方案。加大练此题的难度,教育他们每个人的学习途径并不顺畅,处处都有障碍,挑战失败和缓解压力,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帮助他们调整自视过高的不良心理。在课外,鼓励他们超前学习,参加各类竞赛考试,一方面增长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能自满。
2、善待失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壁的可能性很多,尝到失败的苦头,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导致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冲动时,及时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走出自卑。老师要多给这些学生一些关爱,把阳光和雨露撒向每一位失败者,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较大的数学题目,不放过任一个、哪怕是极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多些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渐强化自己的信心,成为学习上的进取者。
三、客观的自我评价教育。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学生。
1、自评。自评就是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适时进行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独立认识学习活动中去,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如小朋友用3/4张纸做了6多花,1张纸可做几朵花?学生解法不一,我让学生思考比较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这样的自评既体验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又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态。
2、互评。进行集体评价或小组互评,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并内化为学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得发展。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转化单位“1”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哥哥比弟弟高1/10,弟弟比哥哥矮1/10.学生意见不一致,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于是我组织他们交流得出正确的想法。这种集体评价充分体现民主性的原则,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把先前自己的评价与正确的思路作自我比较,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就会有正确的心理暗示。
健康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的人生,我们要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就必须重视心里素质的培养,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进行愉悦的心理教育。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交往的作用。愉悦的心理教育,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的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1、调控情绪。良好的情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当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和板书都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振动。反之,如果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音、像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学生由于是长时间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在下课前的十分钟左右,注意力便开始减退,学生情趣明显变弱,此时教师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就需要晋升加灵活,特别是要增加刺激物的新鲜度,做到动静结合,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比如,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连一连.谈一谈.说一说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动作。再如,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安排些竞赛题目,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的积极情绪就又会被调动起来。总之,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挖掘教材。由于心情素质是学生后天接受教育的产物,所以学生心情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心情素质往往选以教师引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原动力的,而这种原动力是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基础。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因此,教材中蕴含着舒服丰富的心情感因素,由于学生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头脑中所理解的数学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挖掘教材,并用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可以给学生讲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寓于活动。爱活动、爱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时,老师先抓住他们的这些心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活动时,给足学生自由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的效率。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出示:1/2+1/3=2/3和1/2+1/3=3/6+2/6=5/6两种做法。有的认为第一种对,有的认为第二种方法对,双方各抒己见,各持论据。当知道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必须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等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后,我又问1/2+1/3,1/3+1/4怎么计算快?学生通过探索得出,“分母是互质数,分子是1,分母相乘做分母,分母相加做分子。”自主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始终处于愉悦的心情状态,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二、适度的挫折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里需要。为此在教学中要善待每个学生,学生遇到挫折,教师一定要有保护他们的心态,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1、巧施压力。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不可一味地表扬他们,助长他们自满的情绪,而应该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阻止他们不健康的心态的滋长。如,在做作业时,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让学生在假象中失误,针对优学生的不足提出书写要规范,寻求更简捷的解题方案。加大练此题的难度,教育他们每个人的学习途径并不顺畅,处处都有障碍,挑战失败和缓解压力,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帮助他们调整自视过高的不良心理。在课外,鼓励他们超前学习,参加各类竞赛考试,一方面增长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能自满。
2、善待失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壁的可能性很多,尝到失败的苦头,也就没有了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导致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冲动时,及时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走出自卑。老师要多给这些学生一些关爱,把阳光和雨露撒向每一位失败者,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较大的数学题目,不放过任一个、哪怕是极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多些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逐渐强化自己的信心,成为学习上的进取者。
三、客观的自我评价教育。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学生。
1、自评。自评就是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适时进行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独立认识学习活动中去,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如小朋友用3/4张纸做了6多花,1张纸可做几朵花?学生解法不一,我让学生思考比较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这样的自评既体验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又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态。
2、互评。进行集体评价或小组互评,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并内化为学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学生在比较中获得发展。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转化单位“1”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哥哥比弟弟高1/10,弟弟比哥哥矮1/10.学生意见不一致,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于是我组织他们交流得出正确的想法。这种集体评价充分体现民主性的原则,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把先前自己的评价与正确的思路作自我比较,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就会有正确的心理暗示。
健康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的人生,我们要给每一个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就必须重视心里素质的培养,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