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能力的策略探究
【作者】 曾杰英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九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听说读写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只注重了读写的训练,而对听、说能力培养很少。而这我们将从朗读、交流与讨论、运用复述、看图说话和组织听说竞赛等方面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听说能力 培养
听说读写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四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为“应试”只注重了读写训练而忽略了听说培养,导致学生听说能力未达到相应学段的要求。我们知道,听说能力作为人类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其训练应在语文的教学中与读写能力的训练同步进行,统筹兼顾,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可是,我们很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舌木讷,辞不达意,或是口将言而嗫嚅或出口就是“三大五粗”不堪入耳的话。写作时常出现;“这样做得不?”“你去过前,我去过后”的大白话。这些现象表明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重文轻语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以往的升学考试,只考读写,不考听说,使得许多学校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对听说训练不够重视,敷衍于事,在教学上采用了满堂灌的形式,抑制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在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并创新听说培养策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听说能力是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甚至是信息社会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据教育心理学家对一般语言文字交际的研究,听说读写所占比例数据如下: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足见听说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具有听说能力,更有十分重要意义。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一般人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不听说、说话,有时还要多听多说,不仅说一些零碎的话,还得说整段整篇的话。人人要开会,时时要发言……”吕老告诉我们,听说能力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必备能力,是人的本能,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人生存的需要;
第二,听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如同四根擎天大柱支撑着语文教育这座大厦,构成了语文能力系统,四种能力既各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听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而“说”的训练也可“促想”、“练听”、“带读”、“助写”,因此,加强听说训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听说训练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完善说话艺术的有效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人的口语交际靠的就是听和说。听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交际手段,它对人们有效地接受外来信息、获得知识、从而认识客观世界起着重要作用;说,是用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要把话说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口语规范,则要掌握说话的规律,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唯有经过科学、有序地训练方能达到。
二、培养听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朗读训练,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朗读对于听说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而说话是把无声的内部语言,转换为有声的外部语言的过程。在转换为有声语言这点上,朗读与说话是相通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表情达意的能力,为学生组织内部语言提供了范例和方法。
(二)通过课堂的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在思想上、学识上的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的过程,也是训练听说能力的良机,有如,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谈谈自己对社会上某些现象或人生等方面的认识及感受,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灵活运用复述的方法,提高听说能力。复述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内部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很有帮助;同时对于听复述的学生来说,也要听出复述的脉络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语句是否畅达,语音是否清晰等也是听说的训练。
复述的方法有摘要复述或重点复述。如:《鸟的天堂》中,关于我两次游历的情况,可用摘要复述,关于“天堂”的美景可用重点复述。还有详细复述或简略复述,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可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选用。若较较深刻可用详细复述,若较肤浅可用简略复述。还有其他的复述方法,大家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
(四)发挥看图说话的积极作用,加强听说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关课文的插图比较多,可以通过看图说话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看图说话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经常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图画的认识,有时即使说的较离符,但听说的能力却得到了提高。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五)组织听说竞赛,拓宽听说训练领域。听说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内的训练还是不够的,我们应组织各种听说能力的竞赛,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比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讨论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听说竞赛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代的西方国家把“舌头”和金钱、原子弹相提并论,称之为世界三大威力,可见说话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奠基教育的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能有所偏废,重文轻语,而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创造各种有利的条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2]陈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2016年。
[3]武利沙,如何强化小学语文的听说训练[J].金色年华,2010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听说能力 培养
听说读写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四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为“应试”只注重了读写训练而忽略了听说培养,导致学生听说能力未达到相应学段的要求。我们知道,听说能力作为人类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其训练应在语文的教学中与读写能力的训练同步进行,统筹兼顾,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可是,我们很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口舌木讷,辞不达意,或是口将言而嗫嚅或出口就是“三大五粗”不堪入耳的话。写作时常出现;“这样做得不?”“你去过前,我去过后”的大白话。这些现象表明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重文轻语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以往的升学考试,只考读写,不考听说,使得许多学校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对听说训练不够重视,敷衍于事,在教学上采用了满堂灌的形式,抑制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在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并创新听说培养策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听说能力是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甚至是信息社会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据教育心理学家对一般语言文字交际的研究,听说读写所占比例数据如下: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足见听说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具有听说能力,更有十分重要意义。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一般人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不听说、说话,有时还要多听多说,不仅说一些零碎的话,还得说整段整篇的话。人人要开会,时时要发言……”吕老告诉我们,听说能力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必备能力,是人的本能,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人生存的需要;
第二,听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如同四根擎天大柱支撑着语文教育这座大厦,构成了语文能力系统,四种能力既各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听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而“说”的训练也可“促想”、“练听”、“带读”、“助写”,因此,加强听说训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听说训练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完善说话艺术的有效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人的口语交际靠的就是听和说。听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交际手段,它对人们有效地接受外来信息、获得知识、从而认识客观世界起着重要作用;说,是用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要把话说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口语规范,则要掌握说话的规律,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唯有经过科学、有序地训练方能达到。
二、培养听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朗读训练,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朗读对于听说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而说话是把无声的内部语言,转换为有声的外部语言的过程。在转换为有声语言这点上,朗读与说话是相通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表情达意的能力,为学生组织内部语言提供了范例和方法。
(二)通过课堂的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在思想上、学识上的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的过程,也是训练听说能力的良机,有如,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自然,谈谈自己对社会上某些现象或人生等方面的认识及感受,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灵活运用复述的方法,提高听说能力。复述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内部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很有帮助;同时对于听复述的学生来说,也要听出复述的脉络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语句是否畅达,语音是否清晰等也是听说的训练。
复述的方法有摘要复述或重点复述。如:《鸟的天堂》中,关于我两次游历的情况,可用摘要复述,关于“天堂”的美景可用重点复述。还有详细复述或简略复述,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可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选用。若较较深刻可用详细复述,若较肤浅可用简略复述。还有其他的复述方法,大家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总结。
(四)发挥看图说话的积极作用,加强听说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关课文的插图比较多,可以通过看图说话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看图说话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经常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图画的认识,有时即使说的较离符,但听说的能力却得到了提高。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五)组织听说竞赛,拓宽听说训练领域。听说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内的训练还是不够的,我们应组织各种听说能力的竞赛,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比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讨论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听说竞赛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代的西方国家把“舌头”和金钱、原子弹相提并论,称之为世界三大威力,可见说话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奠基教育的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能有所偏废,重文轻语,而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创造各种有利的条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2]陈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2016年。
[3]武利沙,如何强化小学语文的听说训练[J].金色年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