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润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九龙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运用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在与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展合作学习,这既是新课标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应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县教育局因为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滞后,在2012年也提出了“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带着此课改理念,依托各级各类培训中学习和掌握的教育教学思想,对课改要求进行了梳理,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解决课改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会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带来课堂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谓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为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小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师生互动、自学交流、小组学习、全班讨论等都是合作学习。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探讨。
一、建立合作小组
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记下学习结果)、“报告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等,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竟争夺标”的氛围。
二、精选合作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的劳动,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这样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先由学生读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反复读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很有感受?为什么?”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有兴趣,再加上其答案不止一个,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出一点,中下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再如《田忌赛马》要求先初读课文,找一个成语来概括田忌两次赛马过程;再抓"转败为胜"求疑设问、确定研究专题:同样的马,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然后分组合作,演示讨论,总结升华。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而他是成功的,他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强。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定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带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强调学法,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和学生共同找有关的资料(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然后互相交流,讨论怎样做。师生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尚晗,新课改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年。
[2]李大鹏,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2年。
[3]卜春梅,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2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应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县教育局因为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滞后,在2012年也提出了“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带着此课改理念,依托各级各类培训中学习和掌握的教育教学思想,对课改要求进行了梳理,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解决课改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会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带来课堂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谓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为相对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小方式。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师生互动、自学交流、小组学习、全班讨论等都是合作学习。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国内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值得探讨。
一、建立合作小组
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记下学习结果)、“报告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等,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竟争夺标”的氛围。
二、精选合作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是一种重复的劳动,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这样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先由学生读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反复读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概括了卢沟桥狮子的哪些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很有感受?为什么?”这样的学习内容,由于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有兴趣,再加上其答案不止一个,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谈出一点,中下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再如《田忌赛马》要求先初读课文,找一个成语来概括田忌两次赛马过程;再抓"转败为胜"求疑设问、确定研究专题:同样的马,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然后分组合作,演示讨论,总结升华。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
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而他是成功的,他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强。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定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带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强调学法,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和学生共同找有关的资料(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然后互相交流,讨论怎样做。师生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尚晗,新课改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年。
[2]李大鹏,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2年。
[3]卜春梅,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