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机械基础》考试形式初探
【作者】 王喜军 彭立永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技师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机械基础》是技工院校机械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近几年我校中技班期末考试的及格率非常低,究其原因,课程特点只是一方面,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考试形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传统考试形式已不能适应技工院校的发展。本人采取分章节口答与期末学科竞赛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机械基础、考试形式、分章节、口答、学科竞赛
《机械基础》是技工院校机械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典型机构及零部件的基础知识以及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简单介绍。由于该课程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多,教学进度较快,学生学习掌握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我校中技班,近几年的期末考试及格率都非常低。很显然学生知识的识记量不够,这不但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自己的技能等级证和毕业证的获得,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更多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我校“双证书”毕业的培养目标。
分析问题原因,《机械基础》的课程特点只是一方面,学生的现状更不容忽视,而现有的考试形式已不能适应技工院校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机械基础》的课程内容和中技班学生现状我们无法改变,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现状,采取适当的考试形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技工院校学生现状
近几年,受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和大学录取分数下调等影响,技工院校的生源大幅减少,而且迈入技工院校大门的无论是初中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同龄中文化素质较低的那群人,尤其是中技班学生,很多人都是因为考不上高中不得已走入技校的大门。他们的学习能力低、学习习惯差,因而“学习”早就成了他们最痛苦、最不想做的事。来到技校后,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当然也就没有学习动力,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如何作到因材施教,培养出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技工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传统考试形式的弊端
我们熟悉的传统考试形式,是将整个学期教授的知识全部堆积到学期末,用一张百分试卷采用笔答方式,根据学生卷面的答题情况给出期末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在生源综合素质较高时,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并一直沿用。传统的考试形式,需要巩固复习的内容多,学生的复习任务重,复习压力大。而近几年的技校生文化素质较低,让本来对学习就不感兴趣的人,拿出大把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期末复习,简直是天方夜谭。很多同学不是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而是选择考场作弊,尽管考场规则三令五申,作弊处分也相当严厉,但跃跃欲试者仍然大有人在,所以考场秩序很是让监考老师头疼,还有的学生甚至交白卷弃考,考试结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可见,传统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改进。
那么,该采取什么样的考试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督促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呢?
三、探索新的考试形式
随着我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本人也针对所教学科,结合学生特点,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题型设置,大胆尝试改变考试形式,采取分章节口答与期末竞赛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分章节考试
分章节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章节就组织考试。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可划分成4~5次考试。由于学习的内容不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较少,可以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考试题型只有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三种题型,降低了考试难度。内容少易记,题型简单易答,考试过关很容易,学生自然也就有兴趣参与。学生只要愿意参与,就能拿出时间来复习,也就能及时将所学知识掌握。
这种将所学知识化整为零的做法,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考试,让学生体会到只需简单的付出,即可换来考试过关,从中享受到久违的学习带来的成功的欢愉,也换来一丝对学习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口答
口答,即考试采用学生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
考试要求很简单:
(1)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复习准备充分的学生,主动申请考试;
(2)任课教师从考试内容中随机选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考试。
这种考试方式,在考试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每次口答题量多少和考题难度,因此,很容易做到分层次考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采用这种考试方式赋予了学生主动权,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与不答,什么时间答,由学生自己决定,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比生硬的让学生考试更人性化,既保证了考试时间的有效性,也让学生更易成功过关,从中获得鼓励;成绩计算方式也简单,不存在什么争议,按要求答对了就有成绩,不答或没有达到要求成绩为0,避免了师生之间因成绩多少发生矛盾;更重要的是这种考试方式能够杜绝学生考场作弊,让学生真正体会“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另外还可以锻炼学生面对面回答问题的胆量,技校生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在初中时,很难有机会回答问题,因此,口答时有些同学出现了心口不一,一考就忘的现象,这种考试方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为今后走向社会参加面试奠定心理基础;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融洽的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为了能一次性通过考试,积极备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愿意参加考试,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竞赛
在学期末组织《机械基础》学科竞赛,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竞赛内容覆盖学期全部教学内容,竞赛形式可以采用传统的百分制试卷笔答方式。
分章节口答是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的考核,实际上就是通过考试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不能代表学期结束时,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整体情况,因此,分章节口答部分赋分不给满分,即各章节考试时即使都顺利通过一般也只能得70~80分,这样赋分既可以保证那些学习能力差却付出努力的同学考试成绩合格,从而鼓励他们平时能够拿出一定时间用在学习上。同时,又能调动那些平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他们不会满足70~80分这样的成绩,我们就鼓励他们参加期末学科竞赛,期末成绩取口答、竞赛两个成绩中的高分。这样,通过组织竞赛调动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必须进行全面复习,从而真正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4.考试中的弊端及解决办法
新的考试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大难度,遇到很大阻力。比如: 由于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考试形式变化也很麻木,不愿尝试口答,因此开始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作好考试形式的宣传工作,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得到班主任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学生多年养成的习惯,总是把老师摆在他的对立面上,因而也就听不进去任课教师的话,而班主任的话,学生能听得进去,或许也会按要求去做;另外,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勤督促、多鼓励,个别学生要盯紧,必要时帮助其复习,保证考试顺利通过,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对学习也就会产生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当然作到这一点不容易,除了耐心,更需要老师的智慧。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学生,听之任之,要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这种考试整个过程全部由任课教师控制,人为因素过多的体现在学生成绩中,所以任课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将这种考试的优点发挥出来。
竞赛内容较多,学生的复习任务较重,所以积极性不高,可以分期中和期末两次组织。
四、考试形式的实施效果
这种考试形式,本人结合所教班级实施了三个学期。
1. 第一个学期
四个班的及格率由不足50%提高至近70%;而且在口答考试中,几个平时学习状态并不好的同学还出现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现象,可见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期末竞赛有36人参加,内容涉及所学的八章全部知识,各种题型,以一套百分制的试卷形式出现,结果出人意料居然有3人成绩在90分以上,最高分98分,85分以上的还有3人。而在此之前的那个学期,仅学了七章内容,各章都划出了很少的题作为复习考试范围,采用传统考试形式,四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刚刚突破90分。单从这一现象分析,这种考试形式,成绩优秀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远远超过传统考试形式,说明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2.第二个学期
对于口答完的同学,我在三个班中,分别找了两位平时学习状态较好的同学,隔三周时间把考试题从头到尾再考一遍,最好的同学只错了一个判断和一个填空,最差的正确率也达到了80%,这说明分章口答使认真学习的同学学习效率非常高。
3.第三个学期
在新任教的两个班中实施分章口答,学生积极参与,进展很顺利,尤其是10-6班,在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除一人未答完外,全部通过考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这种考试形式虽然组织考试费口舌、费时间,但复习压力小,很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状态较好的同学,分章节考试是一种学习方法,督促其及时做好章节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使所学的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而对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逼迫其必须拿出些儿精力用在学习上,掌握一定的知识,保证考试过关。
这种考试形式不仅仅应用于《机械基础》这门课,对于记忆知识量较多的学科都可以使用,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作者简介:王喜军 秦皇岛技师学院 本科学历 高级讲师.
关键词:机械基础、考试形式、分章节、口答、学科竞赛
《机械基础》是技工院校机械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典型机构及零部件的基础知识以及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简单介绍。由于该课程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多,教学进度较快,学生学习掌握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我校中技班,近几年的期末考试及格率都非常低。很显然学生知识的识记量不够,这不但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自己的技能等级证和毕业证的获得,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更多地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我校“双证书”毕业的培养目标。
分析问题原因,《机械基础》的课程特点只是一方面,学生的现状更不容忽视,而现有的考试形式已不能适应技工院校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机械基础》的课程内容和中技班学生现状我们无法改变,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现状,采取适当的考试形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技工院校学生现状
近几年,受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和大学录取分数下调等影响,技工院校的生源大幅减少,而且迈入技工院校大门的无论是初中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同龄中文化素质较低的那群人,尤其是中技班学生,很多人都是因为考不上高中不得已走入技校的大门。他们的学习能力低、学习习惯差,因而“学习”早就成了他们最痛苦、最不想做的事。来到技校后,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当然也就没有学习动力,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如何作到因材施教,培养出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技工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传统考试形式的弊端
我们熟悉的传统考试形式,是将整个学期教授的知识全部堆积到学期末,用一张百分试卷采用笔答方式,根据学生卷面的答题情况给出期末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在生源综合素质较高时,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并一直沿用。传统的考试形式,需要巩固复习的内容多,学生的复习任务重,复习压力大。而近几年的技校生文化素质较低,让本来对学习就不感兴趣的人,拿出大把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期末复习,简直是天方夜谭。很多同学不是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而是选择考场作弊,尽管考场规则三令五申,作弊处分也相当严厉,但跃跃欲试者仍然大有人在,所以考场秩序很是让监考老师头疼,还有的学生甚至交白卷弃考,考试结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可见,传统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改进。
那么,该采取什么样的考试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督促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呢?
三、探索新的考试形式
随着我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本人也针对所教学科,结合学生特点,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题型设置,大胆尝试改变考试形式,采取分章节口答与期末竞赛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分章节考试
分章节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章节就组织考试。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可划分成4~5次考试。由于学习的内容不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较少,可以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考试题型只有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三种题型,降低了考试难度。内容少易记,题型简单易答,考试过关很容易,学生自然也就有兴趣参与。学生只要愿意参与,就能拿出时间来复习,也就能及时将所学知识掌握。
这种将所学知识化整为零的做法,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考试,让学生体会到只需简单的付出,即可换来考试过关,从中享受到久违的学习带来的成功的欢愉,也换来一丝对学习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口答
口答,即考试采用学生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
考试要求很简单:
(1)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复习准备充分的学生,主动申请考试;
(2)任课教师从考试内容中随机选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考试。
这种考试方式,在考试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每次口答题量多少和考题难度,因此,很容易做到分层次考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采用这种考试方式赋予了学生主动权,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与不答,什么时间答,由学生自己决定,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比生硬的让学生考试更人性化,既保证了考试时间的有效性,也让学生更易成功过关,从中获得鼓励;成绩计算方式也简单,不存在什么争议,按要求答对了就有成绩,不答或没有达到要求成绩为0,避免了师生之间因成绩多少发生矛盾;更重要的是这种考试方式能够杜绝学生考场作弊,让学生真正体会“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另外还可以锻炼学生面对面回答问题的胆量,技校生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在初中时,很难有机会回答问题,因此,口答时有些同学出现了心口不一,一考就忘的现象,这种考试方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为今后走向社会参加面试奠定心理基础;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使师生关系更融洽,融洽的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为了能一次性通过考试,积极备考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愿意参加考试,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竞赛
在学期末组织《机械基础》学科竞赛,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竞赛内容覆盖学期全部教学内容,竞赛形式可以采用传统的百分制试卷笔答方式。
分章节口答是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的考核,实际上就是通过考试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不能代表学期结束时,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整体情况,因此,分章节口答部分赋分不给满分,即各章节考试时即使都顺利通过一般也只能得70~80分,这样赋分既可以保证那些学习能力差却付出努力的同学考试成绩合格,从而鼓励他们平时能够拿出一定时间用在学习上。同时,又能调动那些平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他们不会满足70~80分这样的成绩,我们就鼓励他们参加期末学科竞赛,期末成绩取口答、竞赛两个成绩中的高分。这样,通过组织竞赛调动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必须进行全面复习,从而真正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4.考试中的弊端及解决办法
新的考试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大难度,遇到很大阻力。比如: 由于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考试形式变化也很麻木,不愿尝试口答,因此开始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作好考试形式的宣传工作,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得到班主任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些学生多年养成的习惯,总是把老师摆在他的对立面上,因而也就听不进去任课教师的话,而班主任的话,学生能听得进去,或许也会按要求去做;另外,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勤督促、多鼓励,个别学生要盯紧,必要时帮助其复习,保证考试顺利通过,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对学习也就会产生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当然作到这一点不容易,除了耐心,更需要老师的智慧。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学生,听之任之,要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这种考试整个过程全部由任课教师控制,人为因素过多的体现在学生成绩中,所以任课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将这种考试的优点发挥出来。
竞赛内容较多,学生的复习任务较重,所以积极性不高,可以分期中和期末两次组织。
四、考试形式的实施效果
这种考试形式,本人结合所教班级实施了三个学期。
1. 第一个学期
四个班的及格率由不足50%提高至近70%;而且在口答考试中,几个平时学习状态并不好的同学还出现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现象,可见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期末竞赛有36人参加,内容涉及所学的八章全部知识,各种题型,以一套百分制的试卷形式出现,结果出人意料居然有3人成绩在90分以上,最高分98分,85分以上的还有3人。而在此之前的那个学期,仅学了七章内容,各章都划出了很少的题作为复习考试范围,采用传统考试形式,四个班只有一个学生刚刚突破90分。单从这一现象分析,这种考试形式,成绩优秀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远远超过传统考试形式,说明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2.第二个学期
对于口答完的同学,我在三个班中,分别找了两位平时学习状态较好的同学,隔三周时间把考试题从头到尾再考一遍,最好的同学只错了一个判断和一个填空,最差的正确率也达到了80%,这说明分章口答使认真学习的同学学习效率非常高。
3.第三个学期
在新任教的两个班中实施分章口答,学生积极参与,进展很顺利,尤其是10-6班,在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除一人未答完外,全部通过考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这种考试形式虽然组织考试费口舌、费时间,但复习压力小,很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状态较好的同学,分章节考试是一种学习方法,督促其及时做好章节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使所学的内容掌握得更扎实,而对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逼迫其必须拿出些儿精力用在学习上,掌握一定的知识,保证考试过关。
这种考试形式不仅仅应用于《机械基础》这门课,对于记忆知识量较多的学科都可以使用,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作者简介:王喜军 秦皇岛技师学院 本科学历 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