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家园共育——如何做好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
【作者】 袁 丽 高树平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文章论述了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及在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细节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的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家园共育正确引导家长需求,建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科学的育儿方法。
关键词:家园共育 现状 存在问题 原因剖析 解决策略
2015年可以说是我收获的一年,今年我有幸通过了新一轮的教师招聘,成为了石桥子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里我收获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园长、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也收获了孩子们阳光般的笑脸,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的迷茫与困惑、收获了自己的些许思考与想法,在这里我仅对如何做好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什么是家园共育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也就是说,家园共育就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合力,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那在农村幼儿园中该如何来具体实施家园共育工作呢?
一、我们先了解一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不够重视
国外有云:“不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的国家或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我国的学前教育尤其是国内农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却是恰恰相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这也是家园共育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孩子的家长多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无所谓,有个地方待着就好,到小学了再好好学也不迟......从老师这方面来说,老龄化特别严重,平均年龄大约在45岁以上,年轻教师相当缺乏,新的教育观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实施,这也是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难题。
(二) 认识片面狭隘
家长、老师对家园共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家长不理解、老师也就难以沟通。就像我们班的不少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爸爸妈妈在城里打工,这些家长的想法是这样的,幼儿园无所谓,就是图个方便,好有个空闲时间自己干点活儿,对幼儿的教育表现的不怎么关心,还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自己就没事了,只管接送以及照顾好孩子平时的物质生活就行了。
(三)缺乏沟通交流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做深究或视而不见。同时,由于部分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有效实现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对策
(一)多渠道沟通
学期初各班分别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的家园共育理念,使家长了解学校的保教重点以及工作特色,使家园共育更趋向透明化;学期中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举办不同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如我园的“亲子运动会”活动,使家长对幼儿在园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性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能积极地促进家长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通过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并向家长们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做好家访笔记,进一步促使教师随时了解幼儿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更好的与家长建立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同步向前进。
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建议,教师的“育儿观念”、“奉献精神”、“幼儿在园发生的安全事故”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我园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方法;请家长为我们的老师评分,评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促进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教师间比学赶帮的好风气。
(二)更新观念
家园共育,二者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果,少了一方的配合与参与都是片面消极的,。首先,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更新传统观念,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长远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克服狭隘的教育观,意识到社会尤其家庭环境对于教育幼儿的巨大影响力,幼儿的发展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影响,只有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素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使家长了解在教育幼儿中的任务和作用,做好家长工作。
(三)利用家长资源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交流、了解等形式,明确了幼儿家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分析,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把这些资源分成了四型:即理论共享型、使家参与型、物资支持型和综合型。我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这四型家长的教育资源,组织了“家长互助团”,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以家长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
三、结语
家园共育有很多种,关于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行为表现及兴趣爱好饮食习惯等都可以成为家园共育的内容。方式有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通过家园联系册沟通,通过幼儿园网站及宣传栏也可以成为家园沟通的一种。总之家园沟通很重要,方式也很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在幼儿教育中,教育者的责任重大,我们将不懈努力、精诚进取,以科学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细致入微的态度,将家园共育的活动更好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程剑.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网络科技时代, 2008(21)
2杨爱琴.“家园沟通”案例分析[J],早期教育,2004(6)
3闫静.浅谈家园合作中家长的被动合作现状及对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0(4)
关键词:家园共育 现状 存在问题 原因剖析 解决策略
2015年可以说是我收获的一年,今年我有幸通过了新一轮的教师招聘,成为了石桥子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这里我收获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园长、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也收获了孩子们阳光般的笑脸,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的迷茫与困惑、收获了自己的些许思考与想法,在这里我仅对如何做好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什么是家园共育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也就是说,家园共育就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合力,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那在农村幼儿园中该如何来具体实施家园共育工作呢?
一、我们先了解一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不够重视
国外有云:“不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的国家或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我国的学前教育尤其是国内农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却是恰恰相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这也是家园共育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孩子的家长多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无所谓,有个地方待着就好,到小学了再好好学也不迟......从老师这方面来说,老龄化特别严重,平均年龄大约在45岁以上,年轻教师相当缺乏,新的教育观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实施,这也是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难题。
(二) 认识片面狭隘
家长、老师对家园共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家长不理解、老师也就难以沟通。就像我们班的不少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爸爸妈妈在城里打工,这些家长的想法是这样的,幼儿园无所谓,就是图个方便,好有个空闲时间自己干点活儿,对幼儿的教育表现的不怎么关心,还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自己就没事了,只管接送以及照顾好孩子平时的物质生活就行了。
(三)缺乏沟通交流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做深究或视而不见。同时,由于部分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有效实现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对策
(一)多渠道沟通
学期初各班分别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的家园共育理念,使家长了解学校的保教重点以及工作特色,使家园共育更趋向透明化;学期中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举办不同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如我园的“亲子运动会”活动,使家长对幼儿在园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性质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能积极地促进家长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通过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情况和家庭教育状况,并向家长们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做好家访笔记,进一步促使教师随时了解幼儿的情况,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更好的与家长建立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同步向前进。
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建议,教师的“育儿观念”、“奉献精神”、“幼儿在园发生的安全事故”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我园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方法;请家长为我们的老师评分,评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促进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教师间比学赶帮的好风气。
(二)更新观念
家园共育,二者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果,少了一方的配合与参与都是片面消极的,。首先,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更新传统观念,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长远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克服狭隘的教育观,意识到社会尤其家庭环境对于教育幼儿的巨大影响力,幼儿的发展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影响,只有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素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使家长了解在教育幼儿中的任务和作用,做好家长工作。
(三)利用家长资源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交流、了解等形式,明确了幼儿家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资源,通过分析,又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把这些资源分成了四型:即理论共享型、使家参与型、物资支持型和综合型。我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这四型家长的教育资源,组织了“家长互助团”,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以家长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
三、结语
家园共育有很多种,关于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行为表现及兴趣爱好饮食习惯等都可以成为家园共育的内容。方式有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通过家园联系册沟通,通过幼儿园网站及宣传栏也可以成为家园沟通的一种。总之家园沟通很重要,方式也很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在幼儿教育中,教育者的责任重大,我们将不懈努力、精诚进取,以科学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细致入微的态度,将家园共育的活动更好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程剑.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网络科技时代, 2008(21)
2杨爱琴.“家园沟通”案例分析[J],早期教育,2004(6)
3闫静.浅谈家园合作中家长的被动合作现状及对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