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加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作者】 郝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白庙小学校

【摘要】加强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好的语文实践机会和平台。我们可从作业功能上、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着手优化,拓展方式和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优化设计 加强
【正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知识的补充。语文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实践平台,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创新能力。但在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这样的作业方式显然不能实现作业功能的多样性。因此,在大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作业的功能、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的目的。

一、认清作业现状,有利于我们另辟新径

传统作业方式过于简单,方式单一,容易造成枯燥乏味感,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语文实践。今天,认清作业现状,有利于我们不重蹈旧辙,另辟新径。

(一)有“一刀切”的布置与评价。有些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二)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较多。教师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抄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作业含金量极低,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三)读写训练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没有把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常规,而把课本知识突然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练笔,致使学生心理上、时间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而只能以应付态度对待教师的“突然袭击”,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而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愿望机械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外学习包括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三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狭隘地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包括做作业,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二、加强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要培养学生三种习惯,做好三类作业。  

(一)教师观念。一是具备“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二是具备“作业即自学”的观念。当今世界,知识繁杂,而我们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舞台。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三是具备“大语文教育”的观念。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二)培养学生三种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有效作业,高质量完成作业的重要保障。因此,要进行作业优化设计,我们还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三种习惯。一是自我检测的习惯。做作业巩固课本知识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但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二是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三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生活在浓浓文化氛围里,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三)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有了作业自主权,学生如果天天都只抄写词语,那么他就只是掌握了些词语。相反地就要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后,根据自身实际,适量有效地作好预习或巩固练习,以此来保证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学生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摘抄优美词句、片段,摘录知识、辑录学习资料,以此来增加积蓄,这主要在双休日完成。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每周完成一到两篇小练笔。这样由阅读到练笔,由积蓄到表达,学生在生活上、心理上有准备,技能上有积累,持之以恒,学生定能言之有物。

总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亟待改革,亟需优化,这一改革优化应以师生树立正确观念为前提,以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基础,兼顾课内与课外,用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也许一时看不出成效,但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管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李明旭,浅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

[3]牟方满,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