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考作文复习之我见

【作者】 侯春梅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从根本上讲,作文靠平时,功夫在课外;作文无技巧,关键在底蕴。但也不能忽视考前最后冲刺的重要意义。中考作文与平时写作不同。平常写作由于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循序渐进性,多表现为练习型;中考作文由于考试的选拔性,因而表现为展示型检阅型。平时输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机会,中考则一锤定音。
  宏观上看,作文范围无非是: “我”与社会。2. “我”与他人。3. “我”与自己。
  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审清题意不跑题、内容充实不空洞、结构合理不混乱、语言通顺求流畅、书写工整求漂亮。
  从中考高分作文看:醒目的标题、 精彩的开头、 意味深长的结尾、 深刻的议论、 动人的细节、美化的文面是取得高分的主要因素。
  所以我们在中考作文复习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一、加强书写,美化文面。
  1、书写过关。卷面干净整洁,笔画到位,字体匀称,每段最后一个标点点好,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达到这一条,才能争得文章被阅卷老师平等地看一遍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强调书写。如果连这一关都做不到,作文复习要求达到的其他目标就更不必说了,所以要重视文面,美化包装。
  二、化整为零,分项训练。
  可进行分解专项训练,把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拟题、开头、结尾、语言等专项训练。
  如:巧过标题醒目关--要想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要让学生掌握拟题技巧,同时要求必须多读书,多看报,特别是报刊上的标题,可以说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不妨品味借鉴,从中汲取营养,
  又如:强调头尾精彩关--可以先搜罗精彩的开头,仔细分析琢磨人家的开头好在哪里,总结出一些规律来,然后进行训练。
  实践证明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三、全面复习、分类训练。
  如自我成长类,家庭生活类,学校生活类,社会生活(见闻)类。让学生在中考前都经过各种类型的写作训练,到了考场上就心中有数,临阵不慌。学生写作的素材就会很丰富,也便于发挥。
  四、适量训练(综合),评讲“得法”。
  作文同样不能搞题海战术。 每天写一篇作文,搞“快速作文”的做法是不当的,出的也不是精品。作文复习要精选内容和题目,每练一次意图要明,要精心评讲。讲评比写作更重要。写作中发现问题,讲评时纠正问题。如果问题得不到纠正,下次作文重复出现,这样的训练又有何益?
  1、认真分析。优等的好在哪里,尚有哪些再提高的可能;中等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差等的为什么差等。
  2、修改方式。培养学生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让学生写成功作文,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也可自评、互评,教师旁听、点拨相结合。也可选些优秀的例文介绍给学生。
  五、定时作文,实战演练。
  定时:在复习应考时,应注重汉字书写的速度,工整度,以及文面的整洁度的训练作文复习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定时作文,逐步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养成高效写作习惯。
  六、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加强“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运用写作知识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让学生领会如何写作,如何构思立意;反过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阅读分析,弄清自己文章的结构,立意、构思等等,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感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七、积累素材,多写提纲。
  材料:真实、典型、新颖。引导学生在积累材料时要注意的几点:
  1.不要舍近求远。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最动人的素材在自己耳闻目睹的生活之中,一旦发现,真情感人,胜过名人名言。每个人都生活在父母、师长、邻里、亲友的关爱中,用真情和慧眼去关注身边的“背影现象”,不要舍近求远。
  2、不要舍小求大。天下无大事,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小中见大。普通百姓,平凡人生,也大有可入题的素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时每刻,我们身边该有多少事发生。应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一滴水中见世界。
  材料的积累,除了亲历的,可间接获取。其途径很多。如:
  ①从各种材料中积累材料。如:每天写日记,写读书笔记,摘抄名言警句,每天看焦点访谈并记录内容等。
  ②上网浏览。有条件的每周末上一个半小时的网,浏览一周中重大的国内外新闻。
  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发生的事情,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④平时加强师生、父母、长辈、亲朋好友的交流,从与人交流中积累写作素材等等。
  ⑤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写作内存。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时文来读,除了从立意等方面汲取营养外,还可分们别类选择新鲜素材加以积累,如按照内容分为“理想篇”、“诚信”篇等,以此来弥补自己视野狭窄、材料贫乏的不足,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要想有新材料新内容,一定要关心时人时事,了解时尚时弊,读文学名著,读中外精品,读时文英华。
  多写提纲。列提纲是个构思过程,是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立自己文章的主题,确定文体,从而构思好文章的整体框架。不经过这样的过程,随意落笔,常常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到后来甚至会出现凑字数或者字数过多的毛病,结构也难以完美。考前复习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的好题都写成整篇作文,联系写提纲以训练思路,是很有效的方法。写提纲能使思维明晰化,条理化,行文不至于天马行空不可羁勒。
  实践证明,教师只要牢牢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紧随命题者的探索脚步而不断探索,在中考作文的复习与训练中掌握好命题方向,命题内容的训练紧紧扣住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作文训练,更要重视应试作文的引导训练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只要精心备考,扎实训练,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展示自我、获得高分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