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细心呵护 静待花开
【作者】 安丰花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细节决定成败,做大事必重细节。身为教师,谈不上做大事,但肩挑为国育人之重任,唯有细处入手、爱心倾注,才能品味那个中的快乐与充实。几则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使我在反思后感触颇多。细微处见真情,唯有充满爱心的悉心呵护,才会与学生一道享受成长的快乐与充实。
关键词:呵护 爱心 花开
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遇到调皮大王,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根据我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应立足每个学生的起点,让每个学生的今天比昨天更进步,那就是班级管理取得的成功。针对这类“调皮大王”我因材施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刀切”,应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跳一跳能够着,否则,他们认为他们做不到,就会自暴自弃,所以你的班规对他来说就是一纸空文,不如低起点,慢进步,只要他的今天比昨天好,我们就是成功。这一再认识,让我的班级管理获得了愈来愈科学而富有艺术性的准确定位,出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
刚接新班时,针对午休,我提出了严格得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睡,睡不着也要闭着眼睛,身体不准动。结果一个月下来,每个中午都有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像一群蜜蜂嗡、嗡、嗡,你放眼去看,却又找不出是谁在说,就严厉地再次制止他们:是谁在说话?两只胳膊都放在桌子上,腿不要动。安静一会之后,过不了多久,一切都是外舅打灯笼——照舅(旧),再要求,再反复……,且有愈来愈重的趋势。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好转,还累得我中午都不能午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孩子千差万别,不能搞一刀切,否则达不到要求的孩子就会自暴自弃,无视老师的管理。针对个别精力特别旺盛的孩子,比如程诺(她平时上课就像一只猴,是违犯纪律的领头羊),我要求她只要能做到不说话,就可以奖给她一颗小红星,第一天,程诺做到了,而且由于她没带头违犯纪律,全班第一次静悄悄地度过了一个中午,我真正体验到了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的感觉。第二天,一切照旧……一段时间之后,我再要求她趴着别动……她也慢慢做到了。现在,我班的午休纪律真是无可挑剔。由此,我深深地感慨:“因材施教”适合教育每个孩子,只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提出合理的要求,每个孩子都会进步。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看似枯燥无味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其实会渐渐显现其清新明快的悦动节奏,得益于我在多方面的大胆尝试,适时、具体、充满激情的表扬鼓励,应成为师生充实生活的必需。会让我们不禁有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叹。
程诺上课比男孩都调皮,就像有多动症。要么跷二郎腿,要么一只手伸进桌洞里做小动作,午休时,她要么睁着眼睛不睡,要么撕小纸片,地上经常一片碎纸,或者是橡皮泥落在地上……就餐时,她双手抓住护栏,蹲在凳子上,活像一只小猴子,看到她就头疼,一看她就来气,她要么翘二郎、要么抠鼻子……从不端端正正地坐着,她逮住任何机会搞小动作,刚开始,我看到她就来气,她总不照着你的路子来,我免不了斥责她几句,可她置若罔闻,几天下来,不但于事无补,还大有越批评越糟糕的势头,我静下心来想,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虽然我对她深恶痛绝,但还是要想办法表扬她,让她有上进的动力,开始,我先尝试着自己在批评她之前压住火,管住嘴,没把批评的话说出来,再转而,有一天,我发现她摆在桌上的字写得很认真,就表扬了她!没想到晚上她妈妈给我打电话,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并说孩子回家说她在校受表扬了,我想,她还是把老师的表扬很当回事的,我要继续鼓励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程诺画了一张小姑娘,画得还不错,我趁机抚摸着她的头,一边抚摸一边说,程诺长大了一定能当个小画家,看画得多好!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做积极正面的引导。有一次,我刚布置完课堂作业,程诺刚拿起笔,我就大张旗鼓地说:“看,程诺进步了,她开始积极写作业了。”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比先前更卖力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大爱无疆润心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我们应时刻铭记“细微之处显爱心,大爱无疆润心田”。
我班有一名叫张嘉恒的学生,长得胖乎乎的,是“木头”型的,第一次听写词语,他就验证了我的推测,一张纸上满是圈,偶尔对了几个简单的字,也歪歪扭扭,一看就心灰意冷。我想:他就是朽木不可雕,我也没办法。每次写作业,他都交不上,开始,我问他为什么,他总说不知道,看着他老实巴交的样子,我也没批评他。有一次,家里收拾卫生时,找到一个很久不用的靠枕,我想给张嘉恒吧,他太胖了,午休时趴在桌子上很遭罪的,当我给他时,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其他学生也投来羡慕的眼光。那天,张嘉恒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不久就睡着了。那天的课堂作业他也完成了,以后几天他都完成了,而且写得工工整整,我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他:“张嘉恒进步了,写字认真了,回答问题积极了……”遇到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举手,我就赶紧叫他,并借此表扬一番,后来,竟然稍难的题他也能回答上来,再后来,他写得字越来越漂亮,在第二单元的检测中,他竟得到了八十多分,这一切,皆缘于来自枕头的关爱。
四、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以家校合作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虽面临诸多难题,但让每一个滨海人有一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也有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期盼,更让人看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愿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俗话话“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每一位后进生,他的背后都有不合格的父母。有父母把他们的责任仅仅定位在管好孩子的吃、穿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当得知子女成绩差时,教育方法粗暴简单打骂一顿,一般后进生的家长都不大原意参加家长会,认为子女成绩差没有面子面对老师及其他家长,所以召开家长会显然不能有效地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虽说有家校网这个平台,可我始终觉得它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我试着为每个后进生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家校联系卡,把孩子一周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当然尽量不告状,多讲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每周五由孩子带回,下周一孩子带来家长的反馈信息,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温暖传递,感动了家长,也感化了我们的后进生,他们与我更加亲近。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要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知识和技能,准确及时的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用我们真诚的态度,接受来自家长的批评和建议,让家长和学校成为孩子发展的双翼,同心协力让孩子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顽石”般的学生。教育是让人幸福的事业,因为,今天你懂得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幼苗,明天,你必将收获鲜花遍地,绿树成荫!
参考文献:
[1]王天高.孩子的许多问题,根源都出在责任心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6).
[2]杜继凯.教师——一个幸福的职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
[3]程立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4]王登峰,陶继新.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上海:中华书局,2010.11.
关键词:呵护 爱心 花开
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遇到调皮大王,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根据我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应立足每个学生的起点,让每个学生的今天比昨天更进步,那就是班级管理取得的成功。针对这类“调皮大王”我因材施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刀切”,应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跳一跳能够着,否则,他们认为他们做不到,就会自暴自弃,所以你的班规对他来说就是一纸空文,不如低起点,慢进步,只要他的今天比昨天好,我们就是成功。这一再认识,让我的班级管理获得了愈来愈科学而富有艺术性的准确定位,出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喜局面。
刚接新班时,针对午休,我提出了严格得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睡,睡不着也要闭着眼睛,身体不准动。结果一个月下来,每个中午都有孩子在下面窃窃私语,像一群蜜蜂嗡、嗡、嗡,你放眼去看,却又找不出是谁在说,就严厉地再次制止他们:是谁在说话?两只胳膊都放在桌子上,腿不要动。安静一会之后,过不了多久,一切都是外舅打灯笼——照舅(旧),再要求,再反复……,且有愈来愈重的趋势。一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好转,还累得我中午都不能午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孩子千差万别,不能搞一刀切,否则达不到要求的孩子就会自暴自弃,无视老师的管理。针对个别精力特别旺盛的孩子,比如程诺(她平时上课就像一只猴,是违犯纪律的领头羊),我要求她只要能做到不说话,就可以奖给她一颗小红星,第一天,程诺做到了,而且由于她没带头违犯纪律,全班第一次静悄悄地度过了一个中午,我真正体验到了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的感觉。第二天,一切照旧……一段时间之后,我再要求她趴着别动……她也慢慢做到了。现在,我班的午休纪律真是无可挑剔。由此,我深深地感慨:“因材施教”适合教育每个孩子,只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提出合理的要求,每个孩子都会进步。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看似枯燥无味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其实会渐渐显现其清新明快的悦动节奏,得益于我在多方面的大胆尝试,适时、具体、充满激情的表扬鼓励,应成为师生充实生活的必需。会让我们不禁有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感叹。
程诺上课比男孩都调皮,就像有多动症。要么跷二郎腿,要么一只手伸进桌洞里做小动作,午休时,她要么睁着眼睛不睡,要么撕小纸片,地上经常一片碎纸,或者是橡皮泥落在地上……就餐时,她双手抓住护栏,蹲在凳子上,活像一只小猴子,看到她就头疼,一看她就来气,她要么翘二郎、要么抠鼻子……从不端端正正地坐着,她逮住任何机会搞小动作,刚开始,我看到她就来气,她总不照着你的路子来,我免不了斥责她几句,可她置若罔闻,几天下来,不但于事无补,还大有越批评越糟糕的势头,我静下心来想,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虽然我对她深恶痛绝,但还是要想办法表扬她,让她有上进的动力,开始,我先尝试着自己在批评她之前压住火,管住嘴,没把批评的话说出来,再转而,有一天,我发现她摆在桌上的字写得很认真,就表扬了她!没想到晚上她妈妈给我打电话,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并说孩子回家说她在校受表扬了,我想,她还是把老师的表扬很当回事的,我要继续鼓励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程诺画了一张小姑娘,画得还不错,我趁机抚摸着她的头,一边抚摸一边说,程诺长大了一定能当个小画家,看画得多好!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做积极正面的引导。有一次,我刚布置完课堂作业,程诺刚拿起笔,我就大张旗鼓地说:“看,程诺进步了,她开始积极写作业了。”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比先前更卖力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大爱无疆润心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我们应时刻铭记“细微之处显爱心,大爱无疆润心田”。
我班有一名叫张嘉恒的学生,长得胖乎乎的,是“木头”型的,第一次听写词语,他就验证了我的推测,一张纸上满是圈,偶尔对了几个简单的字,也歪歪扭扭,一看就心灰意冷。我想:他就是朽木不可雕,我也没办法。每次写作业,他都交不上,开始,我问他为什么,他总说不知道,看着他老实巴交的样子,我也没批评他。有一次,家里收拾卫生时,找到一个很久不用的靠枕,我想给张嘉恒吧,他太胖了,午休时趴在桌子上很遭罪的,当我给他时,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其他学生也投来羡慕的眼光。那天,张嘉恒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不久就睡着了。那天的课堂作业他也完成了,以后几天他都完成了,而且写得工工整整,我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他:“张嘉恒进步了,写字认真了,回答问题积极了……”遇到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举手,我就赶紧叫他,并借此表扬一番,后来,竟然稍难的题他也能回答上来,再后来,他写得字越来越漂亮,在第二单元的检测中,他竟得到了八十多分,这一切,皆缘于来自枕头的关爱。
四、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以家校合作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虽面临诸多难题,但让每一个滨海人有一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也有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期盼,更让人看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愿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俗话话“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每一位后进生,他的背后都有不合格的父母。有父母把他们的责任仅仅定位在管好孩子的吃、穿上,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当得知子女成绩差时,教育方法粗暴简单打骂一顿,一般后进生的家长都不大原意参加家长会,认为子女成绩差没有面子面对老师及其他家长,所以召开家长会显然不能有效地与这些家长进行沟通。虽说有家校网这个平台,可我始终觉得它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我试着为每个后进生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家校联系卡,把孩子一周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当然尽量不告状,多讲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每周五由孩子带回,下周一孩子带来家长的反馈信息,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温暖传递,感动了家长,也感化了我们的后进生,他们与我更加亲近。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要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知识和技能,准确及时的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用我们真诚的态度,接受来自家长的批评和建议,让家长和学校成为孩子发展的双翼,同心协力让孩子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迟开的花朵”,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和指导“顽石”般的学生。教育是让人幸福的事业,因为,今天你懂得呵护每一颗稚嫩的幼苗,明天,你必将收获鲜花遍地,绿树成荫!
参考文献:
[1]王天高.孩子的许多问题,根源都出在责任心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6).
[2]杜继凯.教师——一个幸福的职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
[3]程立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4]王登峰,陶继新.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上海:中华书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