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思
【作者】 张桂容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顾县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情境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的实践产物,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由于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诱思性和情景性,因而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创设 实践策略
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运用的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作用于学习主体并使之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构性学习、探索和发现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或平台。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还可以是课的结束。在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情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载体,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语文,在模拟现实的情境中用语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的确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我把实践心得与大家交流,望得到指正。
一、创设民主和谐情境
情感,心灵相通的桥梁,是走近学生、打开学生思维闸门的金钥匙。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在师生间架起通往知识殿堂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情境中、心理安全与自由中获得真知。
民主和谐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从细节做起,从日常接触做起,不仅要有亲切的语言,会表意的眼神、表情,还要有关心他人的实际行动,才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你的关心与和蔼。特别是步入教室的初印象,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二、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语文来自于生活,课文是学生生活真实写照。课堂教学应是学生生活教学,指导学生生活,为以后生活服务。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实际情境,就是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于接受。这样不但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是最爱说,最敢说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期,在语文课上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创造说话的机会,并加以引导,使他们不仅爱说、敢说,还要会说。在《小乌鸦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说说当看见妈妈躺在床上飞不动时,会怎么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兴趣很高,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我要给妈妈找吃的。有的说:以前是妈妈给我们找吃的,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大,现在妈妈老了,该我照顾她了……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了,这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创设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是语文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角色扮演,不仅能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两只小狮子》时,这篇课文就有几处对话,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些头饰,还在黑板上画了棵小树,作为背景,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同学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快乐的教学气氛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缩小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使学生乐于学习。
四、创设直观媒体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象,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我就采用了电教手段。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在维护世界和平时牺牲了,当时世界动荡不安,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难想像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我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部战争的影片,定格于一个孩子哭嚎的场面。作为导课,这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战争中,让学生去感受,个别学生看到这个画面,都流出了伤心的眼泪,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让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了,难点一下就攻破了,学生在读课文时,我又配上了比较低缓的音乐《沉思曲》,学生边读边抹泪,有些学生的嗓子都斯哑了,在座的评委老师也流出了伤心的泪水,这节公开课上的非常成功。
总之,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运用的地方也很多。实践中,只要能适合本班学情、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都是最好的,但需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深入理解文本,更需要教师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所以,我认为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基本功做起,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借鉴、总结,多积累情境创设的方法,“克弊扬长”,力争情境创设为语文教学推进高效优质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陈少月,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
[2]史秀玲,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
[3]温红英,创设有效情境 焕发语文魅力[J].考试(教研版),2012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创设 实践策略
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运用的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作用于学习主体并使之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构性学习、探索和发现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或平台。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还可以是课的结束。在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情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载体,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语文,在模拟现实的情境中用语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课堂运用情境教学的确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我把实践心得与大家交流,望得到指正。
一、创设民主和谐情境
情感,心灵相通的桥梁,是走近学生、打开学生思维闸门的金钥匙。美国教育学家罗斯福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在师生间架起通往知识殿堂的绿色通道,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情境中、心理安全与自由中获得真知。
民主和谐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从细节做起,从日常接触做起,不仅要有亲切的语言,会表意的眼神、表情,还要有关心他人的实际行动,才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你的关心与和蔼。特别是步入教室的初印象,就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对孩子们的激励带入课堂,教师的每一个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一颗爱心,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对学生,学生自然会跟着友好的人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从而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进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佳境。
二、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语文来自于生活,课文是学生生活真实写照。课堂教学应是学生生活教学,指导学生生活,为以后生活服务。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实际情境,就是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于接受。这样不但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是最爱说,最敢说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期,在语文课上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创造说话的机会,并加以引导,使他们不仅爱说、敢说,还要会说。在《小乌鸦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说说当看见妈妈躺在床上飞不动时,会怎么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兴趣很高,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我要给妈妈找吃的。有的说:以前是妈妈给我们找吃的,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大,现在妈妈老了,该我照顾她了……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了,这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创设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是语文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角色扮演,不仅能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两只小狮子》时,这篇课文就有几处对话,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些头饰,还在黑板上画了棵小树,作为背景,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同学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快乐的教学气氛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缩小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使学生乐于学习。
四、创设直观媒体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象,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我就采用了电教手段。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在维护世界和平时牺牲了,当时世界动荡不安,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难想像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我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部战争的影片,定格于一个孩子哭嚎的场面。作为导课,这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战争中,让学生去感受,个别学生看到这个画面,都流出了伤心的眼泪,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让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了,难点一下就攻破了,学生在读课文时,我又配上了比较低缓的音乐《沉思曲》,学生边读边抹泪,有些学生的嗓子都斯哑了,在座的评委老师也流出了伤心的泪水,这节公开课上的非常成功。
总之,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运用的地方也很多。实践中,只要能适合本班学情、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都是最好的,但需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深入理解文本,更需要教师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所以,我认为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基本功做起,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借鉴、总结,多积累情境创设的方法,“克弊扬长”,力争情境创设为语文教学推进高效优质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陈少月,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
[2]史秀玲,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
[3]温红英,创设有效情境 焕发语文魅力[J].考试(教研版),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