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作者】 王茗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栖凤小学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使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展现,也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正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持之以恒,学生要循序渐进。只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学生自主意识,就要求有教学的新理念,老师要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相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成功感是学生获得自由的最重要情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自主思维过程,拓展为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其次要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遨游。

老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动脑。怎样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动脑?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比如:讲名篇和名人故事,或把其他学科的优秀内容引到语文课堂中等。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去想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只有通过教师有序的引导,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有数据统计,许多成名人士,在学校时大多并非是一流的学生,甚至是根本不起眼的落后学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甚至是落后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这就是依靠了他们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就是源自于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学生从小就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灵活性,打破课堂教学多年形成的有害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对语文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发掘树立学生认同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学生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不抹杀、不否定,而是更加积极地给予鼓励、赞扬。初中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所以,老师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培育,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乐于树立远大理想。这些都需要依靠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完成。

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他(她)来做好组织工作,从而保证了每一次的讨论结果。另外,我还会给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教古诗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我会朗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小组读,要读准字音,读出情感;我会理解。古诗的教学应避免老师逐字逐句地解释,所以要求学生借助参考书自己去理解发挥;我会画图。根据课后的要求,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其中一些诗句的景象出来。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

     游戏识字两不误。游戏识字主要针对8周岁以前的孩子,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课堂上的游戏有——捉迷藏(老师读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该词并用铅笔圈起来)、比快(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将自己手中的字卡一边读一边分成两堆,认识的放右边,不认识的放左边,比比哪个小组完成得快。然后请教其他同学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住)、对对碰(同桌两人,轮流拿出一张字卡并读出来,另一人从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相同的字)、钓鱼(课件游戏,一次检验3名同学,两人轮流读字组词,台下的同学跟读,一人操作课件,字读对即变红)、扫雷(课件游戏,此游戏主要针对差生,两人轮流认字组词,读对了,该字就会消失。读不对,台下同学可以质疑或者帮助该同学。质疑正确或者帮助他人的孩子都可以获得一枚小粘贴,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主动去认识更多的字)。我是小小魔术师(加一加:给某个字加一笔变成另外一个字;给一个字加上不同的部首变成另外一个字;换一换:把一个字的偏旁换成另外的偏旁变成新字;减一减:一个字去掉一部分变成另外一个字)

查找资料小能手。生本教材虽然没有单元主题,但是每个意义文快会体现一个中心,于是根据每课的中心让孩子去搜集一些资料,并且读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水平不同准备资料,多少不限。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字。为了鼓励他们拓展阅读,每次查找资料的同学都会得到一枚粘贴,如果在别的同学进行汇报时,能适时补充自己的资料,就可以得到第二枚粘贴。在小组上台汇报时如果能流利地把自己查找的资料读下来,还可以为本组加一分。入学三个月,查找资料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班里也出现了不少查找资料小能手,像尹家祺、郝奕妍、刘传龙、林煊赫、赵雅慧、李予彤、王依琳、薛佳文、卢星朗、何杉等,大段大段的资料都能流利地读下来。孩子们查找资料的能力越来越强,现在有的孩子已经能自己查找资料,选取有用的信息,并自己进行打印了。

猜谜语比赛。孩子们很喜欢猜谜语,生本课本中有几篇《谜语》,每到学习有关谜语的课时,孩子们都会特别兴奋,搜集很多的谜语互相猜。即便是学习别的课文,他们查找资料的时候也经常会查与课文有关的谜语。于是干脆隔段时间就来个“猜谜语大赛”吧。王依琳猜谜语有一套,于是让她给大家示范:出迷人读谜面,她在听到关键词的时候就叫停,然后说说自己的的思路。每到比较难的谜语,我们都会这样进行现场演练,孩子们的猜谜兴趣越来越高,搜集的谜语也越来越多,每每乐此不疲。猜谜比赛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乐趣、是粘贴、是热闹,还有猜谜的技巧,阅读的技巧。在搜集谜语、猜谜语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自主识字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自主学习的核心就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行真正有效的学习——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巩固、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