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杨志刚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三合镇塘坝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有了更广泛的运用。体育作为一项技术活动,更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特别是在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提高运动技能,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  信息技术  运用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入驻课堂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新课改的号角,进一步加速了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担当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为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兴趣基础的重任,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一落户学校,体育教学就与之联姻结缘,成为体育高效课堂创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对此存有错误认识,导致乱用、滥用现象时常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共商信息技术手段如何运用的问题。下面,我把多年实践心得抛出,与你共勉。
  一、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传统体育教学,除技能训练课外,大多室内课,特别是体育理念学习的课时,我们都以口头讲解为主,这无疑带给学生的是空洞、抽象的知识,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在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入驻课堂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成为我们今天课堂的典型特征。实践中,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可将文字、声音、静态画面、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将原来枯燥、单一的内容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先让学生自己了解动作的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尝试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再辅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结合学科特点。体育学科主要在室外进行教学,学生的练习时间必须有保证,我们对技术性强、动作复杂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停留在以传授技术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里。应着眼于传授学习方法上,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会动作方法,懂得动作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这种形式在室内进行教学,这样内外的结合,使学生对这种技术强的教材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懂、学、会、乐”的目的,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学校现有的体育课件素材比较少,许多体育教师被做体育课件的素材收集所困绕,那么如何搜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呢?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搜集:如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教学需要把零散分布在不同影视、录像、VCD以及网上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再把它们合理加入到课件中去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还可以从学校现有的音像库、音像市场或购买课件素材光盘和电视录像等等方面去搜集自己教学需要的素材。
  二、建立视动表象,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特别是逐帧播放和定格技术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视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要领,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需在一瞬间要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单杠的回环动作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动态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运动动作,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由于要受各方面的影响甚至限制,随意性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的年龄、临场身体状况、心理因素或自身其他条件等;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手段,再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这样不仅分解了动作的要领,演示了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还能要求学生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提高分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动作表象上发挥作用,而且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有很好作用。实践中,我们可经引导学生把自身情况和信息技术呈现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蹲踞式跳远的模拟镜头(其中包括跳得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得出蹲踞式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学时我们可先请学生观看视频呈现,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同时产生在实践中一试的欲望。当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总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我深刻感受到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作用,解决了教学中因手段缺乏而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也是我更加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逐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日益广泛。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随之加大。因此,信息技术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必将随着我们开发力度的加大,将更加整合至深。
  参考文献:
  [1]曹丽芳,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
  [2]邝锦耀,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教育导刊,2002年。
  [3]朱前进,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