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以学为“本” 循循善问——《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作者】 谭灵红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精心设问,走了一条以“学”为本,循循善问之路。
一、设境妙问 直奔主题
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我们对课堂提问应该仔推敲,提出的问题要巧妙、精准,要有启发思维的作用,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信息和思考的方向。抓住关键内容,创设情景,以“学”为本,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能从你创设的情境中快速捕捉主要信息,让思维直奔主题,这样可以让教学流程更加清晰、流畅。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话题。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的飞跃,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接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呢?我想到心理学上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不怕他们不接受。”我想到了游戏,我设计了“数字魔方”的游戏。所谓“数字魔方”,就是设计一个魔方,当输一个数字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的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想通过这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思维变化。
当数字“2”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是5,我问:“数字变了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大了多少?”
当数字“3”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是6时,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依次类推,当数字“4”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是几?5呢?我让学生在数字中找出其中的规律。
当数字“8”进入魔方后,我说:“这时出来的数字应该会是几呢?”学生回答说“11”。课堂中,学生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观察得很认真,学习热情高涨。
顺势利导,在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时,我迅速输入数字“a”,然后问道:输入数字“a”时,能猜出这时出来的数与“a”有什么关系?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自然会想到:输出的数比“a”大3。
这样一个难点,在一个轻松的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顺利完成了教学。
二、疑点设问 揭秘难点
抓住疑点内容,进行剥皮式提问,能让学生在问题中突破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重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从用具体的 “数”表示量到用“字母”表示一个数或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来用字母表示一个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学生心中有很多疑问。针对学生的认知盲点,在新知探究中我抓住这些疑问,层层设问,展开教学:
教学片断:猜一猜: 猜教师的年龄?
当学生猜测的不准确时,教师引导:看来,如果不给你们任何信息,你们很难猜准老师的年龄。这样我们来做一个调查:(随机指一名学生)你今年几岁?想一想:你需要老师给你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你就能准备无误的猜出老师的年龄?经过思考后学生回答:“告诉我,我比您小几岁!”“好的,你比老师小35岁,你现在能猜准老师的年龄吗?”在学生作出回答后,老师追问:“我还可以告诉你们什么信息,也能准确猜出我的年龄?”生回答说:您比我们大几岁!
师小结:看来找到关键的信息很重要哟!
现在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想一想:当你1岁时,老师几岁?你们2岁、3岁时呢……
你还想接着往下写吗?请拿出学习卡片接着往下写。
汇报:你写到几岁了?这张纸能全部写出来吗?
还有学生质疑:我觉得这样写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知道了老师比我大35岁,需要哪年的就算哪年。
我顺势提问: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
写一写:学生写出a+35 b+35 n+35……
当学生写出上述这些式子后,我问:你们为什么都想到用“字母+35”来表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呢?
反思教学过程,本节课能顺利将这个难点突破得益几个关键的提问,真正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以学为“本”,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精心设计问题,循循善问,课堂会快乐而高效。
一、设境妙问 直奔主题
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我们对课堂提问应该仔推敲,提出的问题要巧妙、精准,要有启发思维的作用,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信息和思考的方向。抓住关键内容,创设情景,以“学”为本,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能从你创设的情境中快速捕捉主要信息,让思维直奔主题,这样可以让教学流程更加清晰、流畅。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话题。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的飞跃,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接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呢?我想到心理学上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兴趣,就不怕他们不接受。”我想到了游戏,我设计了“数字魔方”的游戏。所谓“数字魔方”,就是设计一个魔方,当输一个数字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的变化找出其中的规律。想通过这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思维变化。
当数字“2”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是5,我问:“数字变了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大了多少?”
当数字“3”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是6时,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依次类推,当数字“4”进入魔方后出来的是几?5呢?我让学生在数字中找出其中的规律。
当数字“8”进入魔方后,我说:“这时出来的数字应该会是几呢?”学生回答说“11”。课堂中,学生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观察得很认真,学习热情高涨。
顺势利导,在学生的思维达到高潮时,我迅速输入数字“a”,然后问道:输入数字“a”时,能猜出这时出来的数与“a”有什么关系?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自然会想到:输出的数比“a”大3。
这样一个难点,在一个轻松的游戏中,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顺利完成了教学。
二、疑点设问 揭秘难点
抓住疑点内容,进行剥皮式提问,能让学生在问题中突破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重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量”。从用具体的 “数”表示量到用“字母”表示一个数或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怎样来用字母表示一个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学生心中有很多疑问。针对学生的认知盲点,在新知探究中我抓住这些疑问,层层设问,展开教学:
教学片断:猜一猜: 猜教师的年龄?
当学生猜测的不准确时,教师引导:看来,如果不给你们任何信息,你们很难猜准老师的年龄。这样我们来做一个调查:(随机指一名学生)你今年几岁?想一想:你需要老师给你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你就能准备无误的猜出老师的年龄?经过思考后学生回答:“告诉我,我比您小几岁!”“好的,你比老师小35岁,你现在能猜准老师的年龄吗?”在学生作出回答后,老师追问:“我还可以告诉你们什么信息,也能准确猜出我的年龄?”生回答说:您比我们大几岁!
师小结:看来找到关键的信息很重要哟!
现在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想一想:当你1岁时,老师几岁?你们2岁、3岁时呢……
你还想接着往下写吗?请拿出学习卡片接着往下写。
汇报:你写到几岁了?这张纸能全部写出来吗?
还有学生质疑:我觉得这样写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知道了老师比我大35岁,需要哪年的就算哪年。
我顺势提问: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
写一写:学生写出a+35 b+35 n+35……
当学生写出上述这些式子后,我问:你们为什么都想到用“字母+35”来表示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呢?
反思教学过程,本节课能顺利将这个难点突破得益几个关键的提问,真正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以学为“本”,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精心设计问题,循循善问,课堂会快乐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