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 王 银

【机构】 四川省德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抓教学质量,主要在于抓课堂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多方面的:有教学设施、设备的;有来自学生的;有来自家长的;有来自教师的。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要能真正给学生减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现就教师这一角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现在,有些学生成绩较差,并非因为智力差,而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的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帮父母光宗耀祖;有的认为读书无用,特别是现在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不高,任其自然,甚至有的过分溺爱,放任自流,对其学习不闻不问。有些家长由于长期在外打工,无法顾及子女的学习,使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极不端正。这些学生心思不在课堂上,老师再怎么使劲教,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导致学习成绩非常差。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了自己的将来,主动去学习。这样课堂上就能集中注意力,不走神,做到专心听讲。为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创造条件。 
  二、不要高估学生。
  都说现在的学生聪明,但聪明劲并没有用在学习上。如:学习欧姆定律I=U/R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求导体中的电流,如果需要求解导体中的电压或者导体的电阻就不会。原因在于对I=U/R不会变形得出U=IR和R=U/I,死记公式就容易出错。又如:单位换算:体积由m3换算成cm3 ;密度由g/ cm3换算成kg/ m3;速度由m/s换算成km/h时,不少学生出错。关于这些单位早就学过,应该是很简单的,学生不会迁移。因此,对于现在的学生绝对不能高估。
  三、 上课多提问。
  学生多问,就能消除心中的疑问,老师多问,则能抓住课堂,组织好教学。导入新课时巧妙设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学习浮力时,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因乒乓球受到重力要下沉,而我们看到的乒乓球为什么是浮在水面上的?这样的提问,学生非常感兴趣,想搞清其中的缘由,于是被老师带入了课堂情境中。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分心,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老师需要根据情况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要么提醒学生认真听讲,要么检查学生听讲的效果。多提问,能问出新的待解决的问题。多提问,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 多课堂观察学生的听讲反应。
  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活偶然地觉察学生及自身的特点、人格和行为方式的活动,是教师对教学对象的职业知觉活动。[1]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教与学行为的基本途径。观看演出,有精彩部分时,观众会很激动,会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同样在课堂上,只要老师仔细观察,就能观察出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紧跟老师的思路;是否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是否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等。如:当学生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他们的表情会愁眉苦脸,眼神是茫然的。这时,老师需放慢语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地详细讲解。
  五、 突破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处理突破得当,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生活中有很多错误的观念和意识根深蒂固在人们大脑中已有很多年,如“拔河比赛中会认为获胜的一方用的力气大;摩擦力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快”困扰着一批又一批学生。遇到它们时,老师需要想办法突破。“牛顿第一定律”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但实际中物理不受力是不可能的。为了和理想情况尽量接近,课堂上自己是这样突破的:前两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毛巾和木板平面上。第三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气垫导轨上,由于小车是漂浮在气垫导轨的,这样就能保证小车在水平方向几乎不受力。对比发现,小车运动的距离明显比前两次更长。由此可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以恒定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六、 讲练结合。
  老师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自己也觉得,课堂上知识听懂了,但就是不会用。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消除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老师们都知道,课堂上知识讲得再多,学生听厌倦了,不被学生吸收、消化。其效果可见一斑。自己等于在做无用功。课堂上采用讲练结合,效果会好得多。在学生能听懂的条件下,老师尽量做到少讲,挤出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动手。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消化知识,使知识转变成为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还能发现学生知识的缺漏和错误。以便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和强调注意易错的地方。是课堂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层次。
  总之,老师只要在教学中抓住课堂,因材施教。结合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不断总结、反思。教学中就会有亮点,课堂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郭永峰.论教师的课堂观察技能及其培养.教学与管理,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