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针对不足实施改进

【作者】 蒋婷婷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朝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效课堂是个细节的高效集加。正是由于课堂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必然排除干扰,针对教学中现有存在的不足,实施应对策略,实施改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析不足  改进策略
  如何在教育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内中,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直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内容,这一直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教师充满教育教学的成功感?这一直是教师的渴望。处在一线上的教师一直在追寻和探索,在探索中不免出现一些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就必然针对不足,提出应对策略实施改进。
  一、分析现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欠缺。不可否认,由于我们的教育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尽管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推进,但是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一下子消除不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下子改变不了,这就难免会出现让一些教师无所适从。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的讲授依然存在。这实际上就是教师没有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始终以知识为本位,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的能动性。在学习中,教师把学生看作简单的容器,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当然,有些教师也想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又怕学生掌握不住重点,学习不够全面,瞻前顾后,也有些教师,则把自己摆在神圣权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教学的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扼杀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究其根本,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随着新课改的改变而革新,是严重的教育观念欠缺。
  (二)教学方法欠缺。虽然现在的新课改在不断地推进,但是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学校为了生存的竞争,自然而然地就会为了考试而教学。教师在教法上,始终放不开手脚。生怕完不成教学任务。生怕遗漏了某个知识点,这是教师必须要学生掌握的东西,这种知识本位的根源在于考试,而不是人的培养。在教法上,教师一味地讲知识,忽略人的地位,学生就只是一个无条件的接受者。无从谈起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尤其在初中数学课堂里,课堂学习气氛就显得压抑。这都是教师教学方法欠缺所致。
  二、针对不足,提出应对策略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应如何应对这些不足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中,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尤为看重。毕竟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而不是培养教师能力为目的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师中心教学,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其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灵动性,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就准备许多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找找哪些三角形有一定的共同点。学生经过观察和比较这一实践活动后,有了体验,其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出来。最后交学生自己总结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学生也就学习得更为轻松且容易掌握。
  (二)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最大程度地增强了教学中的教学力量,这种力量不来自外界,而是学生自己。但是,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又如何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当下看好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地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和学生玩抛骰子猜数字的游戏,然后思维逆转,考问学生这种游戏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是什么。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被带入探索学习之中。在兴趣的支配下,学生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了。比如学习幂的乘方时老师让学生用纸折,折一次有两个矩形,折两次有四个矩形,那么折三次、四次,n次的时候又有多少矩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得出结论这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大的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进入了学校教育中。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直观的图片和动态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多媒体具有丰富多彩的素材,有效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效果,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自然地进入学习中;在进行知识的重难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我们必须找出当前影响有效性提高的因素来,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中,我们可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更新观念、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出发,加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精心设计,才能把高效课堂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王成龙,新课示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2012年。
  [2]张艳,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
  [3]李秋平,浅析数学的教学误区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