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浅析

【作者】 毛晓易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三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将抽象变为具体的形象识字、采取猜字谜、画图、游戏等形式的趣味识字以及开展专门活动、配合课外日常生活,开展识字教学。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教学系统理论的观点,识字教学与很多因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必须保证识字教学与诸多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即教材、教师、学生、结构、方法、注意力等基本元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要保证识字教学的质量,必须保持教材的认知,教师的认知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三者之间不断统一,为此,必须搞好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识字中,各种识字法的结合是个关键环节。
  北师大心理系张厚粲所带的博士生宋丽波、赵海燕,通过实验证明:学生的表象清晰度是有强弱之分的,但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表象清晰度越高记的图像就越快,这样就加快了识字的速度。表象训练与形象快速识字应用教学的研究,是把字理识字以音、形、义相结合,以义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改为以音、形、象、义相结合,以形象为环节纽带,以义为核心,以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模式,进行表像训练图像韵文快速识字教学研究。其目的是变三难(难教、难记、难学)为三易(易教、易记、易学),通过基础识字,提高识字水平,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情绪,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
  识字教学法需要“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对现在一般的识字教学进行创新,脱离目前识字教学中的死记死背,负担过重的束缚,克服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形、音、义相分离,或重视字音、字形,忽视字义的现象。学生识字,不仅是识记这些字词的本身,同时还要在他们的记忆中打下对一定客观认识结果的烙印。识字过程的知觉是从字词到物,先知觉字形,然后赋予字形客观内容,同时读出声音。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早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和被动学习的状态,关注他们的成长,通过各种鼓励,激发他们对识字产生兴趣。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象识字。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趣味识字。
  许多伟大的教育家都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
  (1)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1”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2)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竞赛识字。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喜欢得到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指导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可提高识字效率。
  (4)游戏识字。
  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月亮和云彩》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月亮”、“云彩”。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小小邮递员”、“词语对对碰”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活动识字。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二(1)超市”、“果蔬运动会”、“宠物市场”、“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本”。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总之,在低年级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要领,通过观察事物、结合生活经验和实践以及阅读等方式强化识字训练,让低年级学生学会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但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努力地探索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更有实效,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彭雪梅.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04);
  [2]李玉华.低年级巧妙识字的四个小方法[J].今日科苑,2008,(02);
  [3]林冬梅.识字教学,应回归生活本源——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10);
  [4]张永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