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袖手何妨闲处看——浅谈“快乐作文”教学法
【作者】 王志禄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营海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记得大词人苏轼曾有词云:“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我的作文教学中,窃将“酒”字改为“文”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文趁年华”。
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想,为什么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日益衰减,而且有畏难情绪呢?在学生眼中它就是一种作业,一种必须要完成的、很让人烦恼、头疼的任务!
为什么?为什么??答案实际很简单!女儿的小小欢乐就是回答。没有尝到快乐!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被欣赏的快乐、被肯定的快乐、被认可的快乐……
记得不久前,和女儿一起放学回家的路上。她问我:“妈妈,今天有两件事,一个好,一个坏,你要听哪个?”“先听坏的吧,把好的、高兴的留在最后听”。“坏的就是我今天忘了穿运动鞋,被体育老师罚站了,好的就是老师表扬我的作文写的好,还被放到投影仪上讲评了呢”!“我的女儿好棒啊” !“妈妈,周末我们把我的作文都打印出来,出一个作品集吧”。于是,这对我、对女儿又是一个阳光灿烂、云淡风轻的好日子。一颗小小的心,就这样容易快乐!一颗母亲的心,就是这样容易满足!
那么,一个既是母亲,又是老师的心呢?我反思,我追问!“我一个人的所做,牵动着一百四十多个母亲的心啊!我的作文教学做的够好吗?我是这样去做的,我还要更加的努力”!
那么,让我竭尽我所能,带领孩子们去快乐作文吧。
一、日记中的肯定、鼓励,天天收获快乐。
如果学生每天用心去书写的日记,只是收获一个个甲,或者课堂的一次次笼统的表扬,很难想像他的热情会长久的保持下来。所以,我要想尽各种办法去激发他们的热情。
首先,日记上写下老师热情洋溢、毫不吝啬的赞美鼓励,好的画上个红红的五星,更好的写上个“范读交流”,特别出色的写上个“打印交流”。学生开开心心的回去打出来,发到我的邮箱里,打印出来,张贴展示、欣赏借鉴,既鼓励了个人,又激励了全体。学生随时积累着自己的优秀作品,也为以后作品集的出版打好了基础。并且我还鼓励学生相互之间通过邮箱交流欣赏各自的优秀习作。
其次,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文化早餐时间,让学生可以每日朗诵优秀日记随笔。并且每两周设置一节日记交流课。先是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优秀个人、优秀作品,接下来就是完全属于学生的时间了。推荐理由是什么,美文的朗诵,朗诵后的点评、感想……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热情四溢、快乐无穷。平日里这些日记上收获的快乐,激励着学生乐于拿起笔来,记下青春的点点滴滴,为写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作文及时直观反馈,张贴孩子们的快乐。
及时,到底有多及时呢,当堂、下课后,放学前,第二天一大早,总之,在老师情况允许的第一时间。以前的优秀作文讲评,一般是一个星期后的作文课上,不及时,印象变淡,热情渐减。而且,以前的讲评,多以老师范读或学生自己读为主,试问,一节课能读几篇?到底脑海中留下多少直观可感可用的东西?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批阅时,真的觉得非常出色,但是读出来时,觉得逊色了些,学生难以像自己当时那样受到感染、震撼。我想,一篇好习作借助于听觉,与直接的视觉的感知是不同的。
所以我的做法是,批阅后直接张贴。优点、修改处,写作技法、美观的整体、错落有致的段落布局、清秀挺拔的字体……无一不在第一时间直观的出现在班级的墙壁上!可能一开始是三两篇,但每日增加,每日更新。随时供孩子们学习、借鉴,向课外无限延伸。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容量恐怕是远远的不及了。被张贴的孩子品尝被欣赏的快乐,还没被张贴的学生关注、渴盼张贴的进程。每到课间,后墙那儿,总是挤满了孩子们,那一排排整齐的习作前,是他们可爱的笑脸。
三、出版班级作品集,初尝发表的快乐。
这件事课代表就可以全权负责了,组织热心的同学,筛选同学们的好作文、好日记,或打印,或复印,结成集子。孩子们为它设计上美丽的封面,起上个美丽的名字,“岁月如歌、花溪流萤、麦田守望者、岁月留香、闪光的日子……”。每期一位同学写个刊首寄语,还挺有模有样。这个宝贝,在同学们手中传阅,在家长们手中传阅,我能想象,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文章时眼里隐隐的泪光,我仿佛看到,一位父亲抚摸着孩子名字的手微微颤抖。
四、打造自己的作品集,畅饮出版的快乐。
假期布置什么作业呢,常规的练字、日记、摘记吗?为什么不让学生打造自己的作品集呢?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假期过后,一本本的精美集子搬到了我的桌子上,我惊喜的看着它们,我的喜悦无法诉诸语言。孩子们把自己的好作文、好日记,QQ空间里发表的佳作,自己博客里的博文,精心修改,打印出版,别致精美的封面,一篇篇习作配上适合的插图,偶尔还有孩子们的照片给我惊喜,几个有心的孩子竟然还收录了同学的佳作,〔当然,只要有心,这借助于网络太容易了〕;有的是自己手写的,自己亲手绘制的或活泼或雅致的配图,认真、俊秀的书写,虽稚嫩,却更加的珍贵!这如诗如歌的青春年华的记忆,这一本本成长的足迹,当然是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珍藏。
记得,新加坡教育部校长委任状中有一段话,它那样深深的震撼着我!——“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是啊,这“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现在正在我的手中,我的所作,最起码要让自己无愧亦无憾 !
让我与他们一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文趁年华”。小小的叶儿,青青的新茶,自有它淡淡的、纯纯的馨香。且趁美好的少年韶华,且行、且珍惜、且收藏。
孩子们快乐地写作,我们微笑着引导、鼓励、欣赏、赞叹……
此时,还用为孩子们的作文着急、烦恼、担心吗?让我们“袖手何妨闲处看”吧。
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想,为什么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日益衰减,而且有畏难情绪呢?在学生眼中它就是一种作业,一种必须要完成的、很让人烦恼、头疼的任务!
为什么?为什么??答案实际很简单!女儿的小小欢乐就是回答。没有尝到快乐!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被欣赏的快乐、被肯定的快乐、被认可的快乐……
记得不久前,和女儿一起放学回家的路上。她问我:“妈妈,今天有两件事,一个好,一个坏,你要听哪个?”“先听坏的吧,把好的、高兴的留在最后听”。“坏的就是我今天忘了穿运动鞋,被体育老师罚站了,好的就是老师表扬我的作文写的好,还被放到投影仪上讲评了呢”!“我的女儿好棒啊” !“妈妈,周末我们把我的作文都打印出来,出一个作品集吧”。于是,这对我、对女儿又是一个阳光灿烂、云淡风轻的好日子。一颗小小的心,就这样容易快乐!一颗母亲的心,就是这样容易满足!
那么,一个既是母亲,又是老师的心呢?我反思,我追问!“我一个人的所做,牵动着一百四十多个母亲的心啊!我的作文教学做的够好吗?我是这样去做的,我还要更加的努力”!
那么,让我竭尽我所能,带领孩子们去快乐作文吧。
一、日记中的肯定、鼓励,天天收获快乐。
如果学生每天用心去书写的日记,只是收获一个个甲,或者课堂的一次次笼统的表扬,很难想像他的热情会长久的保持下来。所以,我要想尽各种办法去激发他们的热情。
首先,日记上写下老师热情洋溢、毫不吝啬的赞美鼓励,好的画上个红红的五星,更好的写上个“范读交流”,特别出色的写上个“打印交流”。学生开开心心的回去打出来,发到我的邮箱里,打印出来,张贴展示、欣赏借鉴,既鼓励了个人,又激励了全体。学生随时积累着自己的优秀作品,也为以后作品集的出版打好了基础。并且我还鼓励学生相互之间通过邮箱交流欣赏各自的优秀习作。
其次,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文化早餐时间,让学生可以每日朗诵优秀日记随笔。并且每两周设置一节日记交流课。先是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优秀个人、优秀作品,接下来就是完全属于学生的时间了。推荐理由是什么,美文的朗诵,朗诵后的点评、感想……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热情四溢、快乐无穷。平日里这些日记上收获的快乐,激励着学生乐于拿起笔来,记下青春的点点滴滴,为写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作文及时直观反馈,张贴孩子们的快乐。
及时,到底有多及时呢,当堂、下课后,放学前,第二天一大早,总之,在老师情况允许的第一时间。以前的优秀作文讲评,一般是一个星期后的作文课上,不及时,印象变淡,热情渐减。而且,以前的讲评,多以老师范读或学生自己读为主,试问,一节课能读几篇?到底脑海中留下多少直观可感可用的东西?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经历,批阅时,真的觉得非常出色,但是读出来时,觉得逊色了些,学生难以像自己当时那样受到感染、震撼。我想,一篇好习作借助于听觉,与直接的视觉的感知是不同的。
所以我的做法是,批阅后直接张贴。优点、修改处,写作技法、美观的整体、错落有致的段落布局、清秀挺拔的字体……无一不在第一时间直观的出现在班级的墙壁上!可能一开始是三两篇,但每日增加,每日更新。随时供孩子们学习、借鉴,向课外无限延伸。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容量恐怕是远远的不及了。被张贴的孩子品尝被欣赏的快乐,还没被张贴的学生关注、渴盼张贴的进程。每到课间,后墙那儿,总是挤满了孩子们,那一排排整齐的习作前,是他们可爱的笑脸。
三、出版班级作品集,初尝发表的快乐。
这件事课代表就可以全权负责了,组织热心的同学,筛选同学们的好作文、好日记,或打印,或复印,结成集子。孩子们为它设计上美丽的封面,起上个美丽的名字,“岁月如歌、花溪流萤、麦田守望者、岁月留香、闪光的日子……”。每期一位同学写个刊首寄语,还挺有模有样。这个宝贝,在同学们手中传阅,在家长们手中传阅,我能想象,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文章时眼里隐隐的泪光,我仿佛看到,一位父亲抚摸着孩子名字的手微微颤抖。
四、打造自己的作品集,畅饮出版的快乐。
假期布置什么作业呢,常规的练字、日记、摘记吗?为什么不让学生打造自己的作品集呢?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假期过后,一本本的精美集子搬到了我的桌子上,我惊喜的看着它们,我的喜悦无法诉诸语言。孩子们把自己的好作文、好日记,QQ空间里发表的佳作,自己博客里的博文,精心修改,打印出版,别致精美的封面,一篇篇习作配上适合的插图,偶尔还有孩子们的照片给我惊喜,几个有心的孩子竟然还收录了同学的佳作,〔当然,只要有心,这借助于网络太容易了〕;有的是自己手写的,自己亲手绘制的或活泼或雅致的配图,认真、俊秀的书写,虽稚嫩,却更加的珍贵!这如诗如歌的青春年华的记忆,这一本本成长的足迹,当然是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珍藏。
记得,新加坡教育部校长委任状中有一段话,它那样深深的震撼着我!——“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是啊,这“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现在正在我的手中,我的所作,最起码要让自己无愧亦无憾 !
让我与他们一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文趁年华”。小小的叶儿,青青的新茶,自有它淡淡的、纯纯的馨香。且趁美好的少年韶华,且行、且珍惜、且收藏。
孩子们快乐地写作,我们微笑着引导、鼓励、欣赏、赞叹……
此时,还用为孩子们的作文着急、烦恼、担心吗?让我们“袖手何妨闲处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