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点体会
【作者】 李 冲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大明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是数学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和指导。现就我教学数学近十年的经历,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供同行们探讨。
一、专心听课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课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就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靠教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不断的转移学生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具体内容是:
1、让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注意看教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仔细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
2、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
3、让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演示,读书、写作业等任务。纠正精神不集中、贪玩,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不良习惯。
二、善于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对于这种好问的积极性,一定要很好的保护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对于那些敢于发现问题,特别是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编题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独立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经过长期培养,可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的具体内容是:
1、独立地思考问题,自己肯从书中、演示中或从分析自己的错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不畏困难,积极思考。
2、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3、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成规,能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纠正学生懒于思考,事事依靠教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记忆、模范、照搬等习惯思维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数学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正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开始,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刚入学的学生,为了培养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可以采取先讲后看书的方法。老师用幻灯把书上的插图放大,讲完后打开书看看,刚才讲的是哪道题、插图画的是什么,算式怎么写等等。使他们看到,课堂上用的这些有趣的教具和有用的知识,都来自课本,从而喜爱课本。
当学生初步形成了课堂常规,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时,可采用讲讲看看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的办法,即按照书上的例题,从上往下一步一步地去看。先看题里怎么说,接着看书中插图是什么意思。再看看是怎么算的,旁注是怎么写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说说为什么?老师补充讲讲。最后,采取先看书后提出看不懂的问题。这些办法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四、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教学的科学性强,逻辑严密,来不的半点马虎。在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以及积极挑错、改错的习惯。这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以后学习、生活都大有好处。
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提高数学计算准确的重要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数学课书写时,除同语文课一样要求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笔画规则,字形比例等规则以外,还要提出格式要求,如横式、竖式、递等式的写法;答案书写在什么地方;四则混合运算、文字题、应用题、证明题等怎么写:什么样的题用多大格,都应培养学生书写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反之,作业不专一,书写潦草会造成作业中不应有的错误。同时要纠正学生字迹潦草,作业马虎不认真的习惯。
五、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现实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表现教育的效果。如果学生从小做作业,就养成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将来工作时就难以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认真对待事业。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卷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卷面乱、脏,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的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卷,及时改正,保存完整。开始时,要统一格式、甚至字写多大,哪道题写在哪个格里,都要提出具体要求,以后逐步消减限制,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安排,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要严防与纠正投机取巧,抄袭被人作业与马虎了事的坏习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毅力。
六、检验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所解答的问题进行“检验",这是培养学生检验能力与习惯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检验的方法越多、思路越广、思维也具越灵活。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树立学习的责任感,纠正某些草率从事,不管对错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保证解答问题的正确率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学生的智力有关以外,当然也和学习的兴趣紧密相联,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光是教师,我想家长、社会也应该参与到其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健康发展。
一、专心听课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课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就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靠教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不断的转移学生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具体内容是:
1、让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注意看教师演示、板书和表情、动作,仔细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讲解的内容。
2、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加课堂上的讨论活动。
3、让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演示,读书、写作业等任务。纠正精神不集中、贪玩,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不良习惯。
二、善于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对于这种好问的积极性,一定要很好的保护和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对于那些敢于发现问题,特别是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另外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编题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独立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经过长期培养,可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的具体内容是:
1、独立地思考问题,自己肯从书中、演示中或从分析自己的错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不畏困难,积极思考。
2、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3、在解题、讨论或研究问题时,能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不墨守成规,能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寻求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纠正学生懒于思考,事事依靠教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记忆、模范、照搬等习惯思维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数学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正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开始,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刚入学的学生,为了培养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可以采取先讲后看书的方法。老师用幻灯把书上的插图放大,讲完后打开书看看,刚才讲的是哪道题、插图画的是什么,算式怎么写等等。使他们看到,课堂上用的这些有趣的教具和有用的知识,都来自课本,从而喜爱课本。
当学生初步形成了课堂常规,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时,可采用讲讲看看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的办法,即按照书上的例题,从上往下一步一步地去看。先看题里怎么说,接着看书中插图是什么意思。再看看是怎么算的,旁注是怎么写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说说为什么?老师补充讲讲。最后,采取先看书后提出看不懂的问题。这些办法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四、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教学的科学性强,逻辑严密,来不的半点马虎。在数学教学和学生作业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以及积极挑错、改错的习惯。这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以后学习、生活都大有好处。
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提高数学计算准确的重要因素,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数学课书写时,除同语文课一样要求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笔画规则,字形比例等规则以外,还要提出格式要求,如横式、竖式、递等式的写法;答案书写在什么地方;四则混合运算、文字题、应用题、证明题等怎么写:什么样的题用多大格,都应培养学生书写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反之,作业不专一,书写潦草会造成作业中不应有的错误。同时要纠正学生字迹潦草,作业马虎不认真的习惯。
五、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现实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表现教育的效果。如果学生从小做作业,就养成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将来工作时就难以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认真对待事业。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卷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卷面乱、脏,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的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卷,及时改正,保存完整。开始时,要统一格式、甚至字写多大,哪道题写在哪个格里,都要提出具体要求,以后逐步消减限制,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安排,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要严防与纠正投机取巧,抄袭被人作业与马虎了事的坏习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同时也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毅力。
六、检验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所解答的问题进行“检验",这是培养学生检验能力与习惯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检验的方法越多、思路越广、思维也具越灵活。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树立学习的责任感,纠正某些草率从事,不管对错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保证解答问题的正确率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学生的智力有关以外,当然也和学习的兴趣紧密相联,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光是教师,我想家长、社会也应该参与到其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