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设计

【作者】 唐德松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使情境为高效课堂创建服务,就必须创新设计,通过多样化的创设策略,从而获得更多的情境教学效果。本文从趣味情境、悬念情境、互动情境、竞争情境等方面阐述了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设计  创新
  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集趣味性、诱思性和煽情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平台。这是新课改的获得的实践产物,加强情境创设,并用之于教学实践,不仅能诱发学生主体性,促进主动参与,还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平台,运用情境教学早已获得了大量实践。现在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典型特征。要科学运用,我们必须创新设计。
  一、创设趣味情境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到:“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们知道,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有拒人于门外之嫌。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众多教师大家都认为激趣是首要选择。因此,我们要创设趣味教学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是趣味浓浓的。例如在教学“统计图”时,我们便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个月或一年的收入或支出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表,学会用理性的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知识的特点去设计合适的情境,便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二、创设悬念情境 
  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初根据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种手段。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认知过程中。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时,我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马上就能说出它们能被几整除,经同学们“验证”后感到大惑不解,纷纷要求我道出其中的“奥妙”。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我便告诉学生,“奥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于是,我创设的“情境”为新课顺利地进行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知的桥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别致新颖、富有悬念的情境,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主动参与的需求。 
  三、创设互动情境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新课改把互动作为了评价教师课堂的重要杠杆,其目的就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在主导与主体之间发生交互作用,进而促进生生参与互动,不光是位置上互动、知识上的交流,更是思维上的碰撞。因为这些“变化”都会促使新的资源生成,都是一次创新。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而在实现于此,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特别是建构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人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所以平时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们便可这样设计情境:①出示操场上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体育活动的录像;②老师提问:如果老师在班中组织一次球类比赛,到底哪一类球类比赛最受同学们欢迎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帮助老师出出主意,想想办法。③讨论并反馈。指出要了解哪一类球赛最受欢迎,先要了解每一位同学最喜欢的一种球类活动是什么(收集数据),其次要看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人数有多少,看看哪种球类活动喜欢的人数最多(分类整理)……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统计过程,而且还培养了统计的观念。可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四、创设竞争情境
  好竞争、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我们知道,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禅乐团。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开展竞争。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乘、除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夺红旗”“摘苹果”“送信”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学生最乐于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而且更使学生产生竞争感,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又如教学“笔算乘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们可设计“摘苹果”接力赛情境,激励学习小组竞争。我们先可通过多媒体呈现比赛规则,要求各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苹果图片的学生,认真计算填写一道竖式,然后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摘苹果接力赛,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笔算乘法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情境是小学数学走上形象化、生动化教学之路的重要策略,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的有效手段。在大力倡导情境教学的今天,我们要想方设法创新情境创设策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境惠及,进而成为主动学习者,主动运用数学服务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晓波,聋校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年。
  [2]孙明霞,优化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措施探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年。
  [3]吴黎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