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寻

【作者】 何朝军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镇裕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成功地教学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中需要我们创新策略,多措激趣,让学生在兴趣内驱下自觉学数学、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自学不缀的动力支撑。在心理学上,兴趣有两个界定:“其一指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所表现的选择时注意的内在心向,其二可视为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意义上就是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地去求知,乐而不倦地去钻研。因此,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成功教学的一半,这句话半点不夸张。实践中,我们应创新策略,多措激趣,让学生在浓浓兴趣驱使下自觉学习。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是激趣的良好手段,这是由情境本身集趣味性、情感性和诱思性的性质决定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情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识,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10与几的加法和减法》时。在巩固练习阶段,我们可用“采花蜜”的游戏来创设情境:先放映小蜜蜂采花的图画并配以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然后发给学生写着算式的小卡片,并且给几位同学戴上“小蜜蜂”头饰,让他们“飞”到写有算式结果的花朵前,让大家评议,哪一只“小蜜蜂”采得又快又好,为学生创设一个“小蜜蜂”采花蜜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二、搭建活动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做合一”是很多教学专家提倡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从实践中我们知道,单一的讲、学、练、谈都会带给学生学习上的枯燥乏味。如果学生能够读读,看看,写写,画画,做做,通过动口、动手,丰富的表象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百分数——利率应用题》一课时,可以通过播放银行宣传的录像导入新课,让同学们了解储蓄的意义,利率的变化等知识。在课堂上开展“争当小储蓄员”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宣传员和储蓄员等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宣传员自己设计宣传标语和宣传词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愉悦的合作中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矛盾悬念激发生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贵有疑。而我们现行学生没有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需要我们“教有疑”来触发。而运用矛盾、悬念就能引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质疑,甚至探究解决问题的动机。而在实际中,我们很多教师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严密,教学过程的流畅,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预先设计的框架内,结果教学毫无生气。要明白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矛盾的冲突,通过激烈的碰撞,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通过跌宕起伏的悬念,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上出现矛盾,发生争论,甚至出现错误,它是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只要很好地利用就能收到事半倍的效果。
  四、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动、好竞争,抓住这种年龄特征,我们可以举行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的斗志,增强克服人的惰性心理的决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大脑处于竞赛时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便是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因为希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人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运用竞赛,引入竞赛机制,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常常这样去做,在教易答题时,可采用“抢答”、“举手答”、“没举手的再答”等方式,对于较难题时可以通过小组“接力赛”、“量分团体赛”,对难度大的题则采取“夺红旗”等多形式开展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五、运用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兴趣是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人在追求结果屡遭失败,学习兴趣就自然不能维持。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认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恰当地通过表扬和奖励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学生一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既能使学习兴趣持久,又有助于自信心的产生和自我效能的增强,而这又会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梯度题型,让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成就感,听到老师的表扬。再者教师还应放大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学困生,即使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成功也要加大赞扬,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加以肯定。因为成绩的肯定和老师的表扬能够满足儿童的自尊需求,它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把成功体验当做建立学习兴趣的的内部动因,那么老师的表扬和成绩的肯定就是建立学习自信心的外部动因。因此,学生成功的体验和老师的表扬是提高学生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堂课都必需完成的一道实践题,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应长期探讨,不断解决的难题。上面提出的五种策略,实际中还远远不止。这只是我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的点滴经验,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不过,我相信,只有我们大胆探索,好策略就会在向我们招手的。
  参考文献:
  [1]唐浩,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
  [2]李奎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学周刊,2015年。
  [3]李春桃,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