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作者】 曹 强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西郊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作文教学没有可行的教材和科学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本文力求从激发写作兴趣、厚积薄发、写作技巧指导、精于练习、善于评改等方面探寻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用实践经验证明其可行性。
  关键词:作文  教学效果  策略
  作文是人们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复杂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据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写得苦、水平提升慢。大多数学生“谈文色变”,提起笔就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字来。因此,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产生的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乐此方能不疲。学生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教师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记得我班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 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在积累素材方面,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学生应用。学生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多读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因此,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就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章也有它的章法。比如我们在改作文时常常摇头叹息,不禁为学生的偏题离题,不能抓住文章重点来写,文体不合乎要求而头痛。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审题技巧存在问题。解决的办法有:①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②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同桌》像这些明显有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实践、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出现“赞、美、绿、我爱 ”等字眼的, 则要写成抒情散文。
  上例说明,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一篇文章,确定中心、遴选材料、布局谋篇、手法运用等都是有章可循、有法可鉴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去运用,写出的文章自然合乎规范。
  四、敢于尝试,精于练习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学生写作文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牛啃南瓜——无从下口”。主要问题在于脑中无思路、心中无范本、手中无素材。解决办法是敢于尝试,一题多练。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比如平时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让他们每天都去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围的变化以及从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慢慢来。“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不断提高。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就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提高。
  五、扎实开展作文评改评价工作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评改作文是一门艺术,对学生而言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新的起点,好的评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艺术结构、写作方法、描写特色、修辞效果,主题表达等方面互评互改。指导学生拟定标准,确定步骤,甄选范例、好文共赏,学生在评改过程中明白了自己的文章好在何处?怎样更好?升格之后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既收获了经验,更收获了成功。其写作的动力必将源源不断,这就达到了最理想的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2.裴海安.走向有效地作文教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3.王汉澜.教育评价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