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课堂中营造和谐氛围的策略探寻
【作者】 金茂林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清平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课堂需要和谐氛围,这是师生互动对话的情感基础。我们要创新策略,用多样化的方法,便课堂更和谐,更能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 和谐氛围 营造 实践策略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积极影响,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育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其中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一、运用鼓励营造和谐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而鼓励是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奋剂,是动力的源泉。传统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太吝惜鼓励表扬的话,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根本无法得到表扬的“惠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鼓励学生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毫无头绪,也会给以一个鼓励的眼神或微笑。比如在上八年级语文《观潮》一课时,当讲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时,要求学生讲讲这种写作方法的作用和效果时,很多学生一开始都不愿讲,于是我对他们说:“大家不要拘束,大胆地讲,即使讲错也可以说明你知道另一方面的知识,也是一个成绩。”这样,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说起来了,继而很多学生都愿说了,课堂氛围一下子轻松了起来,同时我也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自信与喜悦。
二、运用尊重带来和谐氛围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因才施教才是针对性教育,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是立足学情的。学情是什么,一个班的学生各不相同,存在着知识基础、智力背景、以及兴趣、学习习惯等个体差异,我们不可能采取“一刀切”,更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同样要求。班上学生,有优生就会有差生,这是绝对的,对于优生,我们很多教师是爱你没商量,而对于差生,似乎商量了也没用,真的有那种“想说爱你口不容易”那种感觉吗?我们只要对生命尊重,就会尊重这样的学生,只要尊重了他们,他们就会有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进而就不会受拘束,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就是和谐的,是师生共处一室互动的前提基础。我们知道,教育这种活动不同于任何的制造活动,也不是一种操作流程。现代社会注重自我,发展个性。尊重个性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理性追求。作为奠基教育的我们,更应明白在课堂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个道理。比如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这位学生回答的内容与所要求的相差甚大,我也不会去打断他的发言,即便这样做会浪费一点时间,但这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人格,在以后的课堂回答中他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了。
三、运用幽默促进和谐环境
幽默是活跃课堂的催化剂,是教师教学睿智的一种表现,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如果幽默运用得好,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和谐课堂氛围,还可以提神醒脑,深化内容,促进记忆,提高课堂教与学效率。我们知道,语文知识是抽象性的,学生很容易疲倦。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坐着听课,就会导致注意力降低,专注度不够,甚至恹恹欲睡。但就在这时,我们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幽默一下,不但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利于课堂和谐,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幽默的方法很多,如画蛇添足法、引入相声艺术、顺手牵羊法、夸张缩小法等,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这一课时,我采取了移时错位、曲解词语的幽默方法。文中有一句“屠自后断其股”,我就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断其股”就是把把它的屁股砍掉吗?用现代的意思去解释古文,闹出笑话。增强学生对“股”字含义的记忆。还有一次我讲到“贻笑大方”这个词语的时候故意说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为人很大方得体,笑眯眯的很有风度,比如,老师贻笑大方地走进了课室里。同学们有的哑然,有的哄笑,这样曲解词义,故意造出笑话,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之后再引出词语的正确意思。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认识,还趣化了教学过程,营造了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快乐。
四、运用竞赛激活和谐生成
初中学生好竞争,喜爱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抓住这种年龄特征,我们可以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活动竞赛平台,让学生在竞赛中实现自我学习需求。常用的竞赛方式就是以小组形式展开,在竞赛前我们要分组,每组成员要分工,各自完成竞赛的每个小环节或小动作,这样就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主体性有效发挥。如小组课本剧表演、朗读赛、成语接龙,词汇大展演等等方式,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激活课堂活力,促进和谐生成。除此外,我们语文教学采取的竞赛方式还有日记接力赛、作文速写赛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
当然,营造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不用一一列举。实践中,只要我们抱着务实的教学态度,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就能找到更好的氛围营造方法,就能让课堂更和谐,师生更和谐。
参考文献:
[1]李际霞,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
[2]雷祥秀,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氛围讨[J].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年
[3]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J].延边大学,2011年。
关键词:初中语文 和谐氛围 营造 实践策略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积极影响,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采取“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育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其中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一、运用鼓励营造和谐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而鼓励是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奋剂,是动力的源泉。传统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教师太吝惜鼓励表扬的话,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根本无法得到表扬的“惠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鼓励学生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毫无头绪,也会给以一个鼓励的眼神或微笑。比如在上八年级语文《观潮》一课时,当讲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时,要求学生讲讲这种写作方法的作用和效果时,很多学生一开始都不愿讲,于是我对他们说:“大家不要拘束,大胆地讲,即使讲错也可以说明你知道另一方面的知识,也是一个成绩。”这样,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开始说起来了,继而很多学生都愿说了,课堂氛围一下子轻松了起来,同时我也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自信与喜悦。
二、运用尊重带来和谐氛围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因才施教才是针对性教育,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是立足学情的。学情是什么,一个班的学生各不相同,存在着知识基础、智力背景、以及兴趣、学习习惯等个体差异,我们不可能采取“一刀切”,更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同样要求。班上学生,有优生就会有差生,这是绝对的,对于优生,我们很多教师是爱你没商量,而对于差生,似乎商量了也没用,真的有那种“想说爱你口不容易”那种感觉吗?我们只要对生命尊重,就会尊重这样的学生,只要尊重了他们,他们就会有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进而就不会受拘束,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就是和谐的,是师生共处一室互动的前提基础。我们知道,教育这种活动不同于任何的制造活动,也不是一种操作流程。现代社会注重自我,发展个性。尊重个性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理性追求。作为奠基教育的我们,更应明白在课堂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个道理。比如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这位学生回答的内容与所要求的相差甚大,我也不会去打断他的发言,即便这样做会浪费一点时间,但这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人格,在以后的课堂回答中他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了。
三、运用幽默促进和谐环境
幽默是活跃课堂的催化剂,是教师教学睿智的一种表现,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如果幽默运用得好,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和谐课堂氛围,还可以提神醒脑,深化内容,促进记忆,提高课堂教与学效率。我们知道,语文知识是抽象性的,学生很容易疲倦。如果长时间让学生坐着听课,就会导致注意力降低,专注度不够,甚至恹恹欲睡。但就在这时,我们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幽默一下,不但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有利于课堂和谐,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幽默的方法很多,如画蛇添足法、引入相声艺术、顺手牵羊法、夸张缩小法等,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这一课时,我采取了移时错位、曲解词语的幽默方法。文中有一句“屠自后断其股”,我就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断其股”就是把把它的屁股砍掉吗?用现代的意思去解释古文,闹出笑话。增强学生对“股”字含义的记忆。还有一次我讲到“贻笑大方”这个词语的时候故意说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为人很大方得体,笑眯眯的很有风度,比如,老师贻笑大方地走进了课室里。同学们有的哑然,有的哄笑,这样曲解词义,故意造出笑话,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之后再引出词语的正确意思。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认识,还趣化了教学过程,营造了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快乐。
四、运用竞赛激活和谐生成
初中学生好竞争,喜爱在活动中表现自己。抓住这种年龄特征,我们可以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活动竞赛平台,让学生在竞赛中实现自我学习需求。常用的竞赛方式就是以小组形式展开,在竞赛前我们要分组,每组成员要分工,各自完成竞赛的每个小环节或小动作,这样就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主体性有效发挥。如小组课本剧表演、朗读赛、成语接龙,词汇大展演等等方式,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激活课堂活力,促进和谐生成。除此外,我们语文教学采取的竞赛方式还有日记接力赛、作文速写赛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
当然,营造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不用一一列举。实践中,只要我们抱着务实的教学态度,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就能找到更好的氛围营造方法,就能让课堂更和谐,师生更和谐。
参考文献:
[1]李际霞,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
[2]雷祥秀,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氛围讨[J].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年
[3]郭丽巍,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和谐课堂构建探究[J].延边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