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

【作者】 王金波

【机构】 竹山县楼台乡沧浪九年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呢?就我个人的看法谈一点我粗浅的认识:
  一、让兴趣成为语文学习的最好老师,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因此,教师应该负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前,必须先使自己的学生渴于求得知识,能够接受教导。那么怎样才能是学生对所要教学的内容感兴趣呢?首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做学生的玩伴。其次优化课堂教学的情境 (l)精心设计导语,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若能设计出精彩的序幕,通过简洁生动或幽默的导语,就可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我们教师要善于以问题方式来启发学生,学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成为课堂的学习的主人。
  二、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许多成功人士,并不都是第一流的学生,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并不冒尖的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成为拔尖的人才?靠的是后天的努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这种精神来源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据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又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做的是:第一、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将语文学习看作是他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打破课堂教学如死水般的寂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积极性。第四、支持、鼓励学生采用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他们在学习中有思想、有创造的问题不抹杀、不否定,而是更加积极地给与反馈、赞扬。教师要怎样来引导、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实施以下的策略:
   (一)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学习目标。教师不必把课文分成大小不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而是在教学中应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应因人而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3、引导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精析、研读―归纳、总结”这样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学习模式是魏书生教给学生的“六步法”学习法就收到很好的实效,学生找到了方法,就有了主线,就能触类旁通,自主学习就如鱼得水。
  (二)要把握课堂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加以积极引导。发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实效。如:记忆力竞赛、速读竞赛、书写竞赛等。或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完成的任务最多,或是在限定任务量的前提下看谁用的时间少。竞赛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状态,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所学习知识充满了兴趣,以致在欢乐中忘记了困难和疲惫,学生在这种竟赛中培养了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又如,课堂上常常采用分组朗读或表演等方式。学生在表现自我,评价别人中,自己的学习能力从中也得到发展,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学习必备的条件,因为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呢?1、针对每一个人的知识层而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中的要求也应该不同。我们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2、语文学习是比较宽泛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学习的观念,随身携带语文学习的工具,随时随地开展语文学习。如:听到或开到一句好的句子马上记下来,产生了某种感想也赶紧记下来等,这样慢慢积累,时间长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3、教师还要注意把学生课内的实践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文学社,利用业余时间创办校刊、校报,学生的智力潜能及动手能力在办报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