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爱打开的心结
【作者】 于小军
【机构】 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某某,真是太让人失望了,刚做完思想工作才几天,老毛病又犯了。”带着些许怨气,我回到了办公室。准备办公,看到桌上放着一封信,信是某某写来的,打开一看,信纸上还有泪渍。
“老师,您对我的关怀,说实在的我打心眼里感激,但我身不由己,一次次的教诲,一次次令您失望。今天我鼓足勇气,把我心里的话说出来:老师,我的家庭是支离破碎的。三年前爸爸妈妈闹离婚,当时法院的叔叔问我:爸爸妈妈离婚后,你是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时,我低下头,任凭眼泪落在地上。房间里很安静,我似乎听得到眼泪落在地上的声音,最终法院判我和爸爸在一起。后来爸爸和一位所谓的阿姨到了一起,她对我表面上很关心,但一放学她来到我的书房,就这儿翻翻,那儿看看,对我严加看管。更为让我心里不舒服的是:每当我提出看看我的妈妈时,她总是找理由进行阻止……我还哪有心思去上学,现在我呆在学校里不过是在打发着令我厌倦的时光。”
看了她的信,我才明白每一次的谈话对她毫无作用的原因。我总是在指责她、怪怨她,现在看来是自己错了。我的教育没有深入到她的心灵纠结处,难怪收效甚微。有位教育大师曾说过:“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坐在自己对面,先是问了他一句话:“某某,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觉你的状态比以前好啊?”某某说:“老师,我这一段时间以来,看到别人说话时就想说话,有时候还很烦,但我尽力控制自己,老师,我给你的信看了没有?”
我说:“你能意识到这一点,这说明你对自己还是负责任的,说明你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想法。你给我的信我看了不止一遍,我才开始理解了你。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你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你信中提到的继母——你改变,我想她也会改变。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后来我设计了以“理解、感谢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继而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当然主题班会中我更是有意识地加入了要注重与继母、继父如何相处,逐步尝试着矫正各自的行为,调整对继父母的心态,与继父母交往中,嘴甜手勤,主动与继父母说一些心里话,表现出对继父母的悦纳之情,以赢得继父母对自己的好感,从而让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找到快乐,找到幸福。同学们也围绕“怎样战胜因父母离异而自卑”的话题,踊跃发言,从而呼唤某些“不完整家庭”的同学要鼓起勇气,找回童年时的感觉。
我在总结发言中,讲述了美国著名学者拿破仑·希尔幼年丧母,与继母玛莎和睦相处、刻苦求学,终成大器的故事。并引用希尔在《人人都能成功》中“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就会改变自己的世界……”从侧面对某某加以引导。
后来她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开口就说:“老师,以前我的确错了,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我说“只要你有所改变,情况会不一样。你的继母虽然对你苛刻,但她也想把你的学习搞上去,何况你的学习好,也是你亲母亲所希望的。将来一定要处理好她们之间关系,让它不要成为你学习的障碍”。
后来再次受到某某的来信:“老师,谢谢您,是您带我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让我开始明辨了事理,从无知变得懂事起来。……生命中,有一些爱,有一些人,像风雨过后的泥土,先被冲刷,渐渐沉淀,直至溶入生命的最底层……我今生今世都将永远牢记你的教诲,老师我今生今世充满了对您的无限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一桩因为家庭离异导致的学生事件终于解决了。经过反思,我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父母离异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缺少父爱,有的缺少母爱,有的两者都缺。他们需要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心理上的开导,情感上的补偿。作为班主任若想和他们保持心灵上的呼应,感知其内心的渴望与需求,并且培养起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就必须有一颗真情的爱心。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两点:
1、走进学生心里,老师的教育才会收效。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感情比较脆弱,内心比较敏感,其他人的一个无心行为都有可能伤害到他。老师应经常主动地接近他们,和他们谈心,使他们心中有一种亲切感,让他们能够把心里话说出来,排除心中的烦恼,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弥补父母离异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创伤,使他们重新回到温暖的健康的生活中来。
2、要关系体贴,平等对待,不要冷漠歧视,时时处处给孩子以热情。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随着独生子女一族的数量不断增加,学生自小接受的挫折教育越来越少,而到了高中之后,他们遇到的社会问题日渐增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简单了事,而要用感情去慢慢感化。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老师,您对我的关怀,说实在的我打心眼里感激,但我身不由己,一次次的教诲,一次次令您失望。今天我鼓足勇气,把我心里的话说出来:老师,我的家庭是支离破碎的。三年前爸爸妈妈闹离婚,当时法院的叔叔问我:爸爸妈妈离婚后,你是跟爸爸还是跟妈妈时,我低下头,任凭眼泪落在地上。房间里很安静,我似乎听得到眼泪落在地上的声音,最终法院判我和爸爸在一起。后来爸爸和一位所谓的阿姨到了一起,她对我表面上很关心,但一放学她来到我的书房,就这儿翻翻,那儿看看,对我严加看管。更为让我心里不舒服的是:每当我提出看看我的妈妈时,她总是找理由进行阻止……我还哪有心思去上学,现在我呆在学校里不过是在打发着令我厌倦的时光。”
看了她的信,我才明白每一次的谈话对她毫无作用的原因。我总是在指责她、怪怨她,现在看来是自己错了。我的教育没有深入到她的心灵纠结处,难怪收效甚微。有位教育大师曾说过:“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坐在自己对面,先是问了他一句话:“某某,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觉你的状态比以前好啊?”某某说:“老师,我这一段时间以来,看到别人说话时就想说话,有时候还很烦,但我尽力控制自己,老师,我给你的信看了没有?”
我说:“你能意识到这一点,这说明你对自己还是负责任的,说明你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想法。你给我的信我看了不止一遍,我才开始理解了你。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你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你信中提到的继母——你改变,我想她也会改变。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后来我设计了以“理解、感谢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继而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当然主题班会中我更是有意识地加入了要注重与继母、继父如何相处,逐步尝试着矫正各自的行为,调整对继父母的心态,与继父母交往中,嘴甜手勤,主动与继父母说一些心里话,表现出对继父母的悦纳之情,以赢得继父母对自己的好感,从而让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找到快乐,找到幸福。同学们也围绕“怎样战胜因父母离异而自卑”的话题,踊跃发言,从而呼唤某些“不完整家庭”的同学要鼓起勇气,找回童年时的感觉。
我在总结发言中,讲述了美国著名学者拿破仑·希尔幼年丧母,与继母玛莎和睦相处、刻苦求学,终成大器的故事。并引用希尔在《人人都能成功》中“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就会改变自己的世界……”从侧面对某某加以引导。
后来她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开口就说:“老师,以前我的确错了,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我说“只要你有所改变,情况会不一样。你的继母虽然对你苛刻,但她也想把你的学习搞上去,何况你的学习好,也是你亲母亲所希望的。将来一定要处理好她们之间关系,让它不要成为你学习的障碍”。
后来再次受到某某的来信:“老师,谢谢您,是您带我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让我开始明辨了事理,从无知变得懂事起来。……生命中,有一些爱,有一些人,像风雨过后的泥土,先被冲刷,渐渐沉淀,直至溶入生命的最底层……我今生今世都将永远牢记你的教诲,老师我今生今世充满了对您的无限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一桩因为家庭离异导致的学生事件终于解决了。经过反思,我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父母离异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缺少父爱,有的缺少母爱,有的两者都缺。他们需要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心理上的开导,情感上的补偿。作为班主任若想和他们保持心灵上的呼应,感知其内心的渴望与需求,并且培养起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就必须有一颗真情的爱心。最起码要做到以下两点:
1、走进学生心里,老师的教育才会收效。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感情比较脆弱,内心比较敏感,其他人的一个无心行为都有可能伤害到他。老师应经常主动地接近他们,和他们谈心,使他们心中有一种亲切感,让他们能够把心里话说出来,排除心中的烦恼,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弥补父母离异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创伤,使他们重新回到温暖的健康的生活中来。
2、要关系体贴,平等对待,不要冷漠歧视,时时处处给孩子以热情。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随着独生子女一族的数量不断增加,学生自小接受的挫折教育越来越少,而到了高中之后,他们遇到的社会问题日渐增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简单了事,而要用感情去慢慢感化。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