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让高三英语早读更有效
【作者】 曹 妮
【机构】 新疆巴州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早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最佳学习时机,英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英语早读这一黄金时间,明确早读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早读形式,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最佳学习时机。高中毕业学生要达到八级词汇水平,就要掌握3000个单词、 500个习惯用语。这些,知识点繁琐,无一不需要同学们读背。这就需要同学们有效利用好早读这一黄金学习时间。我们学校的英语早读的时间都固定在星期三、五这两天早上,有效的早读时间只有半个小时。由于同学们学习任务繁重,他们读记英语的时间基本上也就在这短短的半个小时里,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学生早读的有效指导,提高早读的效率。
一、指定早读内容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和背诵,但是往往有些学生早上进了教室后,却不知道读什么好,看到别的同学读教材,他就拿教材,看到别的同学拿笔记,他又拿笔记,自己毫无目的,乱读一通。也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要读的东西太多,教材要读,笔记要读,单词要背。结果是什么都读了,什么都没读懂。还有的学生早读课抱着一本书“啃”到下课,甚至还有学生一节课下来书都没有动,眼睛始终盯着一行字读一个早读。这些现象都使得学生一样都没有读好,没有读通透,更不用说去理解,去记忆了。其实早读课不仅可以背诵单词、课文、语法基础,而且还能阅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报刊,杂志或书籍。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习与复习巩固的目的,还能拓宽知识面,丰富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所学语言。
没有明确的早读内容,学生就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样早读就没有失效性。由于高三复习要分几轮来完成,第一轮是要把必修一到选修八的重点单词和知识点全部复习一遍,词汇量多,这就需要老师亲临指导。每周两个早读,我基本上都安排每次早读一个单元,上课时听写所读内容,当然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而在二轮和三轮复习期间更是单词的强化时间,要求学生背3500考纲词汇。刚开始有些同学会叫苦,但是时间长了同学们也习惯了,记忆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而得到提高的。英语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很重要的,但是英语学习不仅是记单词,还要进行语法学习、语篇的理解、语感的获得、语言的应用等等。那么在英语早读课上,学生们可以记单词、读课文、念语法、记典型的句型、背英语范文、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读,当然量要安排适中,这样学生早读才会目标明确。
二、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
仅分配任务,不进行相应的检查,对学生起不到督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分配任务的前提下,应及时对学生的课上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以此来督促学生以更高的质量来完成早读任务,且从中真正的巩固了所学知识。检查时间可直接利用课上对所读内容进行提问,或对所记的单词进行听写,及时反馈早读成果。也可引入竞争机制,对高质量完成任务者进行物质奖励或口头的称赞。没有达标的责其限期“达标”约定时间再次检查。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产生投机取巧心理,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我按照上述做法进行早读后,感觉多数学生早读都能认真对待,并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早读效果。总之,通过适时的督导,加强学生对记忆和理解成果的检验,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早读实效。
三、朗读形式的自主选择
我们学校要求高三早读不应该齐读,领导认为齐读虽然有造声势,烘气氛,但效果不好。而我却认为这要看学科、班级和所读内容。我认为好班不用齐读,因为好班的学生基本上都认识书上的内容。但差班必须齐读,齐读的好处是差生不会读的单词可以跟着会读的同学读,当然齐读时间不会太长,只需把单词短语读完即可,这大概只需要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用来自读自背。所以早读是齐读好还是坐着读好?我认为这要因人而异,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在老师明确早读内容的情况下可以自读,而基础较差的班级学生先齐读效果会更好些。有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教读,这样的早读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早读姿势的选择
营造良好的早读氛围是学生能够有效早读的方式之一。我们学校实施了“三元课堂”评比活动,其中一项是比早读氛围,也就是比早读的站姿和读书氛围,所有学生都是双手捧着书本成立正姿势站着读。这就使得我们学校的早读独具特色,当老师们一走进校园就会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种早读气势会让自律差的学生不会睡觉,不会走神,有些班级利用小组比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早读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人人都在大声读的早读氛围。
但是有些同学乃至老师不太赞同大声朗读这一做法,他们认为大声朗读会让学生只在其声,不在其意。他们认为理解性的记忆会更好一些,还不时地抱怨有时一些同学的读书声会干扰另外一些同学,从而致使这部分受干扰的同学的早读失去了原有的效果。而我不这样认为,当然这要看读什么内容,理科确实要理解性的记忆,而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需要语感,我认为语感必须要大声朗读才会培养出来。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大声朗读以促使他们不会分神。所以只要人人都认真读,有了良好的班级早读氛围,用好早读这半个小时就会得到应有的收获。
总之,早读课是学习英语必须的环节,是要从一开始就应该和必须形成的学习习惯。英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英语早读这一黄金时间,明确早读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早读形式,就会让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⑴ 朱慕菊 走进新课堂(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⑵期刊论文英语教师要合理利用英语早读课?-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4(10)
⑶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早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最佳学习时机。高中毕业学生要达到八级词汇水平,就要掌握3000个单词、 500个习惯用语。这些,知识点繁琐,无一不需要同学们读背。这就需要同学们有效利用好早读这一黄金学习时间。我们学校的英语早读的时间都固定在星期三、五这两天早上,有效的早读时间只有半个小时。由于同学们学习任务繁重,他们读记英语的时间基本上也就在这短短的半个小时里,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学生早读的有效指导,提高早读的效率。
一、指定早读内容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和背诵,但是往往有些学生早上进了教室后,却不知道读什么好,看到别的同学读教材,他就拿教材,看到别的同学拿笔记,他又拿笔记,自己毫无目的,乱读一通。也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要读的东西太多,教材要读,笔记要读,单词要背。结果是什么都读了,什么都没读懂。还有的学生早读课抱着一本书“啃”到下课,甚至还有学生一节课下来书都没有动,眼睛始终盯着一行字读一个早读。这些现象都使得学生一样都没有读好,没有读通透,更不用说去理解,去记忆了。其实早读课不仅可以背诵单词、课文、语法基础,而且还能阅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报刊,杂志或书籍。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习与复习巩固的目的,还能拓宽知识面,丰富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所学语言。
没有明确的早读内容,学生就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样早读就没有失效性。由于高三复习要分几轮来完成,第一轮是要把必修一到选修八的重点单词和知识点全部复习一遍,词汇量多,这就需要老师亲临指导。每周两个早读,我基本上都安排每次早读一个单元,上课时听写所读内容,当然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而在二轮和三轮复习期间更是单词的强化时间,要求学生背3500考纲词汇。刚开始有些同学会叫苦,但是时间长了同学们也习惯了,记忆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而得到提高的。英语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很重要的,但是英语学习不仅是记单词,还要进行语法学习、语篇的理解、语感的获得、语言的应用等等。那么在英语早读课上,学生们可以记单词、读课文、念语法、记典型的句型、背英语范文、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读,当然量要安排适中,这样学生早读才会目标明确。
二、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
仅分配任务,不进行相应的检查,对学生起不到督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分配任务的前提下,应及时对学生的课上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以此来督促学生以更高的质量来完成早读任务,且从中真正的巩固了所学知识。检查时间可直接利用课上对所读内容进行提问,或对所记的单词进行听写,及时反馈早读成果。也可引入竞争机制,对高质量完成任务者进行物质奖励或口头的称赞。没有达标的责其限期“达标”约定时间再次检查。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产生投机取巧心理,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我按照上述做法进行早读后,感觉多数学生早读都能认真对待,并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早读效果。总之,通过适时的督导,加强学生对记忆和理解成果的检验,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早读实效。
三、朗读形式的自主选择
我们学校要求高三早读不应该齐读,领导认为齐读虽然有造声势,烘气氛,但效果不好。而我却认为这要看学科、班级和所读内容。我认为好班不用齐读,因为好班的学生基本上都认识书上的内容。但差班必须齐读,齐读的好处是差生不会读的单词可以跟着会读的同学读,当然齐读时间不会太长,只需把单词短语读完即可,这大概只需要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用来自读自背。所以早读是齐读好还是坐着读好?我认为这要因人而异,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在老师明确早读内容的情况下可以自读,而基础较差的班级学生先齐读效果会更好些。有时教师还可以适当教读,这样的早读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早读姿势的选择
营造良好的早读氛围是学生能够有效早读的方式之一。我们学校实施了“三元课堂”评比活动,其中一项是比早读氛围,也就是比早读的站姿和读书氛围,所有学生都是双手捧着书本成立正姿势站着读。这就使得我们学校的早读独具特色,当老师们一走进校园就会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种早读气势会让自律差的学生不会睡觉,不会走神,有些班级利用小组比拼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早读主动性,形成你追我赶人人都在大声读的早读氛围。
但是有些同学乃至老师不太赞同大声朗读这一做法,他们认为大声朗读会让学生只在其声,不在其意。他们认为理解性的记忆会更好一些,还不时地抱怨有时一些同学的读书声会干扰另外一些同学,从而致使这部分受干扰的同学的早读失去了原有的效果。而我不这样认为,当然这要看读什么内容,理科确实要理解性的记忆,而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需要语感,我认为语感必须要大声朗读才会培养出来。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同学,大声朗读以促使他们不会分神。所以只要人人都认真读,有了良好的班级早读氛围,用好早读这半个小时就会得到应有的收获。
总之,早读课是学习英语必须的环节,是要从一开始就应该和必须形成的学习习惯。英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英语早读这一黄金时间,明确早读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早读形式,就会让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⑴ 朱慕菊 走进新课堂(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⑵期刊论文英语教师要合理利用英语早读课?-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2014(10)
⑶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