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学校安全教育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作者】 金启富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凤山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重视对学生安全教育就是对生命负责。但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手段的限制,学校安全教育基本上以说教为主。如,简单地教育学生“应该怎么做”或“禁止做什么”,由于缺乏对学生如何认识危险、躲避危险、化解危险的训练,使得学生对安全事件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更谈不上自救互救能力。
关键词:安全 教育 预防 重要性
为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了学校必要的教育之外,必须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学校应该将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校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同时编写了《中小学生安全防灾自救自护操作手册》校外实践教材,明确规定,将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纳入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为此,笔者在原有学生安全管理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学校应寓安全教育于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
一、实践主题、实践模块、设施配置、防灾自救的重要性的基本内容。
1、主要的几种自然灾害现象及相关的防护知识及自救措施,一套模拟自然灾害装置
2、消防自救的教育内容。
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方法、火灾逃生的方法一套模拟灭火装置。
3、交通自护的教育内容。
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安全乘车的方法、安全行驶自行车的方法、安全行走的方法划有交通标志的操场交通灯、交通标识、三套模拟驾驶装置、一套汽车结构模型
4、自救互救的教育内容。
生活中常见的意外及突发症状、相对应的自救互救技能,五个人体模型、若干纱布、夹板、酒精融入安全教育实践环境,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扩充和延伸,经过2年的运行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安全教育实践主题的设计
如何打造一个学生校外安全教育实践环境,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亲身地体验,在实践中训练,我们通过对不同学生年龄特征及校外安全课程要求的分析,根据基地已有的条件,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防灾自救、消防自救、交通自护及自救互救”4个主题化的安全教育实践操作模块,使安全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每个实践主题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实践目标。如,小学以基于“感受体验”的德育实践为主线,融合防灾自救、消防自救实训基地的安全实践模块,通过实践体验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一旦发现危险,能够迅速告知教师、家长或附近的大人,并能听从指示采取适当的行动;初中以基于“技能训练”的社会实践为主线,整合交通自护实践模块,重点是实践并理解身边存在着的各种危险及防范事故的意识,在发生危险事态时,能采取行动保证自身的安全;高中以基于“创新探究”的技术实践为主线,整合自救互救实践模块,通过实践能探究并预测各种危险,不仅能自我保护,还能相互救助。通过社会实践与安全实践的整合,从而形成了不同年龄段实践主题间既突出重点又相互联系的学生安全教育校外实践体系。
三、安全教育实践环节的设计
学生安全教育在校内已获得了许多知识,因此在基地不再进行重复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创设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形象地去感知、在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技能。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以视频感受、环境体验、实践测试三个环节构成的学生校外安全教育模式。
1、视频感受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观看自制的《学生安全教育》视频,通过对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的直观感受,形象地认识如何防灾自救、如何消防自救、如何交通自护、如何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技巧,系统地了解安全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
2、环境体验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技能演练、交通事故自我救助演练、防震、防地质灾害的技巧和逃生技能演练、预防楼道拥挤踩踏安全技能演练以及其他自救互救技能的演练,通过实践环境的亲身体验与训练,形成防险避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突发事件面前的自救互救能力。
3、实践测试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模拟演习、现场竞赛、现场测试等模拟考核,在实践测试中发现自身在安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巩固所学知识并内化为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时也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出实践评价。
4、安全教育实践评价的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评价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引入学生安全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测评维度设定为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实践与服务、探索与研究四类,并将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实践与服务模块里,通过政策引导确保学生100%接受安全教育,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安全教育的规范化及有效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可从实践品质与实践技能二个方面进行评价。
5、实践品质的测评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进行测评,即将学生是否参加基地安全实践教育的规定活动,且态度是否认真作为考核的前置条件。
6、实践技能测评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技能的测评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2个部分。理论考核以教育局编印的《中小学生安全防灾自救自护操作手册》的内容为主,并适当涉及安全类日常生活常识,进行安全防灾自救互救知识测试;实践考核针对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的不同模块,通过组织模拟演习、实际操作,教师根据其实践操作正确度和技能熟练程度进行A、P、E的等级评定。
总之,学生安全教育如何更好地纳入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需要将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符合安全教育课程标准的、能承担多任务多模块实践的、技术与设施完备的规范化校外安全实践共享平台,我们将进一步进行“主题化设计、模块化操作、自主化实践”校外安全实践建设的开发与探索,充分认识学校安全教育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关键词:安全 教育 预防 重要性
为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了学校必要的教育之外,必须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学校应该将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校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同时编写了《中小学生安全防灾自救自护操作手册》校外实践教材,明确规定,将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纳入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为此,笔者在原有学生安全管理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学校应寓安全教育于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
一、实践主题、实践模块、设施配置、防灾自救的重要性的基本内容。
1、主要的几种自然灾害现象及相关的防护知识及自救措施,一套模拟自然灾害装置
2、消防自救的教育内容。
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方法、火灾逃生的方法一套模拟灭火装置。
3、交通自护的教育内容。
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安全乘车的方法、安全行驶自行车的方法、安全行走的方法划有交通标志的操场交通灯、交通标识、三套模拟驾驶装置、一套汽车结构模型
4、自救互救的教育内容。
生活中常见的意外及突发症状、相对应的自救互救技能,五个人体模型、若干纱布、夹板、酒精融入安全教育实践环境,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扩充和延伸,经过2年的运行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安全教育实践主题的设计
如何打造一个学生校外安全教育实践环境,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亲身地体验,在实践中训练,我们通过对不同学生年龄特征及校外安全课程要求的分析,根据基地已有的条件,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防灾自救、消防自救、交通自护及自救互救”4个主题化的安全教育实践操作模块,使安全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每个实践主题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置了不同的实践目标。如,小学以基于“感受体验”的德育实践为主线,融合防灾自救、消防自救实训基地的安全实践模块,通过实践体验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一旦发现危险,能够迅速告知教师、家长或附近的大人,并能听从指示采取适当的行动;初中以基于“技能训练”的社会实践为主线,整合交通自护实践模块,重点是实践并理解身边存在着的各种危险及防范事故的意识,在发生危险事态时,能采取行动保证自身的安全;高中以基于“创新探究”的技术实践为主线,整合自救互救实践模块,通过实践能探究并预测各种危险,不仅能自我保护,还能相互救助。通过社会实践与安全实践的整合,从而形成了不同年龄段实践主题间既突出重点又相互联系的学生安全教育校外实践体系。
三、安全教育实践环节的设计
学生安全教育在校内已获得了许多知识,因此在基地不再进行重复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创设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形象地去感知、在实践中去体验、在体验中获得技能。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以视频感受、环境体验、实践测试三个环节构成的学生校外安全教育模式。
1、视频感受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观看自制的《学生安全教育》视频,通过对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的直观感受,形象地认识如何防灾自救、如何消防自救、如何交通自护、如何自救互救的知识与技巧,系统地了解安全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
2、环境体验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技能演练、交通事故自我救助演练、防震、防地质灾害的技巧和逃生技能演练、预防楼道拥挤踩踏安全技能演练以及其他自救互救技能的演练,通过实践环境的亲身体验与训练,形成防险避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突发事件面前的自救互救能力。
3、实践测试教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模拟演习、现场竞赛、现场测试等模拟考核,在实践测试中发现自身在安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巩固所学知识并内化为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时也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出实践评价。
4、安全教育实践评价的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评价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引入学生安全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测评维度设定为审美与艺术、运动与健康、实践与服务、探索与研究四类,并将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实践与服务模块里,通过政策引导确保学生100%接受安全教育,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安全教育的规范化及有效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可从实践品质与实践技能二个方面进行评价。
5、实践品质的测评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进行测评,即将学生是否参加基地安全实践教育的规定活动,且态度是否认真作为考核的前置条件。
6、实践技能测评教育的重要性。
实践技能的测评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2个部分。理论考核以教育局编印的《中小学生安全防灾自救自护操作手册》的内容为主,并适当涉及安全类日常生活常识,进行安全防灾自救互救知识测试;实践考核针对学生安全教育实践的不同模块,通过组织模拟演习、实际操作,教师根据其实践操作正确度和技能熟练程度进行A、P、E的等级评定。
总之,学生安全教育如何更好地纳入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需要将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符合安全教育课程标准的、能承担多任务多模块实践的、技术与设施完备的规范化校外安全实践共享平台,我们将进一步进行“主题化设计、模块化操作、自主化实践”校外安全实践建设的开发与探索,充分认识学校安全教育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