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学校自主化班级管理心得

【作者】 普布尺列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昂仁县达若乡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学校是养成健全人格,培养真人的场所。
  关键词:班级  自主化管理  心得
  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管理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沿革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推行现状看,班级自主化管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内在规定。新课改理念重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我作为班级管理核心和素质教育实施者的班主任,在班级自主化管理中做了一些实践和尝试。
  “自主化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在实际工作中,我在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一、引导学生制定本班级管理制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头来走路。”这就是要使每个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价值、对未来都有希望,充满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特殊生往往缺乏这种心理。如:犯过错误或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都有一种态心理,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即使自己尽力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自己好,因而存在“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像这种学生我班上就有好几个,那么,在学习上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尽力去完成就行了,对行为方面就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苗头,就给予表扬,倍加爱抚和扶植,这样他们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从而迸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班级制度不仅是为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更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首先,我把制定班规制度的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己来。我把学校纪律、班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习、讨论,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先由小组长带领全组制定富有特色的《小组公规》,并且每个组员在《小组公规》上写上自己的座右铭并签名。再由全班学生制定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然后,把制定的公约绽放贴在墙上细化管理制度,最后实施班级量化管理。班规的确定既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良好的班风形成,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我本着自主化管理的目的,首先打破了原有的少数班干部管理多数同学的局面,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管理:一是建立小干部轮换制,把管理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定期进行班干部竞选、试用评议和正式任命。鼓励学生自我推荐,参与竞争。让学生锻炼了自己,增加了胆量,增强了民主意识,每一位同学都体验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二是班级中增设班级岗位,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比如班级中有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财务保管员、节能员等,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上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并在自主参与中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
  三、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责任和权利还给每个学生。
  我非常重视每周的班会课。在班会课上,我都会让班干部把班级一周来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班干部职责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定,接着负责不同班务的班干分别根据根据自己的记录,指出本周的问题,依据班级公约对全班及个人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考核,实施奖惩。最后不同岗位的同学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由全班讨论得出解决方案。通过以上过程来实现班级管理中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
  四、建设班级文化,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把教室装扮成既富有学习的书香气息,又富有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的愉悦的场所。,班级文化共分为流六六个板块——“我们的风采”,“小小图书角”,“卫生角”,“班务栏”,“室寒三友图”,“心语墙”。这些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创办的。一学期下来,班级成员不仅养成了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人人都以为班级出谋划策、美化教室为荣。通过参观、设计、制作,学生们的头脑里不断迸发创造性的火花,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日益增强。
  五、发生干群纠纷,班主任公正裁决。
  让学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并不是代表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他们毕竟是孩子,还需要我们把握方向。有时遇到事情他们也处理不好,或者在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这时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去处理,在他们和同学之间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同时又不能降低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也不能包容他们的错误,这就需要班主任亲自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放”手而不是“离”手。
  六、重新界定班主任工作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具体说来,就是在学校行政领导和其他老师配合下,根据学校的教育计划,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将本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奋发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学习,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坚强集体,同时统一协调班级领导工作,全面关心学生的品德,学习,劳动,生活,健康,促进学生全激发展。 这一理论首先是突出了班主任在班级中的领导地位,虽然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是,由干传统的带封建性的“师道尊严”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影响下,“全面发展”为“考试成绩单独发展”所取代。“带”好班级的“带”宇,含义就转为“管”好班级,更进一步转为管好班级纪律,为教学创造稳定的环境。“教”好学生也转为单纯的教好学生的考试成绩。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的根本,当前中小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自由的精神,自学、自理的能力,自护自律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老师,班主任,包括家长“管”出来,“带”出来,“教”出来的。在新世纪中,班主任工作应站在面对一个班级有个性,有自尊,有自主权利的学生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为他们课本更和谐、更健康,更愉快的发展提供帮助。 
  七、密切关注,给予指导。
  工作中,我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困难,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指导、班干部如何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指导班费管理员如何记录财务开支,引导班长怎样策划班级活动等等,授之以渔,让其自渔。
  总之,班级管理的自主动化改革是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学生长期习惯于被“统治”,样样事情都要等待班主任来“发号施令”,一时“解放”,很难“自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够强,一些重大问题不断需要班主任干预,甚至需要用强制手段来执行等。同时,改革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只要我们坚信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班级自主化的管理一定会有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