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家庭安全教育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作用
【作者】 刘 丽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凤山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抓好家庭安全教育助助孩子健康成长,近年来,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伤害中遭遇不幸的事件屡见不鲜。孩子们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笔者所在学校2013年而言,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被机动车辆误伤的有5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对家庭和学生心灵都有影响;因为逗玩猫狗,被动物抓伤的有2例;学生背着大人私自出去游泳的也有2例。这些暴露出学生自护能力弱,家长监护和教育缺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孩子能够安安全全的生活,健健康康的成长,直接关系的教育的成败,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兴衰。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在保护好孩子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是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除了在假期前夕发放有关宣传资料,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利用“校讯通”及时提醒家长、学生应注意安全事项等之外,还会在开学前夕专门召开家长会,进行家庭安全教育专题培训。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家庭安全教育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通过试卷调查、家庭访问、观察了解、个别谈话交流等不同形式,本人归纳总结,家长在家庭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1、安全教育有空洞说教倾向,安全教育有明显的滞后性。案例:八(1)班某学生突发腮腺炎,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该学生应该治愈后返校进班上课,但学生家长怕孩子学习跟不上,不听班主任劝阻,硬要把学生送到教室里上课。结果造成八(1)班有7名学生被传染腮腺炎,全班停课一周,最终不仅自己的孩子耽误了学习,也带来群体性的危害。
分析:本人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讲得多,停留在“不要干什么、要注意什么”等等之类的理论层面,用真实事例或者以案说理的少,让学生体验感知的少,以致于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家长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应对安全事件不力,造成事态扩大。
2、“重保护轻教育”的问题普遍存在。
在每一名学生进班前,家长需如实将学生特异体质如过敏史、健康异常、家庭疾病遗传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等情况告诉老师,便于学校教师针对个体,因人施教,也避免学生过度运动出现身体不适。但少数家长思想上有顾虑,担心学校不接收或者师生歧视,故意隐瞒事实,造成学校不知情现象,留下安全后患。
3、对学校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未能形成合力。
案例:本校要求在上课途中学生因病家长接其离校,家长在门卫处必须出具班主任填写的统一印制的《证明条》。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生病心急,不按规定交验,与门卫发生争执,给孩子也带来负面影响。
分析:多数家长对学生入校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关注较多,对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重视不足;对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关注的多,对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不知情、了解少。
4、家长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欠缺。
案例:家长带孩子乘坐班车时前拥后挤,抢占座位。更有甚者家长自己带头做违法的事,如酒后驾车、横穿马路、闯红灯、翻越栅栏等。
分析:老师应该直指家长在家庭安全教育上的误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从安全教育的源头上进行防范。
二、家庭安全教育学习知识,教会方法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由于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社会环境、职业背景等诸多原因,家长对家庭安全教育涉及内容不能系统全面的熟悉了解。因此,本校汇总12-15 岁中学生在校外所有需要家长教育的知识,运用PPT 课件讲解,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文字,通俗易懂的“转达”给家长。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教育。包括交通安全常识、游泳安全常识、用电用气安全常识、预防火灾常识、上网安全知识、日常起居的自我防护及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一是向孩
子传授烧伤、烫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二是被昆虫或者其它如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后的应急处理,三是其他情况下紧急处理和自我保护。
2、突发事件中的逃生技能训练。一是火灾中的逃生常识:主要向火灾传授火灾中的呼救技巧、逃离火灾现场的常识、遇到室外火灾时的应对措施。二是地震中的求生技巧:如将书包放在头上、靠墙根蹲下、迅速到平地上等。三是遇到龙卷风、泥石流、沙尘暴的时候的自救方法:室内的人立即关门窗、野外的要在高处的被风处趴下等。
3、珍惜生命,自护自卫。一要了解自己身体出现的特殊情况,不逞能,不做超越自己体能范围之外的事情;二要有防人之心,三要刚柔并济,机智应对,四要救人而不舍己,五要适当收敛光彩,不要炫耀自己。
三、掌握方法,科学施教
保护孩子是必要的,教育孩子自己注意安全,自己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实施中学生家庭安全教育,应该讲究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家长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育人者先育己,重视和发挥榜样的作用,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意识。
二是遵循生活课堂规则,提醒家长可以适时利用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告诉学生相应的“安全须知”,如玩火引发的火灾;
三是进行超前教育,预防为主,告诉家长,在孩子上网聊天交友、浏览网页时,特别要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做到文明上网、安全有度;
四是增加生存体验,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游泳池里练习,教其会游泳本领;学生最初骑自行车上路时,家长也要进行陪护;
五是加强亲子沟通,与孩子交心做朋友,注重孩子“心理安全”。希望家长首先坦诚面对孩子特异体质,帮助学生自爱自护;
六是主动配合学校、社区,形成教育合力。感谢家长能参加家长会培训,更期望家长的“知行合一”。本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深知学生的安全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密不可分。学校通过家长会先给家长上“安全课”,授家长安全之“渔”,再紧密配合,给孩子撑起安全的天空。在当天的家长会后,一名熟悉的家长跟我说:“原先觉得学生安全就是学校的事,学生进入学校,就是学校负责任了,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到家长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2014年暑假期间,我们学校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为零。事实充分证明,家长的教导、引领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重视并承担起家庭安全教育,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安全事件就会减少甚至有可能杜绝。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孩子能够安安全全的生活,健健康康的成长,直接关系的教育的成败,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兴衰。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在保护好孩子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是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除了在假期前夕发放有关宣传资料,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利用“校讯通”及时提醒家长、学生应注意安全事项等之外,还会在开学前夕专门召开家长会,进行家庭安全教育专题培训。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家庭安全教育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通过试卷调查、家庭访问、观察了解、个别谈话交流等不同形式,本人归纳总结,家长在家庭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1、安全教育有空洞说教倾向,安全教育有明显的滞后性。案例:八(1)班某学生突发腮腺炎,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该学生应该治愈后返校进班上课,但学生家长怕孩子学习跟不上,不听班主任劝阻,硬要把学生送到教室里上课。结果造成八(1)班有7名学生被传染腮腺炎,全班停课一周,最终不仅自己的孩子耽误了学习,也带来群体性的危害。
分析:本人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讲得多,停留在“不要干什么、要注意什么”等等之类的理论层面,用真实事例或者以案说理的少,让学生体验感知的少,以致于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家长缺乏相关安全知识,应对安全事件不力,造成事态扩大。
2、“重保护轻教育”的问题普遍存在。
在每一名学生进班前,家长需如实将学生特异体质如过敏史、健康异常、家庭疾病遗传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等情况告诉老师,便于学校教师针对个体,因人施教,也避免学生过度运动出现身体不适。但少数家长思想上有顾虑,担心学校不接收或者师生歧视,故意隐瞒事实,造成学校不知情现象,留下安全后患。
3、对学校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未能形成合力。
案例:本校要求在上课途中学生因病家长接其离校,家长在门卫处必须出具班主任填写的统一印制的《证明条》。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生病心急,不按规定交验,与门卫发生争执,给孩子也带来负面影响。
分析:多数家长对学生入校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关注较多,对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重视不足;对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关注的多,对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不知情、了解少。
4、家长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欠缺。
案例:家长带孩子乘坐班车时前拥后挤,抢占座位。更有甚者家长自己带头做违法的事,如酒后驾车、横穿马路、闯红灯、翻越栅栏等。
分析:老师应该直指家长在家庭安全教育上的误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观念,从安全教育的源头上进行防范。
二、家庭安全教育学习知识,教会方法对预防中小学生校外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由于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社会环境、职业背景等诸多原因,家长对家庭安全教育涉及内容不能系统全面的熟悉了解。因此,本校汇总12-15 岁中学生在校外所有需要家长教育的知识,运用PPT 课件讲解,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文字,通俗易懂的“转达”给家长。
1、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识教育。包括交通安全常识、游泳安全常识、用电用气安全常识、预防火灾常识、上网安全知识、日常起居的自我防护及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一是向孩
子传授烧伤、烫伤后的应急处理方法,二是被昆虫或者其它如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后的应急处理,三是其他情况下紧急处理和自我保护。
2、突发事件中的逃生技能训练。一是火灾中的逃生常识:主要向火灾传授火灾中的呼救技巧、逃离火灾现场的常识、遇到室外火灾时的应对措施。二是地震中的求生技巧:如将书包放在头上、靠墙根蹲下、迅速到平地上等。三是遇到龙卷风、泥石流、沙尘暴的时候的自救方法:室内的人立即关门窗、野外的要在高处的被风处趴下等。
3、珍惜生命,自护自卫。一要了解自己身体出现的特殊情况,不逞能,不做超越自己体能范围之外的事情;二要有防人之心,三要刚柔并济,机智应对,四要救人而不舍己,五要适当收敛光彩,不要炫耀自己。
三、掌握方法,科学施教
保护孩子是必要的,教育孩子自己注意安全,自己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实施中学生家庭安全教育,应该讲究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家长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中育人者先育己,重视和发挥榜样的作用,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意识。
二是遵循生活课堂规则,提醒家长可以适时利用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告诉学生相应的“安全须知”,如玩火引发的火灾;
三是进行超前教育,预防为主,告诉家长,在孩子上网聊天交友、浏览网页时,特别要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做到文明上网、安全有度;
四是增加生存体验,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游泳池里练习,教其会游泳本领;学生最初骑自行车上路时,家长也要进行陪护;
五是加强亲子沟通,与孩子交心做朋友,注重孩子“心理安全”。希望家长首先坦诚面对孩子特异体质,帮助学生自爱自护;
六是主动配合学校、社区,形成教育合力。感谢家长能参加家长会培训,更期望家长的“知行合一”。本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深知学生的安全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密不可分。学校通过家长会先给家长上“安全课”,授家长安全之“渔”,再紧密配合,给孩子撑起安全的天空。在当天的家长会后,一名熟悉的家长跟我说:“原先觉得学生安全就是学校的事,学生进入学校,就是学校负责任了,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到家长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2014年暑假期间,我们学校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为零。事实充分证明,家长的教导、引领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重视并承担起家庭安全教育,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安全事件就会减少甚至有可能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