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让高考作文的语言靓丽起来
【作者】 吴加强
【机构】 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高考中作文的重要性无容置疑,好的作文的精巧的构思,精确的立意,无不以语言为载体。一篇文章要鲜活感人,光彩照人,神奇动人,一定要让语言靓丽起来。所谓的靓丽的语言在高考阅卷评分中明确指出“精彩、生动”。靓丽的语言应该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韵味的。话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觉得要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招:
铺排联想,丰足“意蕴”
写作文的时候,善于运用联想,就可以比较从容。大到审题,选材,小到比喻夸张,都是把两个以上的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比如看到一个题目,立即联想到以前遇到的什么人,看过的什么新闻,见过的什么场景,听过的什么音乐,记住的什么名人名言,以及以前写过的类似的作文……,把这些材料进行一番比较,最后选出比较合适的,再经过一些思考加工,就比较有把握了。铺排可以使文章更有气势,铺排联想可以使文章更有意蕴。
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 《窗外人生》
还是唐人的清明雨,纷纷斜斜,销人魂魄;还是宋代的杨柳风,微微徐徐,迎于不凄。 《清明》 姚化勤
在文学的殿堂里,我可以朝谒曹子建,拜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玉扇踯躅杏花江南——人类那永恒的美、悲壮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在我的心灵中升华。
我还可以欣赏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繁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受阻于匈奴,九死一生,仍怀希望,终排除万难,凯旋归汉;史可法、谭嗣同、秋瑾、李大钊、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希望幻化成的执著信念带给他们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是希望使人们在险境、绝境中勃然奋发,努力抗争;是希望使人类代代生生不息,永远在历史的大道上奋勇向前。(高考作文《论希望》)
第二招:
惟妙惟肖,营造“画境”
作文中画境的营造通常有“画物”“画人”“画景”,惟妙惟肖的画境会使读者有一种画面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老坎的花狼狗总被村长的黑狼狗咬得遍体鳞伤。花狼狗落荒而逃后,黑狼狗便伸长脖子,对着天空汪汪地叫,黑狼狗高亢雄壮的欢叫声落满村里的沟沟壑壑。《两只狼狗》(画物)
台北市区的安全岛上,行人道旁,开满了一大片紫的、黄的、白的、红的小花,繁华美丽。《马缨丹翻身》林清玄(画景)
第三招:
化引诗句,荡起“诗意”。
名言、诗句经过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柯灵
但是现在,时代的喧嚣中,功名利禄与自私自利早已占据了那片净土,于是:当看到有老人跌倒,人们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众人聚集一起,不再铭记“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而是喋喋不休,一味地空发议论;当遇到困难挫折,不再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再满怀壮志“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作文片断
第四招:
整散结合,奏出“音韵”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要让学生作文的语言靓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平时一定要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看报、多练笔,多多积累,勤写短文。作文时,告诉学生还要积极尝试,大胆巧用这些技法,使用一些个性鲜明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等。学生能持之以恒这样做,一定会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使文章鲜活感人,光彩照人,神奇动人。
第一招:
铺排联想,丰足“意蕴”
写作文的时候,善于运用联想,就可以比较从容。大到审题,选材,小到比喻夸张,都是把两个以上的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比如看到一个题目,立即联想到以前遇到的什么人,看过的什么新闻,见过的什么场景,听过的什么音乐,记住的什么名人名言,以及以前写过的类似的作文……,把这些材料进行一番比较,最后选出比较合适的,再经过一些思考加工,就比较有把握了。铺排可以使文章更有气势,铺排联想可以使文章更有意蕴。
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 《窗外人生》
还是唐人的清明雨,纷纷斜斜,销人魂魄;还是宋代的杨柳风,微微徐徐,迎于不凄。 《清明》 姚化勤
在文学的殿堂里,我可以朝谒曹子建,拜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玉扇踯躅杏花江南——人类那永恒的美、悲壮的爱,在历史长河中闪烁,在我的心灵中升华。
我还可以欣赏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繁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受阻于匈奴,九死一生,仍怀希望,终排除万难,凯旋归汉;史可法、谭嗣同、秋瑾、李大钊、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希望幻化成的执著信念带给他们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是希望使人们在险境、绝境中勃然奋发,努力抗争;是希望使人类代代生生不息,永远在历史的大道上奋勇向前。(高考作文《论希望》)
第二招:
惟妙惟肖,营造“画境”
作文中画境的营造通常有“画物”“画人”“画景”,惟妙惟肖的画境会使读者有一种画面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老坎的花狼狗总被村长的黑狼狗咬得遍体鳞伤。花狼狗落荒而逃后,黑狼狗便伸长脖子,对着天空汪汪地叫,黑狼狗高亢雄壮的欢叫声落满村里的沟沟壑壑。《两只狼狗》(画物)
台北市区的安全岛上,行人道旁,开满了一大片紫的、黄的、白的、红的小花,繁华美丽。《马缨丹翻身》林清玄(画景)
第三招:
化引诗句,荡起“诗意”。
名言、诗句经过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梢,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乡土情结》柯灵
但是现在,时代的喧嚣中,功名利禄与自私自利早已占据了那片净土,于是:当看到有老人跌倒,人们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众人聚集一起,不再铭记“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而是喋喋不休,一味地空发议论;当遇到困难挫折,不再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再满怀壮志“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作文片断
第四招:
整散结合,奏出“音韵”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要让学生作文的语言靓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平时一定要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看报、多练笔,多多积累,勤写短文。作文时,告诉学生还要积极尝试,大胆巧用这些技法,使用一些个性鲜明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等。学生能持之以恒这样做,一定会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使文章鲜活感人,光彩照人,神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