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小学低段渗透数学算理知识

【作者】 钱丽芝

【机构】 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常言道:生丕饭不好蒸,夹生饭不好吃,这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用在教育上来说就是要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把握好,作为教师,特别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就更不用说了。刚跨入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脑海中一片空白,入校后一点点在他们身边发生的事都会对其形成极大影响,在他们简单思维中形成定式,所以笔者认为一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需要注意而又是最重要的教学阶段。说到这,想起一件事,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一次与朋友几个人在一起闲聊,一朋友问另一个朋友小孩,“树上有十只小鸟被猎人打了一只还有几只?”小孩不加思索立马回答:小儿科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其他的被吓飞了。而后我想了很多问题,也担心过。照这样理解的话如果教师教学类似的问题,如10减1等于几?试想学生会怎样回答?该怎样回答?有可能回答等于0,教师将如何向学生讲解?数学算理知识如何正确的在小朋友的脑海中形成呢?这就是我们当教师的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带着疑惑,我与许多朋友、老教师探讨过,查阅过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就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算理知识,被某些非知识性文化环境,视屏广告把小学生一片圣洁的脑海搞得稀里糊涂混淆不清,搞一些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东西影响了孩子们正常的算理知识的学习掌握。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同志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经过各位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多年的努力编写而成,里面既是教育经验的结晶,也凝聚着无数教育者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很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希望看到孩子出类拔萃,门门100分,次次100分,急功近利的教育导致部分家长打着给孩子打好基础的幌子,参加各式各样的奥数学习班,做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我认为: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一二年级不要误导孩子接受一些非课本内的数学知识,要让孩子们正常学习和掌握最基础的算术理论知识。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我将自己的一些观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以教材为核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习惯。
  当今世界是知识竞争的时代不假,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要求他们多学技能、多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一点不错,但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启蒙教育,有的不良习惯一旦从小养成终身难改,特别是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就像学数学启蒙时的最基础的算理知识,一定要让孩子正确形成巩固。在这方面老师和家长们切记,多用实物、实事做比仿,制造和有意设置环境让孩子理解、掌握。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只有更多采用此方法来增加孩子的记忆和理解。家里就实实在在的教一些“3只小鸡加2只小鸡共有几只?停车场里有5辆小车开走3辆还有几辆?”类似的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理解,自然在他们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数学算理知识,顺理成章也为他们将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扎扎实实的基础,确实对孩子有百益无一害。在这方面我们“人教版”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上也是这样合理编排的,在这个学龄段最好不使用任何其他课外辅导资料,以课本为主线创设一些事物环境让孩子学习基础的数学算理知识是最佳的选择。
  其次,注重生活数学的积累,把孩子的学数学和生活中用数学结合起来。
  不要盲目拜师学艺,由于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但教育和学习是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以求成盲目投师。学校教师许多即是家长又是为人之师,我们深知每天孩子回家坐在电视机前会看到许多不该看的、不该学的东西,如今信息时代广告不难看出只要钱,不讲质量,不管真假,什么“跟着某某学,全包上大学”“读了某些书,考试不会输”等等类似东西,搞得家长们人心惶惶,为了孩子的学习有的会乱偷师学艺,要注意知识是靠一点点积累,靠学校教师正确教导、学生认真学习而来,一切投机取巧,想走捷径,都会枉费心机。孩子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生活解决问题的需要才会逐步的增长,我们需要把孩子在学校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消化掉,也就是让孩子在他的生活视野中用一用他学到的数学知识。否则,长期的摄入而不消化就会造成学习上的“消化不良”,出现厌学等问题。学习与运用的结合使孩子既学得有兴趣又能积累经验,何乐而不为?
  再则,利用数学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够将数学教学与游戏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游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例如,根据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喜欢探索的特点,在学习了各种图形之后,让学生做操作性的数学游戏——七巧板拼图游戏,告诉学生游戏规则,让他们自己动手经历拼出各种图形,并发现蕴涵在其中的数学关系。
  最后,加强数学学习时的有效指导,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小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他们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和父母的精心指导和帮助,这样才能使低段年级小学生及时地整理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且促使他们将学习的知识结构化。特别是能够将学生前面所学的知识通过图形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且要及时发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错误认识,并加以纠正,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够理清思路,从而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出数学知识网络,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和家长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的目标要求,及早发现学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小学生吸引到数学知识王国中去,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达到使孩子获得在数学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