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石有平

【机构】 甘肃省高台一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课堂、课外、校外三个途径强化德育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实践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在尝试、实践、创新、感悟、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德育工作  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思想品德的发展。
  新课改在德育方面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五爱”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与道德修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成为适应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因此,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就必须强化德育工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真正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
  德育就是培养人的教育,学校是实施德育最主要的阵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多年来,追求高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线”,于是德育退居“二线”、“三线”,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已成为不辩的事实。应试教育造就的高分低能的人才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学校园,中学生行为习惯差、法律意识淡薄、自私心理重、不尊重师长、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等现象较突出。学生中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敲诈勒索、谈情说爱等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独生子女、留守子女、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教育问题,网络、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的影响等都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马加爵”现象充分说明,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注重德育实践课的开展。
  德育实践课是教育学生的最佳途径。多年来,我校德育活动课的开展主要从课堂、课外、校外三个途径进行。实践证明,只要精心组织,大胆尝试,就一定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课堂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注重学生实践活动,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校在德育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专题探究、网页浏览、网页搜寻等,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网络教学中既学习知识,又培养品德,达到“求知”与“成才”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我校多年来坚持开展、成效显著的德育实践活动。我们坚持每学年秋学期对新入校的高一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把军事训练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坚韧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了主题鲜明的德育活动班会课。如“感恩守法、立志成才”、“人格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做廉政小公民”等。只要精心组织、充分准备,让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共同探究,在实践中锻炼、尝试、创新,体验自我主动、师生互动的喜悦,就能达到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成长、发展的目的。
  2、课外德育实践活动课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近年来,我校将德育实践活动课拓展到课堂以外,通过一系列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品德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结合节庆日文艺演出等德育实践活动突出德育教育内容,将安全、法制、国防、艺术教育等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青春华彩”文化周系列教育活动(包括诗歌朗诵、诗歌征文、师生书画展览、运动会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比赛”、“高尚人格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演讲、征文)、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及征文评比活动等,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展示美、创造美。特别是我校成功举办的十三届“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颂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有45名学生的诗作在国家权威期刊《诗刊》、《诗人报》上发表。这一活动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奖,也早已成为我校特色独具的校园文化活动。二是举办各类课外专题讲座、报告会、主题演讲活动等。如青少年“入团宣誓”、“清明扫墓”、“十八岁成人仪式”、“感恩守法、立志成才”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题突出,针对性强,教育意义较为深远。三是先进事迹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评选、优秀学生典型事迹表彰大会、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表彰奖励等活动,宣传师生中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四是开展了“爱我母校”主题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前进中的高台一中”、“文明礼仪教育”等专题片,参观学校德育室、荣誉室、校史馆、天文台等,让学生了解校史,鼓足信心,团结奋进。
  3、我们积极延伸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如我们组织教师、学生参加高台县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和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高台县“三下乡”活动、“张掖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义务植树活动”“周末广场文艺演出活动”“中国工农路军红西路军纪念馆落成典礼”“爱国歌曲大家唱”“西路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使校外活动和校内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也使学生得到了课内、校内所没有的有益的教育和锻炼。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德育即生活。德育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学生是生活的主人,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因此,在德育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自我感悟,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感悟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教育学生既要自主探索,又要团结合作;在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不断获得个人道德的发展,并促进集体德育水平的提高。
  四、注重师德教育。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师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在德育教育中,必须注意四点:其一,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唯有尊其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二,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品质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三,以身示范,情感育人。教育无小事,时时有教育。只有融入学生之中,在平等、亲近、和谐、民主的友好平台上,师生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而以身作则的无声教育胜过无数空洞的说教。四是用真诚和赞美激励学生。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和热情的赞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品德、塑造人格为主要内容,集课堂、校内、校外于一体,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有效利用校内校外资源,打造让形式发展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