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

【作者】 李竹花

【机构】 山东省潍坊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主要记录学生在某一时期所取得的进步,通常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
  一方面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能看到学生努力学习的结果,并可使学生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
  一、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
  1.引领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对任何被评价对象所做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进行的。因此,有什么样的评价内容,被评价对象就会注重哪个方面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被评价对象就会向什么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评什么、怎样评,将有力地引导被评价者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这些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来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发挥着导向功能。例如,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时,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是其标准之一,这一标准将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就学生而言,地理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况、行为表现、体态表情、思维方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以及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地理审美情趣和鉴赏力、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
  现在地理高考由知识立意为主转为能力立意为主,这就需要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由传授知识转为培养能力。地理无图不成题,我们把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作为重点,在课堂讲解中突出图文结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一图多用和多图并用,例如学习区域地理,利用一幅地图,让学生由表及里挖掘图中信息,掌握这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区域农业、工业、交通的区位因素,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既可以从中读出其分布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又可以与北美洲同类气候分布图比较,得出其差异及形成因素。还可以利用两三幅图进行区域比较,突出区域特色,学生在梳理知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我们以图为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得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2.诊断作用
  汇集课堂中、课堂下所有可提供的地理教学信息,通过采用测验、问卷、观察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检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评价标准对被评价对象是否达标进行判断,以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通过教学上的诊断,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哪些方面应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哪些方面需要加以改进。让学生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3.激励作用
  教学评价对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鉴定和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往往是一次强化和推动,促使评价对象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的作用。让学生切身感受评价带来的快乐。
  4.管理作用
  科学的地理教学评价,既可以对师生的教与学是否达到目标起检查监督的作用,使师生看到目前的状况与目标的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途径,也可以对师生的教与学达到目标的程度提供证明和鉴定,为选拔人才、实施教学奖惩等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
  【附】地理课堂评价方案
  评价标准
  1、课堂评价(学科班长A具体负责)
  ①课堂上积极主动展示(包括口头和书面):好(+3分);不错还行(+2分);一般(+1分);
  ②课堂上充满激情点评、质疑:好(+3分);不错还行(+2分);一般(+1分);
  ★周末老师主持评出高效点评、质疑之星,和优秀学习小组,排出小组名次和个人得分明细表。
  ★学科班长依据课堂实际表现当堂总结,并将一周汇总交值周班长。
   2、作业评价(学科班长B具体负责)
  ①小组作业及时交齐+1分;②根据老师批阅情况,每节课老师公示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个人+2分,小组+2分。
  (注:发现抄袭作业者取消该组当周本项评价资格)。
  ★每周末排出小组名次和个人得分明细表。
   3、 阶段性学习和单元过关评价
  ①阶段性学习检测后,依据小组平均分排出名次,依次奖励前五名小组30分、25分、20分、15分和10分;进步较大,排前三名的小组依次奖励:30分、20分和10分
  ②单元过关依据小组平均分排出名次,依次奖励前五名小组10分、8分、6分、4分和2分.
  4、 激情评价
  老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结果给优秀小组赋分(+3分)  
  二、评价实施中的反思                                                               
  我校构建的这一地理评价体系效果比较明?显,(下转第61页)(上接第31页)这样的评价大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所有进行评价实验的班级中,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达到了90%。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家长的满意率达到了93%。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老师也有很大收获,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心灵得到感化,成为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
  由于我校这一评价体系还处在初始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评价方式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操作以及评价内容的整合等方面还存在疏漏。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存在人为情感因素。由于教师任教的学生多,在实施评价中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对它加以改进、补充和完善,使到这一评价机制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真正起到推动课程改革实施和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