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音乐教学担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任
【作者】 戈川蛟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沃土,特别是音乐不具有语意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让想象和联想有了更广阔的训练空间,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编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音乐实践。
关键词:小学音乐 创新能力 培养 担当重任
创新能力是立于竞争社会不败的重要武器,是民族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作为奠基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必然不能推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因此,新课标要求“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通过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创设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感受与体会。
一、营造愉悦民主学习氛围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创新思维培养做起。音乐与其他学科不中,它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加之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营造愉悦民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到心理自由与安全,从而放开想象,无束思维,自然就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从而获得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反,如果我们不注重这一氛围营造,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就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与思维的积极性。一方面,拥有一颗爱心。教师要从严师转变成慈师,要用一颗爱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脸上的微笑,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才能从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师生情朋友谊,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拥有年轻的小学生心态,能运用具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教态,与学生能进行和谐沟通等等,都能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参与。
二、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思维运动的两种方式,都是创新思维不或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着力引导学生放开想象,自由联想,特别是想象力。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只有让学生插上这有力的翅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我们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大阅兵的录像,学生们看时个个聚精会神、不由自主的被大阅兵激动人心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同学们看得兴致勃勃,边看边模仿。待看完录像后,再播放《玩具兵进行曲》音乐,让学生们根据音乐情绪和内容自由想象并创作,如玩具兵走队、拿枪、扛枪等动作,再通过启发、提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象创作。学生们积极投入,创作了很多动作,表现了各种情景,个个情绪飞扬的,被自主创作出来的动作开怀大笑,由此感受到了想象的乐趣,创作的乐趣。因此只要我们多引导,多激励,在适当的音乐氛围下,就可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音乐创编实践
新课标明确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加强音乐创编,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实践能力。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引导学生创编节奏。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效果,甚至是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节奏,更要表现节奏、创编节奏。后两者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是学生最擅长的方式之一。通过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这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从而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创编节奏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创编歌词是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实践能力的常用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实践中,我们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歌词,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根据音乐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创编动作来表演是音乐欣赏课教学重要策略,这也是学生乐于音乐、喜爱表演的一种原因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常常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表演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此外,鼓励孩子大胆当好一名出色的演员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当好一位热心的观众,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总之,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勇于担当起培养重任,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创编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获得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浅谈[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2]王炜,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J].甘肃教育,2015年。
[3]赵可佳,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年。
关键词:小学音乐 创新能力 培养 担当重任
创新能力是立于竞争社会不败的重要武器,是民族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作为奠基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必然不能推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因此,新课标要求“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通过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创设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感受与体会。
一、营造愉悦民主学习氛围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创新思维培养做起。音乐与其他学科不中,它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加之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营造愉悦民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到心理自由与安全,从而放开想象,无束思维,自然就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从而获得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反,如果我们不注重这一氛围营造,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就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与思维的积极性。一方面,拥有一颗爱心。教师要从严师转变成慈师,要用一颗爱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脸上的微笑,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才能从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师生情朋友谊,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拥有年轻的小学生心态,能运用具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教态,与学生能进行和谐沟通等等,都能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参与。
二、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思维运动的两种方式,都是创新思维不或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着力引导学生放开想象,自由联想,特别是想象力。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只有让学生插上这有力的翅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我们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大阅兵的录像,学生们看时个个聚精会神、不由自主的被大阅兵激动人心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同学们看得兴致勃勃,边看边模仿。待看完录像后,再播放《玩具兵进行曲》音乐,让学生们根据音乐情绪和内容自由想象并创作,如玩具兵走队、拿枪、扛枪等动作,再通过启发、提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象创作。学生们积极投入,创作了很多动作,表现了各种情景,个个情绪飞扬的,被自主创作出来的动作开怀大笑,由此感受到了想象的乐趣,创作的乐趣。因此只要我们多引导,多激励,在适当的音乐氛围下,就可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音乐创编实践
新课标明确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加强音乐创编,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实践能力。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引导学生创编节奏。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效果,甚至是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节奏,更要表现节奏、创编节奏。后两者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是学生最擅长的方式之一。通过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这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从而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创编节奏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二)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创编歌词是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实践能力的常用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心中的情感及对音乐的理解。实践中,我们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来创作歌词,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根据音乐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创编动作来表演是音乐欣赏课教学重要策略,这也是学生乐于音乐、喜爱表演的一种原因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常常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表演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此外,鼓励孩子大胆当好一名出色的演员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当好一位热心的观众,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总之,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勇于担当起培养重任,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创编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获得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瑞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浅谈[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2]王炜,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J].甘肃教育,2015年。
[3]赵可佳,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