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 王林娟
【机构】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城北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能否学好英语,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生是否对其感兴趣。学生要学,才能学好;否则就是赶鸭子上架,事倍功半。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成为恶性循环。要让学生学的轻松,就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小窍门。
在一天中,课堂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效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一个通用的可以推广的方法就是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在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踏上教师这个舞台已有几十年,作为英语教师的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是结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此外,课堂上经常出现以下现象。
(1) 在探究活动中,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参与。然而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2) 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当让学生在全班用英语汇报反馈时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不难看出课堂设计的肤浅与浮躁,这较高的投入却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为此,我从去年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设计精练有效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提高,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一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2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要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避免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
一是认真学习教育学知识,从理论的高度摆正教学的心态。没有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力强过他人。可是如果不问学生基础与能力的现状,任意扩充教学内容,拔高能力要求,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极有可能连最基本目标都达不到。
二是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年龄阶段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三是通过各种手段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对作业批改和考试情况作记录与分析、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学生个别谈话等。
2.2 以人为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是重视知识的引入。一堂课的引入如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教师要营造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开始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学生才不会从心底抵抗教学的进程。
二是把握知识发生、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
三是重视课堂小结的准备。由于记忆与遗忘始终相伴,并且不同学生的记忆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课堂小结决不能草率应付了事,要想法让学生回顾与整理自己的思路。
四是精选练习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搞题海战术。通过精选,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能从中提示某种规律或概括出方法的,能纵向或横向扩展、具备一题多解功能的题材目成为学生手中应用和巩固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能在作业的同时既用新知又能复习旧识就更好了。
2.3 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先是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共同营造认知情绪、思维状态呈现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自身的心理品质、意志品质得到最佳发展。
再者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有效的学习指导,要把握好五个关键点。一是适时,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与指导,以取得最大效益。二是适度,指导既不要包办代替,和盘托出,也不要指导不足,让学生手足无措,过犹不及。三是适当,指导的针对性要强,解决学生急于想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四是适合,指导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五是适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和需求,激励、唤醒、鼓舞,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其次师生互动已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并被教师主动地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然而仅有互动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实效性的互动屡见不鲜,互动承载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课堂上频繁而有效的互动,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的挑战是巨大的,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
最后新课程强调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自主不是自流,它恰恰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成为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实质的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的而不是少数的。
在一天中,课堂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课堂效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一个通用的可以推广的方法就是优化课堂评价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在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踏上教师这个舞台已有几十年,作为英语教师的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是结果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此外,课堂上经常出现以下现象。
(1) 在探究活动中,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参与。然而常有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和规程进行操作,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2) 有时候组内的个别学生承担了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成了小组的主角,部分学生在小组中只是一个旁观者。当让学生在全班用英语汇报反馈时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不难看出课堂设计的肤浅与浮躁,这较高的投入却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为此,我从去年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设计精练有效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提高,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一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2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要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避免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
一是认真学习教育学知识,从理论的高度摆正教学的心态。没有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力强过他人。可是如果不问学生基础与能力的现状,任意扩充教学内容,拔高能力要求,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极有可能连最基本目标都达不到。
二是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年龄阶段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三是通过各种手段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对作业批改和考试情况作记录与分析、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学生个别谈话等。
2.2 以人为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是重视知识的引入。一堂课的引入如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教师要营造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开始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学生才不会从心底抵抗教学的进程。
二是把握知识发生、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
三是重视课堂小结的准备。由于记忆与遗忘始终相伴,并且不同学生的记忆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课堂小结决不能草率应付了事,要想法让学生回顾与整理自己的思路。
四是精选练习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搞题海战术。通过精选,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能从中提示某种规律或概括出方法的,能纵向或横向扩展、具备一题多解功能的题材目成为学生手中应用和巩固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能在作业的同时既用新知又能复习旧识就更好了。
2.3 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先是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共同营造认知情绪、思维状态呈现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自身的心理品质、意志品质得到最佳发展。
再者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有效的学习指导,要把握好五个关键点。一是适时,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与指导,以取得最大效益。二是适度,指导既不要包办代替,和盘托出,也不要指导不足,让学生手足无措,过犹不及。三是适当,指导的针对性要强,解决学生急于想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四是适合,指导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五是适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和需求,激励、唤醒、鼓舞,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其次师生互动已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并被教师主动地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然而仅有互动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实效性的互动屡见不鲜,互动承载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课堂上频繁而有效的互动,对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的挑战是巨大的,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
最后新课程强调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自主不是自流,它恰恰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成为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实质的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的而不是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