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作者】 李 伟 陈丽娟 季顺欣 陈景华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培养应用型医学美容人才,是实现医学美容技术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人才对接的关键,我校围绕高层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制订并实施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制度改革,建立更加有效的培养计划,培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医学美容技术;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
  近年来,人们对美的要求与日俱增,美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美容行业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中专以下学历占总从业人员的90%[1],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美容行业,高素质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亟待引进,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技术及整个美容行业的品质[2]。培养应用型医学美容人才是实现医学美容技术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人才对接的关键[3],因此美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于2006年开始开展医学美容技术本科教育,围绕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制订并实施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美容技术专业的办学经验,经过近10年的潜心研究与探索,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建设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以医学美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确立教学计划,构建课程体系。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本专业以“面对美容市场,注重专业技能,深化教学教改,强化人才质量”为总体思路,借鉴国内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岗位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以下技术及能力:中、西医学及医学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中、西医学美容实用技术;中医药美容保健技术;美容中药化妆品调配、研发及营销技术;美容岗位所需的医学美容服务技术;教育培训及经营管理能力;一定的医学实验设计、分析及操作技能、一定的医学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在医疗美容机构、美容和化妆品企业、医学美容科研教育等部门从事医学美容专业技术服务、教育培训及经营管理工作;能胜任美容导师、讲师及美容顾问;从事美容师培训、医疗美容整形形象设计、化妆品调配及营销、美容仪器使用及维护、美容机构高级管理等工作;并可在医学院校、医院及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医学实验、教学科研及辅助工作。
  2.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
  为适应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我校以美容技术课程为核心,设置以下课程:
  公共基础课: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体育(形体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和高等数学。
  专业基础课:解剖学(含组胚)、生理学、病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分子生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医学美学、美容药物学、美容化妆品化学和护理学基础。
  专业课:美容实用技术、美容心理学、美容营养学、针灸学、医学统计学、推拿学、医学美容调护、化妆品与调配技术、美容皮肤科学、美容礼仪、美容保健技术、美容手术概论、美容业经营与管理、医学文献检索、就业指导、科研方法和美容医学造型艺术设计。
  选修课:美学欣赏、文学欣赏和音乐欣赏。
  其中主干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美容实用技术、医学美容调护、化妆品与调配技术、美容皮肤科学和美容保健技术。
  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使美容医学专业学生具备中西医基础知识及医学美容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季顺欣[4]等,通过对我校2009级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55名学生的14门主干课程的学习成绩,进行因子分析研究,证明了我院该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合理。
  3.围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修订教学计划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在美容专业中的指导作用,有别于其他短期美容技术培训,医学理论含量少,学生发展没有潜力,我们加强医学及美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在教学计划中,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医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医学美容技能的学习与锻炼,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工作需要为标准。在制定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计划时,向美容技术专业倾斜,如:制定解剖学教学计划时根据医学美容专业特点将皮肤解剖结构作为重点讲述,针灸及推拿等课程也着重讲解与美容及保健技术相关的知识及技能。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岗位技能,增加实践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实验、实训课占总学时的60%左右[5]。调整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的学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训课学时,如在制定《美容实用技术》、《美容保健技术》、《化妆品与调配技术》等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时,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课时的比例,使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之比接近1:1,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并达到一定的熟练性和灵巧度。并且采用课外实践活动、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得到有机的结合。
  二、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实验、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实际操作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建设相应的实训室及配套实训设备,满足学生实验、实训需求。本专业有美容技术实训室、美容保健技术实训室、中药化妆品配制实训室、美容形象设计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实验开出率达到100%,而且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加强了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力度;有科研实验室5个,包括细胞培养室、化妆品中药原料提取室、化妆品毒理测试室、化妆品质量检测室、小型化妆品生产车间,能够充分满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随着美容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以后仍需进一步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与内容不断完善与规范现有的实验、实训室,更新仪器设备,使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实现顺利过渡。
  三、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为促使医学美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企业通过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改革,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及人才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学校通过企业提供的资金和设备,不断改善硬件水平的不足,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及专业岗位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学生通过到企业见习、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岗位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熟练的职业技能。我校还通过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等方法,借鉴和吸纳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培训企业员工,到企业学习、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体验企业文化。企业技术人员也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上岗操作,在操作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生实习过程做综合评价。我们还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实现了培育学校人与职业人的有效对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求医学美容专业的教师既具有医学美容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老师,通过集体备课、听课,“传帮带”等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短期培训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我校还选派年纪轻、学历高的青年教师去美容公司、化妆品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吸纳校外专家为兼职教师,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来校兼职;聘请有关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教学与科研指导;同时还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校企教学研究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形成了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术精湛的教学团队,在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及学缘结构上合理的师资队伍。
  五、实习就业一体化
  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的学生,前三年在学校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第四年到企业实习,提高职业技能。我校建立以所在地佳木斯市为中心,向省内及省外辐射的立体化实习就业框架。学生到医学美容门诊和大型美容机构进行顶岗实习,掌握医疗美容市场的最新知识及相应技能,学生实习与就业顺利过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我校美容专业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生实习阶段的建设与管理,也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为了能更好的规范学生实习阶段的学习,我们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实实习结束后,学生本人进行实习总结,实习单位对其进行考核并鉴定,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必成为绝大多数院校的必然选择,社会对从业人员学历提高的期待及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使得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学生及家长的青睐。我校将围绕高层次医学美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继续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制度改革,建立更加有效的培养计划,培养医学美容技术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提高美容行业从业素质,这也是我们医学美容教育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韩秀萍.美容行业对美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09,(6):134.
  [2]武燕,刘茜,武琴琴.浅析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14-15.
  [3]杨智荣,赵晶.医学美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9):1467-1468.
  [4]陈景华,季顺欣,王传明等.关于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专业课成绩的因子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71-73.
  [5]陈丽娟,李建民,赵晶等.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6):1052-1054.
  作者简介:李伟,工作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硕士学位,讲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XJJ201503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BB121206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团队项目(JYTD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