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 魏春玲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英下乡华菱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思想人格的完善,使课堂教学获得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学校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和家长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要求,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一、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提高自身素养是很重要的。这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在语文课堂上要能够产生一种效果,即使是心静如水的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激情澎湃,不断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即使是再不愿学习的学生也能听得全神贯注,不断产生我要学习的欲望。这样,这个课堂才能不断动起来,学生教师有效互动,获得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激情的话语煽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为,以高尚的人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感受到受到感化,爱上语文课堂。语文教师要正直成为活的教材,成为充满情感,极富语言魅力的活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不断获得知识、认知、情感的发展,这样,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丰富自身的情感,博览群书,达到渊博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联系生活
  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联系生活,才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联想中,在观察思考中获得有效的发展,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经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猫》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践使学生获得有效提高。《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这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通俗风趣亲切,作者通过这篇文章状物抒情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这课的一个重要教学要求,就是使学生了解猫,学会如何状物抒情,使学生建立起爱护小动物的情愫。在学习本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猫,做到对猫的行为动作、生活习性充分了解。这样,通过观察猫,接触猫,学生才能对猫这种动物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猫通过语言展示出来,在写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与老舍的《猫》进行比较,分析文章在语言上的优势使学生获得认知水平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猫,学生可以不仅了解了猫,发现了猫的可爱,发展了对猫的感情,也可也有效促进学生对状物抒情这种表达技巧的认识,这为课堂有效教学《猫》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由发展中获得有效发展,更能使学生建立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这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爱上语文学习,不断激发语文学习的潜能,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所得。但如果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强,他们就不会主动配合教师教学,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强,即使教师怎样努力也是枉然,因此,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朗读法,这篇文章有许多优美而富含深意的句子,比如“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句话就直接表达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再比如,“细雨如丝,一颗颗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纸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等等,这些句子及优美又富含深情,只有在品读中,学生才能不断地感受到语言表达的魅力,才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深厚感情,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读出情趣,读出味道是很重要的。再比如,问题设置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设置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些对身心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扩大学生的阅历,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汲取养料获得发展。其实,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显著提升,因此,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对于提供语文教学质量作用重大。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建议学生对那些课外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少年周恩来》等等,通过有益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教师要为为学生留一些课外阅读时间,比如,每周抽出两节时间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教师引导的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他们的语文知识会得到有效积累,语言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感知生活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高,这样,教学质量才能正在得到发展,语文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黄培嫦.谈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联系[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24)
   [2] 崔庆波.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J]. 科技信息.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