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作者】 张 华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乌沙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为照顾大班额的每一位学生,搞“一碗水端平”,学生的思维节奏变得更慢,最终陷入“疲软”的状态。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严重制约着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高效发挥。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营造高效的教学情境 
  我们提倡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不做无效劳动,一节课能讲完的不占用两节。要尽可能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巩固、完成。教师除课下认真备课,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存外,重视课堂四十五分钟训练的速度、质量、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讲,要讲、练、巩固、提高、扩展有机地结合、统一,需要各有侧重。要敢于向自己挑战,否定旧我,塑造新我,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速度、要效率。在安排教学内容上,要保证教学知识含量多,教学密度大,做到丰富、多层而有效。在教学方法上,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教学方式,分清轻重,向课堂要效率,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加快教学节奏,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精讲精练,点到为止。努力使课堂教学形成严谨、有效、高效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中。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有效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表达以及饱满的热情、充满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的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简洁合理的过渡。好的过渡决定了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讲授时要保证过渡的简洁和条理,控制过渡的数量。教师应该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清晰理解。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课堂的主要任务,使讲授变得清晰。教师要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帮助学生找到学好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相信语文应走在新课程改革前面,用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作指导,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学生语文成绩才能真正提高。
  四、课堂要设计优质有效的板书
  教师要有优质的板书设计板书,是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高度总结。板书的优劣也是能否实现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效的板书,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是对与课堂教学的完整而有效的总结,对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拓展延伸都应该起到落实、强调作用。板书不应千篇一律,也没有固定模式,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参考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辅助以当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力求简洁明了好懂易记。如果把板书比作一张大网,那么文章脉络就是经线,课堂思路就是纬线,而知识点就是经纬线的交汇结节,只要设计得当,整张网就会呈现出主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状态,从而成为一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总之,合理而精辟的板书对于创造高效课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放下包袱,精心设计,力争每节课都能有一个高效的板书,为创建高效课堂服务。
  五、教师要善于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的过程。要想让反思为高效教学服务要从反思的途径和反思的内容两方面来把握。反思的途径首先应是教师对于本节课的自我检查,包括是否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学生的听课状态是否为教师所控制,学生是否积极投入课堂,配合教学活动。还要与其他教师沟通,参考旁观者更为清醒客观的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反馈发现其中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再有通过个别反馈来查缺补漏。反思的内容应该包括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和成功之处。对一节课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认真详尽第进行剖析不是为了挽回什么而是及时地改正错误、查找疏漏,为今后的教学总结经验和教训,使之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教师要摆正心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将教学中的困惑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实记录并总结。同时应该积极获取学生和同行对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实现课堂高效。
  总之,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