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关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作者】 夏洪彬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鱼河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目前,缺失了父母监护的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学习情况的不佳、行为习惯的不良、人格发展的不健全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留守儿童  德育教育  方法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而夫妻双双外出务工,致使在家上学的农村孩子缺失了父母的监护。缺失了父母监护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学习情况的不佳、行为习惯的不良、人格发展的不健全等等。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那么,面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该从何做起?
  首先,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什么缺失了父母的监护,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就会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家是孩子温暖的“巢”,孩子正是从家中获得安全感、自豪感的。由于父母均长期在外,和社会上、学校里、班级中的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总在内心深处存在一种潜在的不安全感。他们与人有一点小摩擦就较真,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故而跟人相处充满警惕甚至敌意。一旦遇到一些再小不过的矛盾,他们都会感到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侵犯”。由此而来的不安全感致使他们慢慢产生“捍卫自己”的不良心理。于是打架、思想偏激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
  从家庭的角度分析,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父母无意识间对孩子的影响等都是孩子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而留守儿童,缺乏的正是父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无意识的影响。这种缺失自然形成了家庭教育上的空位。也正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孩子成为了无头的“苍蝇”,是非意识的淡薄、荣辱观念的淡化等自然会影响孩子的所作所为,行为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也就不难想象了。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脆弱与不成熟,加上孩子们普遍比较差的自律意识,以及贪玩、好动等特点,还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造成了不能有效地辅导孩子功课的结果。学习成绩的下降,也就导致了留守儿童进取心的下降、自尊心的变弱。这样,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亲情关怀的这些远离父母的初中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就或多或少地出观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在亲情的缺失方面,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要给留守儿童建设像家一样温暖的“巢”。例如,与社会爱心人士合作为留守儿童找到“爱心妈妈”,在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情热线”等,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
  在家庭教育的缺失方面,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像孩子的父母一样给孩子父母般的教育。例如,学校可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学校可以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授课教师,由教师担任孩子们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对所管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要“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孩子有了“代管家长”,学习成绩自然可以提高,人也就变得活泼了。再如,可以实行“家庭寄宿”制。政府应吸引多方社会力量的介入,支持在学校建立“家庭寄宿”制,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像家庭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让管理员像家长一样,宿舍像家庭一样,让留守几童在学校感受家庭的温暖,以唤起其自信,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集体归属感,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此外,还可以给留守儿童制作成长记录袋,定期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讲谈活动等“替代”他们的父母,像父母一样有针对性地教育与影响孩子。
  在孩子自身的成长方面,采取的德育方法或策略是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弱点,促使他们在心理上成熟起来。具体说来,一是能够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进行细心的观察与及时的沟通,以便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三是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认真分析挫折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耐挫力,让其心理不断地成熟起来;四是加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以便正确地认识自我,看到自己优秀的地方,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完善自己的人格;五是改善他们对生活的自我体验,以便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增强法制、纪律观念,学会用愉快的情感体验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总之,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儿童时期是各个成长阶段中至关重要的,它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极为重要。为此,学校、教师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不仅要为他们建设像家一样温暖的“巢”,而且还要肩负其父母一样的“家庭式教育”以及必不可少的“成长式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课题编号:2015B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