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爱是一粒种子,有播种必然就会有收获

【作者】 王春莉

【机构】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城北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案例背景:我从乡下调入县城,接手了当时的四(5)班。这个班有积极上进的良好班风,学生们都能主动、认真地完成各项作业。当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其他同学会义不容辞地上前帮忙。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他们了。但是,班里的一个孩子却令我很是头疼。这是一个厌学的孩子,他叫唐龙龙。刚来到学校的时候,我就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他的大名,而我又新接他们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想到自己刚来学校上班就碰到这样一名学生,着实让我头疼了一阵子,然而经过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案例:
  开学第一天上课,我正讲着课,忽然,从一个角落里发出了一阵讲话的声音,我抬起头,却没有找到是谁发出的声音。于是,我继续讲课,可是讲话声一直不断,我停下讲课它继而也停止。我有些生气,大声问道:“是谁在说话?”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向唐龙龙。我大声命令他:“站起来!”只见一个瘦弱的身影从椅子上站起来,表情很无所谓。我对他说:“你不仅没学到知识,你还影响了其他同学”。这时,一个女孩在我身边悄悄地说:“杨老师,您不用管他,其他课他也这样,我们都习惯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唐龙龙,你为什么上课要讲话?能跟老师说说吗?”我和蔼地问道。“因为我不喜欢上学!”他小声地说着,还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睛里充满了不屑。放学时,我把作业写在了黑板上,我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唐龙龙,抓紧时间记作业啊!” 而他手里摆弄着钢笔,嘴里嘟囔着:“我记下来了。”第二天,全班唯独他没有交作业,肯定是前一天他连作业都没有记。
  渐渐地,我发现了他与其他孩子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上课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一只手托着腮,一只脚踩在凳子上,眼睛出神地望着窗外。我过去拍拍他,示意他认真听课,回应我的还是一双不屑的眼睛。因为作业记得不准确,他不完成作业已是家常便饭。
  案例分析及措施: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位他曾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老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于是,我开始冷静地思考: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方式教育他?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上课听不懂,能完成作业吗?如果觉得上课没有乐趣,能让他愉快、准时地进入教室吗?如果得不到老师足够的爱,阳光能照进这颗已封闭许久的心吗?是啊,优等生固然要爱,但是问题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通常,若我们能给他们以真诚的爱、炽热的爱,能给予信任,发自内心地去开导他们、启发他们,并设身处地去体察他们,帮助他们发现被掩盖与歪曲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就能克服自己的旧习,争取上进。所以,我决定改变策略,用爱心来征服这颗麻木的心。
  我决定用真情打动他,于是,我对他展开了温柔攻势。在课堂上,遇到简单一点儿的问题,我就会叫他起来回答,开始他说话结结巴巴地不成句,我就鼓励他:“别紧张,慢慢说!”开始别的学生还会嘲笑他,渐渐地,同学们看到了他点滴的进步,迎接他的不再是同学们的嘲笑,更多的是一份鼓励。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看一些漫画书,书本上画的图画很漂亮。半个月后,学校要求出国庆黑板报的时候,我就叫他来画报头,其他的同学很是吃惊。开始,他不情愿,我耐心地给他做工作,鼓励他,最终他接受了这个任务。当唐龙龙同学画好报头后,全班同学都响起了掌声。后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用温柔的话语肯定他的进步,指出他的不足。我发现,他的表情不再冷漠了。
  教育成效:
  有一天,我特意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了《校园墙报荟萃》、《人物素描》两本书给他看,并告诉他,以后的墙报、黑板报的绘画部分由他负责。他很高兴,抱着这些书爱不释手,一屁股坐在课桌上就看起来。后来,他小声地对我说:“杨老师,这学期期末我争取数学及格。”我听了,心里顿时感觉暖暖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认真多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在上学期的期末统考中,他考取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数学73分,语文72分,英语68分。
  现在,虽然唐龙龙的身上还有许多缺点,但是看到他点点滴滴的进步,我很欣慰,我会用爱心、诚心、耐心、关心去感化他,感化这颗稚嫩的心。
  反思感悟:
  通过这一年来对唐龙龙的教育,我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1、面对差异需要一颗宽容的心。承认差异是不难的,可当面对差异时,要正视它却不容易。正确地对待、处理差异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个性,教育学生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以前我往往比较注重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去纠正它们。可收效不大。现在我把注意力放在发现学生的优点上,去激励他们继续向优点方面发展,激励他们前进,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接着就会去追求下一个成功。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真正的在爱着我的学生们,但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与一个真正有大爱的人,或者与一个母亲对于孩子那种无私的爱,我还欠缺的太多太多。记得一个人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命是悲哀的。诠释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 我坚信,爱是一粒种子,有播种必然就会有收获。三尺的讲台是我的人生舞台,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将是我一生郑重的承诺。只有用爱付出,才能雕刻出人类最美的灵魂和情感,才能雕刻出人的潜能,才能雕刻出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体现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