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利用半途效应促进中职生实现学习目标
【作者】 刘海波
【机构】 山东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通过中职生这一群体的学习特点,运用心理学现象的半途效应,通过老师对学生在半途中的适时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关键词:中职生 半途效应 目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生与高中生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期,思想活跃,积极性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毅力和恒心,往往在学习或生活中存在3分钟热度,一开始积极性很高,一段时间后就会厌烦甚至放弃,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学习没有动力,得过且过,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整天无所事事,无心向学;个别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顶撞甚至辱骂老师;缺乏自控力和毅力,往往开始学习热情高,也能配合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但越到最后,放弃学习的人越多,最后以失败告终。
二、半途效应的涵义及产生原因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犹豫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
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因此选择目标的时候不能自轻亦不能自大,恰到好处最合适。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
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因此要求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精神。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
对于目前的中职生,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往往会在中途放弃既定的目标,形成“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由于中职生本身学习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更容易半途而废,因此,如何帮助中职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克服“半途效应”刻不容缓。
三、“半途效应”对于教师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中职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没有动力,更没有学习目标,这时,就需要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帮助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目标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而定,更要注重目标订立要切合实际,不能大而宽。比如英语教学,可以先让学生从单词背起,作为第一个目标,然后再学会语法,作为第二个目标。一步一步来,最终实现学好英语这个大目标。为此,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从小事做起,逐步进行,培养自己的大毅力,最终实现自己的大目标。中职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自制力差,往往中途就放弃,因此意志力培养非常重要。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尝试着去解决,并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让他知道“我行,我可以”。事物从来相辅相成,此长彼消。比如,一天背诵一首诗,一天记住10个英语单词等,最终实现全部背过所学知识。从小事情就可以培养大毅力,其道理就在其中。
三是培养兴趣能够激发毅力。人说兴趣是毅力的门槛,这话是有道理的。通过培养中职生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转变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学生发现学习乐趣,真正的体会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有趣的竞赛,像英语竞赛、数学竞赛、背诵古诗文比赛等形式,通过以赛带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通过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毅力,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是巧妙利用各种挫折提高耐挫力
中职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触发联想。进行挫折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条,很难收到实效,必须遵循“从游泳中学游泳”的基本原则,从“挫折中悟挫折”,利用发生在中职生身边的事情,比如,有的同学上次考的很差,但是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学习,最终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可对此事进行宣传,对学生不失时机进行教育。
五是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及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艰苦磨练
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中职生是即将走入社会或跨入高等学府的生力军,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也是即将担任“大任”者,艰苦磨练的一课必不可少。东邻日本的川崎阳光幼儿园一年四季让幼儿进行室外赤身裸体锻炼,炼其筋骨,磨其意志;美国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特意让孩子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在中国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度里尤应强调艰苦磨练。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专题活动,例如:拔河、篮球赛、马拉松等各种锻炼意志的活动。力求做到从“坐而论道”发展到“起而力行”,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自我锤炼。
总之,中职生处在人生学习的关键期,教师通过了解和运用半途效应,让中职生能够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目标,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走上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心理学166个现象:豆瓣网[DB/OL] https://www.douban.com/note/311448637/?type=like
[2]半途效应:互联百科[DB/OL] http://www.baike.com/wiki/%E5%8D%8A%E9%80%94%E6%95%88%E5%BA%94
作者简介:刘海波,男,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心理学教师,长期从事心理教学及研究工作,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毕业院校及专业:聊城大学 教育学,最后学历学位: 教育学学士,职称/职务: 助理讲师.
关键词:中职生 半途效应 目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生与高中生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期,思想活跃,积极性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毅力和恒心,往往在学习或生活中存在3分钟热度,一开始积极性很高,一段时间后就会厌烦甚至放弃,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学习没有动力,得过且过,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极不端正,整天无所事事,无心向学;个别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顶撞甚至辱骂老师;缺乏自控力和毅力,往往开始学习热情高,也能配合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但越到最后,放弃学习的人越多,最后以失败告终。
二、半途效应的涵义及产生原因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犹豫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
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因此选择目标的时候不能自轻亦不能自大,恰到好处最合适。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
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因此要求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精神。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
对于目前的中职生,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往往会在中途放弃既定的目标,形成“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由于中职生本身学习自制力差,意志薄弱,更容易半途而废,因此,如何帮助中职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克服“半途效应”刻不容缓。
三、“半途效应”对于教师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中职生由于基础差,学习没有动力,更没有学习目标,这时,就需要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帮助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目标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而定,更要注重目标订立要切合实际,不能大而宽。比如英语教学,可以先让学生从单词背起,作为第一个目标,然后再学会语法,作为第二个目标。一步一步来,最终实现学好英语这个大目标。为此,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从小事做起,逐步进行,培养自己的大毅力,最终实现自己的大目标。中职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自制力差,往往中途就放弃,因此意志力培养非常重要。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尝试着去解决,并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让他知道“我行,我可以”。事物从来相辅相成,此长彼消。比如,一天背诵一首诗,一天记住10个英语单词等,最终实现全部背过所学知识。从小事情就可以培养大毅力,其道理就在其中。
三是培养兴趣能够激发毅力。人说兴趣是毅力的门槛,这话是有道理的。通过培养中职生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转变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学生发现学习乐趣,真正的体会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有趣的竞赛,像英语竞赛、数学竞赛、背诵古诗文比赛等形式,通过以赛带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通过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毅力,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是巧妙利用各种挫折提高耐挫力
中职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触发联想。进行挫折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条,很难收到实效,必须遵循“从游泳中学游泳”的基本原则,从“挫折中悟挫折”,利用发生在中职生身边的事情,比如,有的同学上次考的很差,但是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学习,最终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可对此事进行宣传,对学生不失时机进行教育。
五是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及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艰苦磨练
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中职生是即将走入社会或跨入高等学府的生力军,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也是即将担任“大任”者,艰苦磨练的一课必不可少。东邻日本的川崎阳光幼儿园一年四季让幼儿进行室外赤身裸体锻炼,炼其筋骨,磨其意志;美国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特意让孩子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在中国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度里尤应强调艰苦磨练。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专题活动,例如:拔河、篮球赛、马拉松等各种锻炼意志的活动。力求做到从“坐而论道”发展到“起而力行”,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自我锤炼。
总之,中职生处在人生学习的关键期,教师通过了解和运用半途效应,让中职生能够克服学习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目标,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走上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心理学166个现象:豆瓣网[DB/OL] https://www.douban.com/note/311448637/?type=like
[2]半途效应:互联百科[DB/OL] http://www.baike.com/wiki/%E5%8D%8A%E9%80%94%E6%95%88%E5%BA%94
作者简介:刘海波,男,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心理学教师,长期从事心理教学及研究工作,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毕业院校及专业:聊城大学 教育学,最后学历学位: 教育学学士,职称/职务: 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