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变化

【作者】 丁伟栋

【机构】 山东昌乐及第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2016年山东省高考将使用全国化学理综卷,从考试大纲看,全国新课标考试大纲与山东省考试说明除在个别内容编排的位置和文字描述上稍有区别外,实质性内容没有很大的不同。立足基础、突出主干、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不变。
  全国卷跟山东自主命题的试卷结构相似:七个单选题,三个非选择必做题,然后是从《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的选考题中任选一个。试卷仍然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拼盘,没有跨学科的综合题,排列顺序相同。但分数分配、试题内容、命题角度和方式、试题的难度与山东卷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变化主要有:全国卷300分,山东卷240分。全国试卷中,化学100分,单选题每题6分,共42分(山东卷是4分,共28分)。选做题为15分(山东卷是8分)。具体说明如下:
  一、全国卷与山东卷相同点
  共同考查的重点知识:化学常用计量、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分子结构与性质、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及电化学电极反应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盖斯定律的计算、盐类水解和电离、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等。
  二、全国卷与山东卷不同点:
  1.总体来看全国卷难度整体要比山东卷大,考查知识的广度有所降低,但学科知识深度有所增加。
  对选择题而言,简单的知识描述性的题目明显减少(山东考题中有多道选择题表述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之类,缺乏情景、拼凑痕迹明显,但“覆盖面”较大)。全国卷对某知识的考查深度有所增加,例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的考查更加综合,对知识本体的理解要求更高。
  2.化学计算能力的考查明显加强。这是与山东命题的最大差异之一。山东命题对计算的要求很低,只有简单的2-3个填空,分值在4-6分。全国卷更注重信息的提取,新知识的学习,计算的难度都较大,例如全国卷2011年计算约占20分(一道选择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多道填空题,有些题目还要求简单的推理计算过程)。2013年要求计算能量密度E,当然也给出了能量密度的求算关系。2014年要求求算平衡常数中的Kp,也给出了Kp的计算方法。全国卷也非常注重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的提取、计算。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有机化学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山东卷。选做题的分值加大―全国卷15分,山东卷8分,题目设问增多,而且考查的要求明显高于山东卷,例如选择题山东考查的是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属于识记性的层面,而全国卷2010年和2011年考查的均是卤代烃(二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全国卷更加重视学科本体的、结构性的知识的考查。
  Ⅱ卷必做题部分,山东卷前两个题整体为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知识,重点考察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及常数计算、电化学电极反应的书写、弱电解质电离水解及离子浓度判断相关知识。第三题为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实验题。全国卷的必做第一题,2012年28题为有机为载体的实验,2013年和2014年26题都为有机实验。2013年和2014年28题也是以有机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部分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相关转化率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等问题。
  4. 全国卷中有大的综合实验题:化学实验题考查形式灵活,注重能力,尤其是阅读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如2011年以硫酸铜晶体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变化的曲线即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试题情境设计问题,很新颖。命题取材是教材之外的)。山东考题实验内容考查知识较多,但拼凑痕迹明显,难度相对较小。
  5. 更加注重了化学用语的考查。粗略统计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方程式。全国新课标卷一般10分左右,山东卷一般5分左右。因此,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力度全国卷明显强于山东卷。
  6. 在全国卷中对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有一定要求,尤其是书写一些陌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应对试题变化的策略
  1.研究考纲,明确方向(明确高考考什么?)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化学学科)中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与2015和2014年完全相同。
  2.深度挖掘教材,梳理教材内容  (明确高考怎么考?)
  在未来的全国理综化学中,化学试题依旧会延续“回归教材,贴近生活”的命题宗旨,例如2015年新课标卷第10题,就是对教材的组合、加工和发展。
  第10题以4个小实验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常见金属元素(Fe、K、Cu、Al、Mg与Na)、非金属元素(H、N、O、C与S)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的活动顺序,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生成与转化的本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等。
  3. 研究考题,细化细节
  理科综合的特点是难,难在试题的综合性,难在单位时间内思维容量大,难在试题设计新颖,难度大,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如:化学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重,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学生在没做之前往往就会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要解好这一类题,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须找到该实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其次,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第三,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无机工艺流程题考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杂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和产率;四是减少污染,注意环保,发展“绿色化学”;五是考虑原料的来源丰富和经济成本;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等。
  有针对性的思考山东高考和全国高考的不同,有目的性的进行复习,会更有效率的指导下一步的复习,争取高考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