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批评糖衣”爽歪歪

【作者】 蒙燕萍

【机构】 广西岑溪市筋竹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时,教师必须进行批评劝告。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乏批评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失去批评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教育。但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让批评变得宽容一点, 让批评变得幽默一点,让批评变得甜蜜一点,用“批评糖衣”治愈学生的“扭曲病”。让孩子们爽歪歪地接受批评,纠正错误。
  关键词:批评糖衣   纠正行为   促进发展 
  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说的是在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个黑人男孩。由于父亲酗酒无度,导致父母感情不和,于是,幼时的他就变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12岁的他,在学校经常打架,欺负女生……
  有一天早上,调皮的他偷偷的把一个女孩子椅子抽掉,让那个女孩坐了空,然后他拔腿就跑。没想到撞在前来上课的凯瑟林老师身上,跌倒在地的女孩子捂着流血的伤口,哭着向老师告状。看到女孩子的腿流血了。他也吓坏了,心想老师一定又要惩罚我了,没想到凯瑟琳老师给女孩包扎好了伤口,就笑着走到男孩跟前说:“听说你很会演戏,那么,既然你犯了错误,就罚你演一场戏来给大家道歉吧。”
  男孩将信将疑地给大家演起了他在剧场里看到的段子,他演得很成功,也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就连那个欺负的女孩,此刻也开心地地原谅他,而他自己却哭得一塌糊涂。因为,自从他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为他鼓掌,更没有任何一位老师用演戏的方法来批评他。后来,男孩不仅与同学友好相处,而且也不再欺负别人,再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仅进入了百老江,还冲进了世界人的演艺梦工厂——好莱坞!他所饰演的角色,几科每次都能获得奥斯卡奖项,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他就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
  每当弗里曼回忆起自已的少年生活时,总会感慨万千地说:“幸亏我的老师凯瑟琳当时用善意的批评方式感化了我,否则,真不敢想像我当今的样子……
  读罢此文,我感触多多。 我们班主任如果让批评变得宽容一点, 让批评变得幽默一点,让批评变得甜蜜一点,把“批评苦药”裹成“批评糖衣”, 给予问题学生人文关怀,问题学生的自尊心才不会遭到伤害,问题学生将更乐于接受批评,更能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用“批评糖衣”治愈学生的“扭曲病”,才能更好地促进问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何把“批评苦药”裹成“批评糖衣”呢?
  一、从称赞入手,让批评变甜。
  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林肯说过:“每一个人都喜欢赞扬。”通常,在听到别人对自己某些长处赞扬之后,再去听一些比较令人不痛快的批评总要好受得多了,就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虽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苦痛。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调皮捣蛋大王陈胜,许多任课教师对他十分不满。对他我也颇感头疼。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虽然他学习成绩不好,行为恶劣,但是他酷爱体育,体育成绩超群,我不失时机地肯定他的体育才能,长久听不到赞扬声的他,内心十分激动。于是,我又不失时机地指出他以前的不足之处,希望他能重塑自我形象。结果,他不但在体育上为班级和学校挣得了荣誉,而且在学习上也努力了许多,自控能力不断增强,让老师和学生刮目相看。
  二、刚柔相济,让批评变甜。
  刚柔相济是班主任批评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常常用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对女同学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同学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重点。特别是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此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指责,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而实际上,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在批评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我班还有一位同学,性格较暴躁,批评他时常常会以歪理反驳老师,是个批评不得的人,但他又三天两日自修课违反纪律。后来,我任命他为管理纪律的干部,要他自己先约束自己,带头搞好班级的自修纪律,他做得不对的就轻描淡写地和他谈谈心。慢慢地,他的纪律好转了,成绩进步了。我想,在教育中,刚与柔的方法若能运用得当,总会有一定收效的。但使用之前必须摸清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三、迂回启发,让批评变甜。
  对于学生的错误,正面“进攻”,有时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这时教师如果暂时不理会学生的错误,绕个弯,先将目标放在与其有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上,再逐步接触实际,最后就能“不战而胜”。教师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直接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达到目的。
  有一次我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抄袭作业,此风不刹,危害极大。于是,在班会课上,我严肃地说:“据说某某班有学生不懂装懂,投机取巧,竟然抄袭别人的作业,这种行为和小偷有什么区别呢?”接着我引经据典,大谈抄作业和给别人抄袭的危害,和同学们一起找出抄作业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然后话锋一转,说:“我不知道这种事情在我们班有没有?”稍微停顿,环顾四周,目光有意在“问题学生”身上多停留一下,最后说:“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明事理的,是不会做出这种愚蠢事的。”从此以后,我们班抄袭作业的行为杜绝了。
  在我无痕的批评中,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和平等;体味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虽然无痕却有着惊心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学生的灵魂净化了。
  无痕的批评,是一句宽容的话语,是一个灿烂的笑容,是一个暖心的手势……看似微不足道,但威力无穷。
  人们常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乏批评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失去批评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教育。同样,没有爱的教育也是苍白的教育,爱是班主任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应该注入爱的甘露,让批评变甜,就像加了糖的咖啡,更容易让人接受;就像炸鱼之前,在鱼肉的表面拌上一层面糊,这样,鱼才不至于被炸焦。批评一个人亦是如此,要先用他自己的优点把他保护起来,再指出他的不足,让学生在接受批评的同时又尝到了的甘甜,这样的批评既容易奏效,又不会招致他的逆反心理。正所谓“批评糖衣”爽歪歪。用“批评糖衣”治愈学生的“扭曲病”是批评艺术的最高境界,愿教师们用爱的甘露为这群“问题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教育部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