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关于城乡初中新生数学考试焦虑的调查与思考——基于陕西省5个地区的数据分析

【作者】 张庆辉

【机构】 汉中经济开发区南区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城乡初中新生数学考试焦虑的总体特点是: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均衡性,在性别、学习层次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分析城乡不同地区、不同学习水平及不同性别之间数学考试焦虑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探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进新生考试焦虑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新生    考试焦虑  调查
  Abstract: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freshman mathematics anxiety is :present imbalance i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lso show different in gender,study level.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different area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and different learning levels math exam anxiety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study targeted measures of improve the new way of test anxiety
   keyword:new student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一、 问题的提出
  考试是学生学习进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艰苦的努力能够获得优异成绩的回报。但是包括部分学优生在内的学生常常在数学考试中的“临门一脚”功亏一篑或成绩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随之带来学生自信心丧失、精神苦闷、自暴自弃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在诸多的因素中,考试焦虑是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全省城乡初中新生数学考试焦虑进行研究。
  二、 研究过程
  1. 抽样与测试
  为使抽取的样本能较全面反映全省城乡初中新生的实际状况,我们选取了汉中、西安、宝鸡、咸阳、渭南五个地市七所学校的七年级新生997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全方位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实用价值。
  我们于2015年9月对全省7所中学的初一新生进行了数学考试焦虑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97份,回收997 份。其中有效问卷996份,无效答卷1 份,同时各校抽取5名新生进行访谈并记录访谈内容,综合后依托反馈信息为素材进行数据采集,展开对新生数学考试焦虑的研究。
  2、研究工具
  预先编制《七年级新生考试焦虑过度调查问卷》,试卷均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各选项可以赋值量化,同时收集学生地域、家长学历、家庭等基本信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在对七年级新生进行数学考试焦虑的问卷中,调查问卷以“考试焦虑的来源”“担心个人的自我意象受到威胁”“担心未来的前途”“担心考试前对应试准备不足”“考试中的焦虑表现”“考试后的综合焦虑与反馈”等方面为主线进行编制,问卷对各题采用4级评分,被试从很符合(4分)比较符合(3分)不太符合(2分)很不符合(1分)中做出唯一选择。分数越高,表示对该因素的取向越大。并设置可量化的测评标准来评价七年级新生的数学考试焦虑状况。研究所得数据均用Excel及SPSS11.0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总体差异:初中新生考试焦虑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情况如表1
  表1 各地市学校初中新生考试焦虑人数数据统计












  【说明】1.**表示P<0.01, *表示P<0.05
  2.“百分率%”表示该焦虑级别学生人数占对应总人数百分比,“平均值”表示该级别学生的焦虑平均值(下同)
  全体七年级新生在考试焦虑的总体分布中,正态分布较标准正态分布陡峭,但基本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到,需要改善考试焦虑的人数以“轻度焦虑”和“中度焦虑”(合计占60%~70%)为主,但在各个焦虑级别中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西安七年级新生各项指标结构优良,以“镇定”级、“轻度焦虑”级(合计为89.4%)为主,且对应的焦虑平均值水平适当,正向的学习压力必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宝鸡、渭南地区的新生在“中度焦虑”级水平上人数均达到近20%,再对相关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获得数据表明在P<0.01水平上两地区中度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推定宝鸡、渭南相当数量的七年级新生存在比较高考试焦虑状态。 
  结合访谈法获取的信息,宝鸡、渭南两市新生的家长群体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并且由于地域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经济收入也制约着家庭各方面的发展,非常渴望子女通过学习改变这一状况,但又缺乏正确引导的方法和能力,这是新生考试焦虑的不可忽视的外部重要因素。
  2、性别差异:初一新生学情在不同性别之间的情况如表2
  表2 不同性别初中新生考试焦虑人数数据统计

 
 
 
 
 





  对学生总体、不同地区学生按照性别进行四级焦虑水平统计,首先对不同性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经F检验后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q检验,在性别总体上的数据表明:
  西安市、宝鸡市男生考试心理状态总体状况良好,具有很大的可调节性。渭南市男生、宝鸡市女生是所在地区全体新生数学考试焦虑的主要群体。女生由于性别角色的先天定位,容易出现较低成就动机水平,进而产生自我否定造成较高的考试焦虑。男生的考试焦虑则不能数学考试焦虑简单地归结为某一因素,它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从家庭整体水平(如经济收入、社会阶层、家庭和谐程度、家长受教育程度…)是否过低、教师行为交互作用是否有效等方面加以进一步探究。
  3.学习水平差异:分别对学生总体、三类学习水平学生的考试焦虑进行学习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再对经F检验后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q检验。数据表明:在学习水平总体上,宝鸡市的学优生存在较高的考试焦虑水平,这与该市新生的总体状况呈现出较高的正向关联。可运用技术手段开展面向他们的专项心理疏导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学困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其特征具有多元化---绝大部分学困生焦虑值偏低,表明他们在学习上压力过小;少量学困生有较高的焦虑值,反映出他们在学习上强烈的习得无助感。西安、渭南市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解决好学困生的焦虑值的过高和过低问题。
  四、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七年级新生数学考试焦虑水平具有以下特点:
  在新生数学考试高焦虑水平的分布上:男生高于女生;平原地区高于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家长学历低者高于家长学历高者;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高于其他新生(新生的单亲家庭因素未显示出显著差异)。
  (2)新生焦虑水平以“镇定”和“轻度焦虑”为主体(占到总数的80%左右),但是也有20%左右的新生过早地达到比较高的数学考试焦虑水平。随着初中数学学习进程的展开,一定会有更多的新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逐渐提高,如果不对这20%左右的新生的焦虑水平加以控制和引导,就会对新生整体焦虑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学困生数学考试焦虑平均值呈现出过高和过低的两个极端状态,亟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不同方向的课题研究,将这两类异常的焦虑水平向“轻度焦虑”区间引导,依靠“积极压力”来促使学困生的转化。
  2.建议
     (1)教师需要掌握调节学生焦虑水平的方法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学生各种原因知觉的重要来源,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如何时、何种方式进行合理地表扬与批评、指导、强化等等)来调节学生的焦虑水平,使他们的数学焦虑水平回归到合理的区间。由于焦虑水平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关联度较高,因此应当从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为切入点,并采取慎用直接方式并以间接方式为主加以引导,同时通过考试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他们对各种考试难度的耐受力,从而有效地影响和调节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2)加强对数学考试焦虑过度和不足的学生归因指导
  数学考试焦虑过度和不足都易导致考试失败。面对考试失利的挫折,依照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条件加以渗透---使他们有意识地向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方向(如努力)做出自己的归因,同时要注意不断提高他们自我估价水平。让学生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后,他们才会焕发出内心的真正动力,考试焦虑水平才能回归合理的区间。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2015年度重点课题“城乡初中新生考试焦虑过度的实证研究”(MSKT156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庆辉,男,1963年12月生,四川德阳人,大学双学位毕业,陕西省特级、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