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历史实践性作业开发浅探
【作者】 盛 梅
【机构】 昌乐县实验教学研究中心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其对被教育者的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培养,人文气质塑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想学好历史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实地考查、收集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在实践性的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开创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践性作业;历史事实;考查
一、初中历史作业应该向实践性转型
历史是对过去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记载,离我们现在生活的时间相隔很远,如果老师每次布置作业都只是诸如:《南京条约》何时签订、主要内容有那些、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之类的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历史的学习失去信心。我们现代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自主学习。我们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讲唐朝的外交史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在网上收索一些有关唐玄奘、鉴真和尚、遣唐使等故事,等到上课时即可让学生进行讲述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二、初中历史实践性作业的开发
(一)实地考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而且有很多的历史资源都很有价值。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布置学生去进行实地考查。一般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就地取材,坚持就近原则。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去考查古建筑;可以去访问本地区老人了解当地的历史。比如我们在上抗日战争历史时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去访问本地区参加国抗日战争的英雄,请抗日英雄讲抗日故事,这样学生就可感同身受,加深理解了日本人侵略中国的事实,也让他们更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也就达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收集相关历史图片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载,既然是过去事件的记载我们就可以去找寻一些历史图片进行学习。历史图片是最直观的学习素材,学生在收集时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收集。比如在上第二次鸦片之前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去查阅一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资料,找到相关的图片。学生肯定会找到英法炮击中国的图片,还会找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图片,还会找到《北京条约》的图片等等。老师在上课是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进行教学。用直观的历史图片来讲解历史,每一张学生收集的图片都有一段历史可以去讲,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当然学生在收集时也会产生疑问:他所收集到的图片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呢,等老师再去讲解是学生自然会很认真地听课。
(三)挖掘学校资源
学校是一个学习环境,是学生活动的场所。他有许多静态和动态的资源供我们利用。静态资源是学校准备的一些历史挂图,历史实物,经验老师的历史讲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好的教学器材。在上课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静态资源来布置学生实践性作业。比如:在上课是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挂图上找到相关的历史位置等。动态资源是相对于静态资源而言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教学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观点。它没有既定的、现成的目标,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具有偶发性、不确定性、随机性、创造性等特点。这些看似措手不及的问题如果老师能利用和解决好,那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布置相关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做。
(四)结合历史与现实
历史虽然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但历史也不是孤立现实之外的学科,老师应该很好地做到学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比如现在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事件而恶化。我们在讲唐朝与日本的外交史时可以让学生事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了解我们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在唐朝中日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接着还可以布置学生提前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这样一经过比较,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我们学生显而易见就课明白。通过这个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和解答学生就能对当前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这种实践性作业是布置和完成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结——初中历史实践性作业的有效完成
实践性作业布置了就要让作业的高效完成,要实践性保证作业的完成可以采用教师监督和学生互评的方式。
(一)教师监督
有些教师在布置完实践性作业之后就不闻不问,或者都忘记这回事了,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对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教师布置好实践性作业之后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监督。老师可以不定期的检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下次上课是老师也一定要把布置是实践性作业进行讲评和总结,实践性作业就是为现实服务,就是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老师一定要监督好引导好。
(二)学生互评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起到主体作用。在对实践性作业的检查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看谁收集的图片多、谁找的资料多而且有用、看谁对历史的评价更符合历史事实。比如对武则天的评价,在学生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做评价,然后让学生进行互评,看谁的答案更新颖,更能说服人。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特别是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践性作业;历史事实;考查
一、初中历史作业应该向实践性转型
历史是对过去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记载,离我们现在生活的时间相隔很远,如果老师每次布置作业都只是诸如:《南京条约》何时签订、主要内容有那些、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之类的可以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历史的学习失去信心。我们现代教师应该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自主学习。我们教师只是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讲唐朝的外交史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在网上收索一些有关唐玄奘、鉴真和尚、遣唐使等故事,等到上课时即可让学生进行讲述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二、初中历史实践性作业的开发
(一)实地考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而且有很多的历史资源都很有价值。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布置学生去进行实地考查。一般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就地取材,坚持就近原则。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去考查古建筑;可以去访问本地区老人了解当地的历史。比如我们在上抗日战争历史时可以在课后布置学生去访问本地区参加国抗日战争的英雄,请抗日英雄讲抗日故事,这样学生就可感同身受,加深理解了日本人侵略中国的事实,也让他们更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也就达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收集相关历史图片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载,既然是过去事件的记载我们就可以去找寻一些历史图片进行学习。历史图片是最直观的学习素材,学生在收集时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收集。比如在上第二次鸦片之前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去查阅一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资料,找到相关的图片。学生肯定会找到英法炮击中国的图片,还会找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图片,还会找到《北京条约》的图片等等。老师在上课是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进行教学。用直观的历史图片来讲解历史,每一张学生收集的图片都有一段历史可以去讲,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当然学生在收集时也会产生疑问:他所收集到的图片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呢,等老师再去讲解是学生自然会很认真地听课。
(三)挖掘学校资源
学校是一个学习环境,是学生活动的场所。他有许多静态和动态的资源供我们利用。静态资源是学校准备的一些历史挂图,历史实物,经验老师的历史讲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好的教学器材。在上课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静态资源来布置学生实践性作业。比如:在上课是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挂图上找到相关的历史位置等。动态资源是相对于静态资源而言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教学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观点。它没有既定的、现成的目标,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具有偶发性、不确定性、随机性、创造性等特点。这些看似措手不及的问题如果老师能利用和解决好,那将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布置相关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做。
(四)结合历史与现实
历史虽然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但历史也不是孤立现实之外的学科,老师应该很好地做到学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比如现在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事件而恶化。我们在讲唐朝与日本的外交史时可以让学生事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了解我们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在唐朝中日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接着还可以布置学生提前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这样一经过比较,对日本的狼子野心我们学生显而易见就课明白。通过这个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和解答学生就能对当前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这种实践性作业是布置和完成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结——初中历史实践性作业的有效完成
实践性作业布置了就要让作业的高效完成,要实践性保证作业的完成可以采用教师监督和学生互评的方式。
(一)教师监督
有些教师在布置完实践性作业之后就不闻不问,或者都忘记这回事了,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对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教师布置好实践性作业之后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监督。老师可以不定期的检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下次上课是老师也一定要把布置是实践性作业进行讲评和总结,实践性作业就是为现实服务,就是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老师一定要监督好引导好。
(二)学生互评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起到主体作用。在对实践性作业的检查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看谁收集的图片多、谁找的资料多而且有用、看谁对历史的评价更符合历史事实。比如对武则天的评价,在学生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做评价,然后让学生进行互评,看谁的答案更新颖,更能说服人。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特别是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