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建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寻

【作者】 罗玉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初级中学校

【摘要】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应在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创新策略,实施有效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加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创建 实践策略
【正文】


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也是教师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追求。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学科,提高教学有效性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有积极意义。但从众多教学实践来看,课堂高耗低效现象还较为严重,这除了与我们传统教学手段有关外,也与我们教师教学理念分不开,特别是与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更息息相关。也就是说,要创建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更需要我们应用新理念去指导实践行为,科学的去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其创建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要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体理念,我们必须引导其参与,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我们要搭建平台,特别是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可以激趣为目的创设情境。

(一)创设现实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基于学生数学现实。数学现实除了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外,那就是生活经验。源于生活的数学学习,有很多知识需要生活经验为基础来理解、接受。而这些生活经验就需要我们去唤醒,让学生回想、回忆,或者在生活原型去感受理解。例如,在教学“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时,我们就可创设现实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同学们,你们进入教室怎么找到座位的?学生答:找排数和一排上的座位数。然后,教师组织把班级的座位用图形表示出来。请同学到黑板上圈点出自己的座位,在此基础上补充坐标,进一步引入直角坐标系。这样引入,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对直角坐标系新知识的建构。 

(二)创设悬念情境,实施诱导式教学。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悬念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欲罢不能,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任意的凸四边形,然后要求大家把各边的中点顺次连结起来,观察猜想构成什么图形。当学生看到不管是怎样的凸四边形,都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既兴奋又惊奇,这时教师再提出三角形中位线的课题,从而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二、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质疑学习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重要阶段,如果训练有效,可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一是训练思维的速度。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二是训练思维的准确性。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逆向思维。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精讲多练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及“班班通”工程的全面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成功与学科教学整合。初中数学与其结缘更是首当其冲。这是实现数学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以实践证明,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多媒体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能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知识呈现渠道,能化抽象知识为形象介质,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因此,学生就可快速接受,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这时,我们就可利用“腾”出来的时间实施精讲多练模式。这是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为技能的最好平台。因为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时间,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予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更新学习方式,引导合作交流学习

传统被动接收式学习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新的学习需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传统接受式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我们应在保留必要性的接受式学习之上,要尽可能实施合作交流学习,这不仅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还是个生生互动的过程。在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之前,我们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主题,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此外,还应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只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以后再合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数学课堂,我们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反复在数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艳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谈[J].文理导航,2015年。

[2]林文辉,浅议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

[3]张良海,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陕西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