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些许思考

【作者】 朱春红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东湖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多措并举,而转变观念是前提,营造课堂教学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和引导学生体验成功都是良好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有效性  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的不懈追求,也是我们提高语文育人效果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实现,不仅需要我们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师生双方都担当起创建主体的责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大量倡导创建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如何让他们提高学的效果来“以学彰教”呢?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创新策略,多种手段并进,充分发挥他们主体性,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转变观念,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新课标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亲近学生,真诚的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缺点,尊重他们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个性得以培养、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同时,作为教书育人的领军人,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因为学习是促进知识更新、接受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一要关注时事,洞察天下大事;二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三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他人经验,增强教科研能力;四要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教书育人质量。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发展步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动机,就不可能成才。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开展“书润人生”活动,指导学生多阅读文学书籍;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丰富多采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要全面把握,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导入设计,积极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一上课时播放歌曲《阿里山姑娘》,让学生陶醉在欢快美妙的旋律里,对阿里山产生向往之情。这时,教师导入新课《阿里山纪行》就很自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诸如此类情况就可以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三、分层施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呼唤分层教学。只有梯度设计,加强教学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我们实践多年得出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我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我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我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我坚持学”。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感悟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能学”的信心,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点拨学生“会学”的策略,提供学生坚持学的动力。教师不得包办代替,要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自主迁移,自主比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形式、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层次性和差异性,做到分层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分层要求、分层练习,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四、优化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辅助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电脑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各科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能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使教学活动过程更加生动、逼真、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的作用,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逐步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利用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为求新鲜刺激而利用,而要摆正它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让它切实为教学服务。 
  五、及时表扬,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有位名人说过,赞扬能积累自信,自信能打造成功,成功能复制成功,于是进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反之,是恶性循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到:“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抓住他们成功处或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激发下步努力的的信心。实践中,我们要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学生一次表现平好或成绩下降,并不等于失败,如果教师能给学生创造再次表现的机会,直到取得成功,学生就会始终保持必胜的“补偿心理”的想法,就会更加努力学习,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更好。 
  此外,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把课堂拓展到校园、社会,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目的。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丽,语文自主学习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
  [2]李英,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孟英,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