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英语教学改革——习惯培养
【作者】 吴德斌
【机构】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潭口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一 科学习惯是高效率学好初中英语的关键
外研社社长李朋义先生在2006 年新加坡世界书展研讨会上曾经指出: “当今世界最强势的英语,其母语使用人口仅4.56亿,有2.5亿人以它为第二语言,有10亿人在学英语,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1/3的人口通晓英语。目前金融、科技、航空和媒体领域的主导语言是英语,75%的电视节目用英语播出… ”。美国语言学家S.D. Krashen 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理解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初中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的训练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本质上有赖于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1.1听力是英语基本能力中最基础而且重要的。笔者认为,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听懂教师的日常教学,学习其规范、地道英语表达方式;二是提高听力考试能力和技巧。英语中考试题有明显的考察规律,经过科学、严谨的训练,获取高分是可能的;三是坚持课外听力训练。除了听教材内容外,要养成喜欢听、经常听英语广播、新闻、歌曲的习惯,重点培养听力语感,了解英语文化实质和内涵,拓展知识面。
1.2 口语能力是中国初中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学生的天然缺陷。这既有文化差异的因素,更有主观学习的不足。中国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向来以语法为重点、以中考为终点,而忽视学生的听说基本能力培养。面对新课改、新形势,大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已经成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口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有益于学生阅读语感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而口语表达中的正式和非正式用语也将直接有益于学生写作、翻译实践中的科学、严谨和规范表达。
1.3 阅读能力是中国学生的强项之一,但是科学、严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一要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除教材内容和考题阅读外,要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实质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要培养“善于阅读”的思维习惯。要通过阅读,思考如何积累词汇、语法、句法和阅读技巧以及课外常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坚持每天一篇阅读理解强化训练,每天10分钟课外阅读欣赏,每天学习一项阅读技巧,每天分析、总结一篇完型填空或阅读理解文章。
1.4 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也是中式英语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笔者以为,写作训练之科学、严谨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科学、严谨地运用正确、规范、地道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尽量杜绝“四不象”的Chinese-English, 特别是“自创”的地方英语。第二,科学、严谨地进行“阅写”训练,即采用“体裁学习+范文鉴赏阅读+模仿表达”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养成敢于表达、勇于纠错、善于总结提高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有信心自己“创新”,然后要有勇气对照标准表达修正错误、积累知识点,最后达到本质上升华、提升写作能力之目的。
二 严谨汉英思维转换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语言学习的重要特点是知识积累和知识运用过程的科学、有效结合,初中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而中国初中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难题就是汉英思维转换的不严谨、不科学,从而“创造”了大量令人啼笑皆非的 “Chinese-English”。
培养科学、严谨的汉英思维转换能力有两大基本要求:一是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特点及汉英文化的差异;二是掌握精确的英语词汇、语法基本知识,科学、严谨地对待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
2.1 英语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积累过程长、知识应用复杂而灵活多样。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要严谨对待新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又要科学对待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要摆脱中考应试教育的束缚,以英语综合素质提高为终极目标,最终达到“学、练、考”应用自如的最佳境界。而汉英文化差异对初中生英语知识应用所造成的最基本难题是用汉语思维表达英语,特别体现在写作和翻译中。例如,“那里有棵树”,学生可能表达为“There has a tree”, 而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是“ There is/stands a tree.” 再如,“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学生的答案是“ He teaches me how to make a man”. 这一表达在英语中是无法接受的。为此,要认真学习科学、严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方法,并进行大量的模仿训练。然后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和翻译训练提升、拓展英语思维的运用能力。
2.2 掌握科学、严谨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基本要求。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是最注重语法的。然而,学生的英语实践中不仅有严重语法错误,更有自娱自乐的搞笑版表达方式, “Long time no see”,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等。目前,很多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把这些所谓“新潮”的表达方式应用于实践中。这是不可取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科学、严谨地应用所学知识势在必行。
2.3 培养敢于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地道、科学、严谨的英语思维表达方式。中国人学英语总是“抹不开面子”,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作为初中学生,应该冲破这一“囚笼”。在英语课堂上,要自觉营造、接受“非常接近于”纯英语文化环境的学习氛围,学到真正“受益终生”的英语知识,不为考试而学;在课下,要善于“寻找”英语知识来学习,利用一切应用英语知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概言之,初中英语学习是一个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痛苦的是知识积累和运用过程的“艰难”;快乐的是收获高考和受益终生的英语知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对高效率学好初中英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信+方法”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和严谨的习惯将大大增添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3《外语教学研究》,2012,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外研社社长李朋义先生在2006 年新加坡世界书展研讨会上曾经指出: “当今世界最强势的英语,其母语使用人口仅4.56亿,有2.5亿人以它为第二语言,有10亿人在学英语,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1/3的人口通晓英语。目前金融、科技、航空和媒体领域的主导语言是英语,75%的电视节目用英语播出… ”。美国语言学家S.D. Krashen 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学习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听力理解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初中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的训练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本质上有赖于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1.1听力是英语基本能力中最基础而且重要的。笔者认为,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训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听懂教师的日常教学,学习其规范、地道英语表达方式;二是提高听力考试能力和技巧。英语中考试题有明显的考察规律,经过科学、严谨的训练,获取高分是可能的;三是坚持课外听力训练。除了听教材内容外,要养成喜欢听、经常听英语广播、新闻、歌曲的习惯,重点培养听力语感,了解英语文化实质和内涵,拓展知识面。
1.2 口语能力是中国初中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学生的天然缺陷。这既有文化差异的因素,更有主观学习的不足。中国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向来以语法为重点、以中考为终点,而忽视学生的听说基本能力培养。面对新课改、新形势,大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已经成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口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将大大有益于学生阅读语感和分析能力的提高。而口语表达中的正式和非正式用语也将直接有益于学生写作、翻译实践中的科学、严谨和规范表达。
1.3 阅读能力是中国学生的强项之一,但是科学、严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一要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除教材内容和考题阅读外,要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实质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要培养“善于阅读”的思维习惯。要通过阅读,思考如何积累词汇、语法、句法和阅读技巧以及课外常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坚持每天一篇阅读理解强化训练,每天10分钟课外阅读欣赏,每天学习一项阅读技巧,每天分析、总结一篇完型填空或阅读理解文章。
1.4 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的薄弱环节之一,也是中式英语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笔者以为,写作训练之科学、严谨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科学、严谨地运用正确、规范、地道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尽量杜绝“四不象”的Chinese-English, 特别是“自创”的地方英语。第二,科学、严谨地进行“阅写”训练,即采用“体裁学习+范文鉴赏阅读+模仿表达”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养成敢于表达、勇于纠错、善于总结提高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有信心自己“创新”,然后要有勇气对照标准表达修正错误、积累知识点,最后达到本质上升华、提升写作能力之目的。
二 严谨汉英思维转换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语言学习的重要特点是知识积累和知识运用过程的科学、有效结合,初中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而中国初中生,尤其是农村生源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难题就是汉英思维转换的不严谨、不科学,从而“创造”了大量令人啼笑皆非的 “Chinese-English”。
培养科学、严谨的汉英思维转换能力有两大基本要求:一是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特点及汉英文化的差异;二是掌握精确的英语词汇、语法基本知识,科学、严谨地对待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
2.1 英语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积累过程长、知识应用复杂而灵活多样。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要严谨对待新知识的学习、积累过程,又要科学对待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要摆脱中考应试教育的束缚,以英语综合素质提高为终极目标,最终达到“学、练、考”应用自如的最佳境界。而汉英文化差异对初中生英语知识应用所造成的最基本难题是用汉语思维表达英语,特别体现在写作和翻译中。例如,“那里有棵树”,学生可能表达为“There has a tree”, 而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是“ There is/stands a tree.” 再如,“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学生的答案是“ He teaches me how to make a man”. 这一表达在英语中是无法接受的。为此,要认真学习科学、严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方法,并进行大量的模仿训练。然后通过课外阅读、写作和翻译训练提升、拓展英语思维的运用能力。
2.2 掌握科学、严谨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基本要求。中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是最注重语法的。然而,学生的英语实践中不仅有严重语法错误,更有自娱自乐的搞笑版表达方式, “Long time no see”,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等。目前,很多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把这些所谓“新潮”的表达方式应用于实践中。这是不可取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科学、严谨地应用所学知识势在必行。
2.3 培养敢于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地道、科学、严谨的英语思维表达方式。中国人学英语总是“抹不开面子”,不敢大胆地表现自己。作为初中学生,应该冲破这一“囚笼”。在英语课堂上,要自觉营造、接受“非常接近于”纯英语文化环境的学习氛围,学到真正“受益终生”的英语知识,不为考试而学;在课下,要善于“寻找”英语知识来学习,利用一切应用英语知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概言之,初中英语学习是一个既痛苦又快乐的过程。痛苦的是知识积累和运用过程的“艰难”;快乐的是收获高考和受益终生的英语知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对高效率学好初中英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信+方法”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和严谨的习惯将大大增添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3《外语教学研究》,2012,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