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电视艺术与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作者】 贺敬伟
【机构】 山东省利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素质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要积寻求转变,改变以往沉闷、呆板、强制性质的课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改变以往师生间容易出现对立的局面,而让学生喜欢课堂,主动参与课堂,与老师合作共同探究,完成课堂教学。要构建这种和谐课堂,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借鉴电视艺术手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同时,从电视艺术常用的方法、模式、宗旨等方面来分析电视艺术与教育艺术的相通之处,并探索电视艺术在语文和谐课堂构建中的应用。最后展示我用电视艺术构建语文和谐课堂的探索实例。
关键词:和谐课堂、语文教学、电视艺术
所谓构建和谐课堂,其中一点就是要做到: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应该不自觉地做到同步、协调一致即在课堂上师生是合作者,共同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现代教育要求老师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来让学生融入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课堂,在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去发挥积极性,主动探究知识而不应该靠老师的威严、厉声怒喝强迫学生学习,那样学生常常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和谐,借鉴电视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活跃课堂,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互动性,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必将被大大调起,在这种课堂中,师生不再对立而是合作。电视艺术的融入必将有利于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电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需要更多元素的融入,需要更先进的理念为其服务。电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是我们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电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身份的转变。素质教育重新定位师生的身份,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中,老师的身份就是导演,学生则是演员和观众,是真正的课堂参与者和主体。
2、职能的转变。老师是导演,学生则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表演、活动,把知识、思想形象地呈现出来,观众(学生)欣赏领会知识,而表演者则在表演中体会知识,这就改变了以往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3、知识形式的转变。以往的知识是死的,老师讲学生听;而现在,知识是活的,由聪明的学生赋予了它们生命,让它们动起来,让知识融入活动中而不是躺在课本上,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二、电视艺术融入课堂符合语文的人文性
新课标明确表示:语文具有人文性。人文性要求充分尊重人、表现人。电视艺术融入课堂尊重学生,让学生表演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三、电视艺术融入课堂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堂采用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参与学生表演的课,势必会让学生在这种课中完全占据课堂,动手动脑,很好地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借鉴电视艺术有利于构建语文和谐课堂
电视艺术有很多地方是和课堂教学艺术相通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电视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必将成为和谐课堂构建的一条捷径。
一、电视节目模式多样实用
电视的节目模式是非常讲究的,一般电视剧的模式:正片前有上集回顾,播放正片中间还插播一些音乐或广告让观众得以适当的调整和休息,影片结束时会有下级预告。在体育类新闻节目中除了有内容提要外中间插播广告时还做下面节目预告。这些节目模式吊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和欣赏热情,并不断重复让观众加深印象。我们上课,可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让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有目的地听课。中间可以活跃气氛,稍微放松,然后重新集中精力学习,这样劳逸结合。最后,做个课堂小结。这种类似电视节目的课堂模式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互动——课堂的精髓
电视节目以观众为上帝,时刻想着抓住观众,经常有台上台下的互动,尤其是谈话节目。电视剧在播放的同时观众可以随时发短信、扫微信,这样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灵活性、精彩性,增强了观众观看的兴趣和热情。电视节目这种以观众为核心的理念,非常值得我们老师重视,我们很多老师到现在仍然满堂灌,在那讲得十分卖力,然而学生听得十分没劲甚至都睡着了。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场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融合的场所。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是主持人,应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师生之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大胆说、做,老师及时给予回复解答,这样的课堂不但魅力十足而且高效精彩。
三、永不指责观众的心态
电视节目的生命取决于是否受观众的喜爱,一个节目可以由无到有,只要观众喜欢;一个节目也可以从有到无,只要观众不喜欢。而电视节目主持或栏目策划人从不抱怨观众的挑剔。节目收视率低了,他们都是从自身找原因,然后不断改进创新,以满足观众。反观我们老师呢,学生一不听话,不注意听讲,老师就抱怨学生训学生,而不是想是不是我们讲的不好。多想自己的不足,少说观众的不是,电视节目人的这种态度真是太值得我们反思了。
电视艺术在构建语文和谐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在讲《项链》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动脑把课文改编成话剧并表演,在表演之后我又引入电视中的新闻发布会形式,让参演者和导演在讲台就坐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他们在改编、排练、演出这部话剧时的体会和感受,再安排记者提问(由我和学生扮演记者向演员和导演提问)。通过表演和发布会的召开,总结马蒂而德的人物性格。学生的热情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突破原有课堂模式的束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必将有利于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689f36ea551810a6f5248694.html
2、《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现场意识》 马滢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9卷第4期
3、《语文素质教育新探》中学卷 陈学法主编 大连出版社
关键词:和谐课堂、语文教学、电视艺术
所谓构建和谐课堂,其中一点就是要做到: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应该不自觉地做到同步、协调一致即在课堂上师生是合作者,共同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现代教育要求老师采取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来让学生融入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课堂,在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去发挥积极性,主动探究知识而不应该靠老师的威严、厉声怒喝强迫学生学习,那样学生常常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和谐,借鉴电视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必将活跃课堂,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互动性,学生参加课堂的积极性必将被大大调起,在这种课堂中,师生不再对立而是合作。电视艺术的融入必将有利于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电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需要更多元素的融入,需要更先进的理念为其服务。电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是我们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电视艺术融入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身份的转变。素质教育重新定位师生的身份,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中,老师的身份就是导演,学生则是演员和观众,是真正的课堂参与者和主体。
2、职能的转变。老师是导演,学生则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表演、活动,把知识、思想形象地呈现出来,观众(学生)欣赏领会知识,而表演者则在表演中体会知识,这就改变了以往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3、知识形式的转变。以往的知识是死的,老师讲学生听;而现在,知识是活的,由聪明的学生赋予了它们生命,让它们动起来,让知识融入活动中而不是躺在课本上,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二、电视艺术融入课堂符合语文的人文性
新课标明确表示:语文具有人文性。人文性要求充分尊重人、表现人。电视艺术融入课堂尊重学生,让学生表演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三、电视艺术融入课堂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堂采用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参与学生表演的课,势必会让学生在这种课中完全占据课堂,动手动脑,很好地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借鉴电视艺术有利于构建语文和谐课堂
电视艺术有很多地方是和课堂教学艺术相通的,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电视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必将成为和谐课堂构建的一条捷径。
一、电视节目模式多样实用
电视的节目模式是非常讲究的,一般电视剧的模式:正片前有上集回顾,播放正片中间还插播一些音乐或广告让观众得以适当的调整和休息,影片结束时会有下级预告。在体育类新闻节目中除了有内容提要外中间插播广告时还做下面节目预告。这些节目模式吊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和欣赏热情,并不断重复让观众加深印象。我们上课,可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然后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让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有目的地听课。中间可以活跃气氛,稍微放松,然后重新集中精力学习,这样劳逸结合。最后,做个课堂小结。这种类似电视节目的课堂模式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互动——课堂的精髓
电视节目以观众为上帝,时刻想着抓住观众,经常有台上台下的互动,尤其是谈话节目。电视剧在播放的同时观众可以随时发短信、扫微信,这样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灵活性、精彩性,增强了观众观看的兴趣和热情。电视节目这种以观众为核心的理念,非常值得我们老师重视,我们很多老师到现在仍然满堂灌,在那讲得十分卖力,然而学生听得十分没劲甚至都睡着了。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场所,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知识融合的场所。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是主持人,应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师生之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大胆说、做,老师及时给予回复解答,这样的课堂不但魅力十足而且高效精彩。
三、永不指责观众的心态
电视节目的生命取决于是否受观众的喜爱,一个节目可以由无到有,只要观众喜欢;一个节目也可以从有到无,只要观众不喜欢。而电视节目主持或栏目策划人从不抱怨观众的挑剔。节目收视率低了,他们都是从自身找原因,然后不断改进创新,以满足观众。反观我们老师呢,学生一不听话,不注意听讲,老师就抱怨学生训学生,而不是想是不是我们讲的不好。多想自己的不足,少说观众的不是,电视节目人的这种态度真是太值得我们反思了。
电视艺术在构建语文和谐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在讲《项链》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动脑把课文改编成话剧并表演,在表演之后我又引入电视中的新闻发布会形式,让参演者和导演在讲台就坐召开新闻发布会,谈谈他们在改编、排练、演出这部话剧时的体会和感受,再安排记者提问(由我和学生扮演记者向演员和导演提问)。通过表演和发布会的召开,总结马蒂而德的人物性格。学生的热情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电视艺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突破原有课堂模式的束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必将有利于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689f36ea551810a6f5248694.html
2、《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现场意识》 马滢 《巢湖学院学报》 2007年第9卷第4期
3、《语文素质教育新探》中学卷 陈学法主编 大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