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作者】 吕 杰

【机构】 四川省广安区崇望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奠基数学教学,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数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发展数学素养奠定兴趣支撑。作为数学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我们,要创新策略,从习惯培养着手,让学生在获得良好习惯培养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注重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教育专家、著名青年学者林格撰写的一本有关养成教育的专著,读了会让教师恍然大悟。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更应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又特别是我们担任数学教学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更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知道,其虽是非智力因素,但却对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发生重要影响。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而培养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把学习习惯培养列为课堂教学重要培养目标,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一、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现状施教
  不论是数学教学,还是班务工作,与学生接触,我们都会发现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不爱预习,一味依靠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作业书写歪七扭八,常常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字迹潦草,很难让别人看懂;数学阅读时添字、漏字、读错字,也常发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没有检查验算习惯。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但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反而置之不理,事不关己。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找到这些陋习,还要找到解决办法,通过数学课堂或班级其他活动进行督促纠正。特别是于对一些共性的不足或缺点,我们更要抓住活动载体进行帮扶改正。
  二、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我们很多学生没有预习习惯,又特别是没有数学预习习惯。即或有,也是跑马观花,不知所云,都想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教学中我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要求学生预习,做到,一要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二是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困惑是什么;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明确不足,知道要在课堂上学什么。上课时,学生的学才能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学习。这样,不仅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还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节约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可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迫使学生在课前学习,养成预习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题目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是一个被人容易遗忘的教学内容,不但我们很多教师没有这个理念,没有这样实施操作,更别说学生了,当然也没这个习惯了。数学阅读不仅包括定理、定义等教材文本阅读,也包括公式、算式、符号、问题解决、甚至数字的阅读。众多数学课堂,我们很难看到有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仅偶尔会听到教师要求认真学生读题审题。这当中有阅读要求,但仅于问题解决,没有扩大到整个数学教材,我们应给学生培养。之前学生常犯的题目要求没有看清、小数点打漏在错了、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等病因都可得到很好化解了。因为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数学会读必然就理解,就能会用。例如在教学倒数时,其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果学生知道3和1/3互为倒数,其必然就知道二者互为倒数这个结果。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加大力度,还应在班上活动中把之贯彻其中,如阅读数学故事、数学的名人轶事等。这不仅有利拓展学生见识,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体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作业检查习惯
  象作文修改一样,很多学生把作业检查交给了老师,没有养成自我们检查习惯。这不仅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还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好。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涉及到很多种,如认真听课习惯、书写仔细习惯、善于借助工具学习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都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决定其将来发展。所以,作为数学奠基教学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运用数学载体和班级活动平台创新策略,对症下药,使其得到良好习惯培养,并持之以恒,使学生成为不但能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志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学苑教育,2014年。
  [2]王秀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年。
  [3]朱雅晶,浅析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